书城保健养生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8072600000028

第28章 休闲养生(3)

病人室内不养花。花盆中的泥土产生的真菌孢子会扩散到室内空气中,引起人体表面或深部感染,还可能侵入人的皮肤、呼吸道、外耳道、脑膜及大脑等部位。这对原本就患有疾病、体质不好的患者来说,如雪上加霜,特别是对白血病患者和器官移植者危害更大。

小知识

有针对性的种花可保健

气虚体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可种人参。人参一年可观赏3季。春季,人参萌发的嫩芽向下弯曲,犹如形态可掬的象鼻由土中拉出;夏季,伞形的花序上开满白绿色诱人的花杂;秋季,绿叶衬着粒粒红果尤为悦目清心。人参的根、叶、花、种子皆可入药,对强壮身体,调理机能有神奇的效果。患有风湿、脾胃虚寒的老年人,可种些五色椒。五色椒绚丽多彩,根、果、茎都具有药性。患有肺结核的老年人,可种百合花。百合花形态高雅,鳞茎与花除食用外,入药可镇咳、平惊、润肺。

品茶常携健康来

茶道从开始之起,就与佛家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是茶不离禅。如果在饮茶的过程中把禅与茶相结合,对人们的养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佛家养生与饮茶的结缘并不是偶然的,佛家讲求禅茶有一定的根源,佛家利用禅茶养生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禅茶的兴起和佛家弟子的需要也是分不开的。佛家的修禅之法是利用静坐思考来参透佛经,要求注意力特别集中,身体坐姿要相当标准,这样长时间坐禅势必让人产生疲劳感。再加上佛家养生对饮食有很严格的要求,能够消除疲劳、提神益脑的禅茶就成为他们的最好选择。

另外,茶道与佛家的修禅在方法上有些相似性,茶道与修禅都是特别注重内省。饮茶能够让人心情放松,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思考,提高自己的悟性;而修禅也是有此功效,利用观察、克制自己的内心来排除私心杂念。

总之,茶是佛家养生首选的饮品,不仅能够解渴,还能够提神醒脑,有助于佛家弟子静坐修禅。饮茶不仅对佛家弟子益处良多,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种绝佳饮料,对保持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

以下是经常饮茶的养生功能:

1.有助于提神醒脑

人们在头昏脑胀、精神疲惫的时候,喝一杯新泡的茶,顿觉精神爽朗。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能兴奋高级中枢神经,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使人精神兴奋,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又可以消除咖啡碱的不良作用。

2.有助于保护视力

长期饮茶能够头目清朗,达到神清脑爽、目明耳聪的功效。茶叶中含有许多与视力有关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Bl、B2、C等,都是维持正常视力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A是眼底视网膜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如缺乏可引起夜间视力障碍,发生夜盲症。维生素B1是维持神经(包括视神经)功能的营养物质,如缺乏可引发视力模糊。维生素B2在代谢过程中,对眼部上皮细胞组织的营养起着影响作用,故缺乏也会影响视力。维生素C是眼内晶体的必需营养物质,它是保证供给也是维持正常视力的一大要素。据分析,茶能明目,饮茶能利尿清热降火,是防治眼病、保护视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3.有助于人体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饮茶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其中一点就是有利于人体的消化系统。茶中所含有的成分能够分泌一种消化酶,能够帮助人体内积聚的食物得到分解并消化。消化系统的良好运行就使人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得到保证,从而使身体各个器官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身体健康也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

4.有助于平衡人的心态

佛家特别重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究,认为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及采取的行动都是由内心决定的,要想改善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境,而禅茶就有助于平衡人们的心态。茶的味道是平淡中带有幽香,不带有特别刺激的味道,常常饮茶使人的心境变得和茶一样,平静、没有私心杂念,这样有利于人们潜心向佛及保持心态的平衡。心态平衡就容易让人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使身体各个系统保持正常,对身体健康大大有益。

小知识

佛门茶宴

茶宴在唐宋年间盛极一时,就连皇帝也会为佛家的盛事举办茶宴。参加茶宴的人并不是普通的僧侣,而是一些当地的达官贵人、风流雅士及寺院的得道高僧,在茶宴上往往都是僧人先为各位赴宴的贵宾们敬茶,最先是住持,然后再是各位僧人,客人也要对敬茶之人表示感谢,并表达自己对茶的赞叹。在品茶的过程中,僧人与来宾还要谈论佛经、茶道,来宾向僧人请教一些佛学知识,以帮助自己来破解生活的困惑,僧人还可以传授来宾悟禅之道,以更好地向人们宣传佛教哲理。

佛教音乐是养生的良药

音乐是一种特别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内心想法,优美的音乐可以给人以享受,使人的身心都得到放松,从而有利于养生。我国古代就特别注重音乐的作用,在民间和宫廷都盛行听乐曲,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形式。

佛教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吸取了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的长处,是佛教音乐家们从日常生活实践和亲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它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特征与佛教的教义息息相关,用四个字来表达就是“静、淡、虚、远”。佛教音乐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的热爱生活、享受艺术的要求;还有利于佛教更好的宣传自己的教义,向民间大众化缘;最重要的是佛教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是养生的良药。

大致来说,佛教音乐养生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梵呗之音

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将各类唱诵统称为“梵呗”,有时也俗称为“唱念”。佛家的梵呗音乐不但具有所有养生音乐的优点,还能更迅速有效地进行心灵排毒,调理情志,颐养心神,明慧启智,祛病强身,增强记忆,改善人际,还具有很强的对抗抑郁烦躁和预防自杀的作用。现代人大多数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亚健康一般来说吃药无效,只能通过日常保健的方法逐渐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心已经病了,身迟早也会病,心病乃种种大病的根源。故梵呗音乐治疗乃擒贼先擒王,医病先医心,花费微薄,却效果神奇。和医院的音乐治疗相比,梵呗音乐治疗无需一笔医疗费用,随时随地可做,主要针对面乃是亚健康非重症人士。

2.流行音乐

所谓的流行音乐就是佛教音乐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这种形式比较接近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容易被他们理解,所以在当时被广泛流传。在佛教盛行的唐宋时期,一些娱乐场所就经常演出一些佛教音乐,北宋时期的娱乐场所瓦肆就举办了很多场佛教音乐会,吸引了很多人来听,对宣传佛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些佛教音乐会还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对于提高人民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有不少帮助,从而有利于人们的养生。

3.真言唱诵

真言,俗称“咒语”。指的是佛家密语,是佛、菩萨从心中流露出的真实想法,是真心实意的表露,有很强的功效,它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从养生的角度看,配以乐谱并以唱诵的形式表达真言,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帮助修禅者入静。修习者在唱诵咒语的时候要保持身心一致、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方可起到最好的效果。真言还被人们用来降妖驱魔,在民间广泛流行。真言唱诵对人们的养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保持人们的身心健康益处多多。

小知识

音乐养生疗法因人而异

音乐养生疗疾要因人而异,因症而异。情绪忧伤消沉的病人,可听振奋人心的军乐或进行曲;情绪烦躁易怒的人,则须听优美柔和的乐声,而噪声、怪声、强刺激的声音,对人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一般来说,听舒缓的音乐最能起到养生的作用。研究证明,速度舒缓的音乐能够对紧张的情绪起到放松的作用,而且等音乐停止后,听音乐的人的心跳节奏和血液循环系统会得到进一步的调整,而那些有过一些音乐训练的人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更明显的健康效益。

佛教舞蹈的养生作用

舞蹈,对许多人来说,是与他人沟通的方法之一。舞蹈既是艺术,也是娱乐,透过舞蹈,舞者不用说一个字,就可表达出喜、怒、哀、乐等感情。舞蹈可以说故事,可以带来欢乐、身心的轻松与友谊。

在人类历史上,舞蹈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舞蹈因具有特殊意义,在艺术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佛教舞蹈在艺术上更是贡献良多。首先从诸经、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舞蹈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华严经》记载,佛陀在证悟菩提的最初三七日中,曾勉励诸大菩萨应学习歌舞伎艺,并以此作为度生的方便;《摩诃僧只律》中,佛陀也以迦叶佛般涅槃后,吉利王以一切歌舞伎乐供养佛塔为例,垂示弟子们:不论是如来在世时或涅槃以后,为饶益世间,令一切众生长夜得安乐故,应以一切华香伎乐、种种衣服、饮食尽得供养;《法华经》描述大通智胜王佛久坐道场,断除烦恼,但佛法不现在前,诸天龙神即以香花、伎乐不断鼓励,直到大通智胜王佛成就菩提为止;《悲华经》记载:“佛陀说完修持一切行门的十种方法之后,欲界诸天心开意解,以种种歌舞来表达心中的法喜……”凡此都说明了佛教舞蹈不同凡响的殊胜性质。

此外,舞蹈对养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让人获得全身心的体力锻炼

实验研究表明,即使交谊舞中的慢步舞,其能量消耗为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3~4倍;其次,跳舞时,舞蹈者要与音乐协调,必须要全神贯注,集中于音乐、舞步中,加上轻松愉快的音乐伴奏和迷人的灯光衬托,既是一种美的享受,更能让人陶醉其中。不过,老年人跳舞要适度,以交谊舞和动作简单的中老年迪斯科为宜,不要跳节奏太快,动作幅度过大的舞蹈;同时也要掌握时间,一次跳舞的时间不宜太长。

2.可以平衡人体节律

舞蹈常用轻音乐伴奏,而音乐的节律与舞者生物节律相互作用,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影响大脑与心脏的生物电流,调整人体生物节律,使它恢复平衡,有利于身心健康。

3.可以安定神志

有人试验过,服安眠药在服药半小时后,药效才达顶点,而跳轻快的狐步舞,舞后既可见效,且维持时间也长,特别对伏案工作者来说,可使紧张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放松,获得最佳的休息。

舞蹈不仅适宜于中青年人,也十分适宜于老年人,它可以给人们健美的体形、潇洒的举止,让人们从中获得音乐感、节奏感与情绪上的满足,它可以使老年人的身体的各方面功能得到活跃;它可以解除远离社会的那种孤独、寂寞感,增加生活情趣,成为健康心理的保护剂;它可以舞代步,如跳上2小时的舞蹈就有近万步数,行程约2000多米,从运动量、强度、速度来看,介于步行与慢跑之间,不会感到疲劳,反有轻松、舒畅的感觉。

小知识

辩病施舞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各种舞蹈因风格不同而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如我国传统的醉舞,模拟醉汉东倒西歪的动作,形似武术中的醉拳,有着平衡肢体功能的功效。达摩舞系“少林”祖师提菩达摩所创,舞姿动静有法,刚柔结合,有畅行气血,舒展筋骨的好处。现代流行的迪斯科节奏鲜明,感情热烈,有健美体操之誉,如今已逐渐演化出适于各年龄组的分类舞蹈。鉴于上述情况,人们在运用舞蹈健身时应讲究“辩病施舞”,有的放矢。目前,世界上就有许多国家已将“舞蹈疗法”应用于临床,向社会提供舞蹈康复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