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8075300000013

第13章 驾驭命运,积极进取(1)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不害怕年华的逝去,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并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更优秀更充实。这样,当炫目的青春远去之后。你还会拥有在岁月流逝中获得的越来越动人的风华。

年轻是一种心态。有的人年过半百,仍有着年轻的心理和年轻的体魄,敢与朝花相媲美;有的人正值韶华,却一身疲惫,未老先衰,恰似劲风吹落的败叶。岁月可以催生根根白发,却不能摧毁头脑中的创造潜力;时间可以刻出满脸的皱纹和寿斑,却无法为心灵刻上一丝痕迹。年轻也好,年老也罢,皆因心态使然。

年轻是人生的一段美好时光,它闪现出光华四射英姿勃发的美丽后便匆匆消失,无论你如何刻意地追赶、呼喊,它也一去不返。但是,我们的心可以永驻年轻,可以将过去所有的痛与不痛统统抛到身后,重新赋予生命一种全新的意义,用真挚的感情、年轻的心态感受年轻的活力和魅力,只要心态不老,年轻就会与你相伴。

任何人都要经历年少到年老的生命流程,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但是请不要害怕衰老,因为那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就如一年有四季,由春夏到秋冬,人也必然有童年、少年、青壮年和老年。当你面对镜子时,会感叹自己正在慢慢变老,这是我们谁也无法阻止的事情。我们不该对慢慢变老产生恐惧和烦恼。只要不去在意别人说你老,不要刻意去追求年轻,保持平和的心态,即使在常人看来变老是件很苦恼的事,你也会在其中找到乐趣。变老的过程,就是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繁华落尽见真醇,于是,变老的人便对生命有了一种最真挚的体会与体验。

所以,面对慢慢变老,不妨坦然处之,任其自然。即使到了老年也应该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因为至少它证明你有幸福到满头银发的老年,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满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在夕阳映照下亮如银丝,这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成熟美。

生老病死是生命过程的铁律,每个人都在慢慢地变老,这是人人都必须坦然面对、自如应付的问题。怕老并不会使你不会变老,唯有正视年龄,坦然面对,勇于对生命负责,你才可能活得更好、更美。

人,可以在肌体、生理上老化,但完全可以在精神、心态上青春常在。人因成熟、智慧与自信所散发出来的优雅之美,才是永不凋谢的。

魅力是一种从容的心态,是一种经历了时间历练而沉淀下来的气质。它和年龄无关,但与态度有关。

心态可以是年龄的解药。年龄是无法抗拒的,但是心态是可以保持的,其实每个年龄段都有它自己的美丽。以女人为例,20岁是火红的玫瑰,30岁是艳丽的牡丹,40岁是高雅的兰花,50岁是傲霜的白菊,60岁是雪中红梅,70岁如污泥不染的芙蓉,80岁是耀眼的千日红,90岁是秋阳中的满天星,100岁是不败的四季海棠。20岁的女人美在青春洋溢;30岁的女人美在有女人味;40岁的女人美在有智慧;50岁的女人美在善解人意;而60岁的女人虽然已老,但由人生历练孕育出的圆融、智慧、宽容、慈祥所呈现出来的成熟风韵,却是年轻人无法拥有的。

拥有好心态的人,具有为自己“保鲜”的能力,岁月与生活的琐碎无法在他的心灵烙下伤痕。

一个有魅力的人犹如鲜花需要阳光、空气、水和肥沃的土壤一样,90%的养护来自内部。一个善于给自己补充营养的人才能有新鲜的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缓老化。

生命的疑惑,只能从智慧里寻找。而智慧只能从岁月中衍生。尊重生命远比别人的看法和嘲笑来得重要。所以,不要被自己日益增长的年龄吓坏和裹足不前,不要在意不值得在意的东西,生命是自己的,每个人都可以活得精彩。

所以不要怕老,我们应该每天对着镜子微笑。岁月可以把我们雕琢得更有魅力。岁月不会绕开任何一个人,但是优秀的人经过时间的雕刻之后,却可以留下美丽的精华。

法国思想家儒贝儿在《冥想录》中说:“老人是民众的威严”。变老的体验就像是攀登高峰:空气越来越清,越来越薄,而视野越来越宽。

不要害怕年华的逝去,不要害怕自己慢慢变老,也不要害怕别人说自己老了。慢慢变老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并从慢慢变老中寻找乐趣,因为只有慢慢变老,我们才能慢慢享受生命。

永远满怀希望

希望是理想中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向往和憧憬;是前进路上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希望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指引我们克服了人生旅途中的千难万苦。

希望是一个愿望,因为它的存在,人活起来不会感到精神空虚;希望是人生的钟摆,须臾不得停止;希望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光芒四射;希望是支优美动听的歌;希望是令人神往的意境;希望是朝露、晚虹、是阳光。

在一次航行中,由于海风袭来卷起巨浪把船打沉了,船上人员死伤无数。杰克逊却侥幸获得一个救生艇而幸免于难,他的救生艇在风浪上颠簸起伏,如同树叶一般飘来荡去。他迷失了方向,救援人员也没有找到他。

天渐渐黑下来,饥饿、寒冷和恐惧一起袭上心头。灾难使他除了这个救生艇之外,一无所有,甚至自己的眼镜也丢了,他的心灰暗到了极点,无助地望着天边。

忽然,杰克逊看到一片片阑珊的灯光,他高兴得几乎叫了出来。奋力地划着小船,向那片灯光前进。然而,那片灯光似乎很远,天亮了,杰克逊也没有到达那里。

但是杰克逊没有死心,仍然继续艰难地划着小船,他想那里既然能看到灯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烧着。

白天时,灯光看不清了,只有在夜晚,那片灯光才在远处闪现,像是对他招手。

就这样,三天过去了,饥饿、干渴、疲惫更加严重地折磨着他。有几次杰克逊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但一想到远处的那片灯光,他又陡然增添了许多力量。

第四天,他依然向着那片让他有生还希望的灯光划着。最后,杰克逊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昏倒在艇上,虽然如此,但他脑海中却始终闪现着那片灯光,依然认为自己能够活着到达那片有灯光的港湾或码头。

终于有一艘经过的船把他救了上来。当杰克逊醒来时,大家才知道,他已经没吃没喝在海上漂泊了四天四夜。

当有人问杰克逊是怎么坚持下来时,他指着远方的那片灯光说:“是那片灯光给我带来了希望。”

大家顺着杰克逊指的地方望去,那里哪是什么灯光,只不过是天边闪烁的星星!

当我们面临一场巨大灾难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厄运的时候,当我们败下阵来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将人生寄托于希望。因为希望会使我们忘记眼前的失败和痛苦,给人生重新插上飞翔的翅膀,带来一路好运。

正是因为心中的希望,我们走过无数个也许沮丧也许无奈也许悲伤的日子。当苦难和不幸把我们击倒时,希望像一双有力的手把我们扶起来,生命的力量被重新点燃,前行的脚步又重新踏出;当突发的灾难置我们于绝境时,希望让我们看到了绝处逢生的一缕曙光,给了我们挺下去的信心;当我们深陷无望的困顿时,希望就像一盏灯闪烁在黑暗的前方,引领我们走出泥沼。

忧伤凄苦的日子里,希望像是母亲的怀抱让我们偎依;风雨交加的季节里,希望像雨后的彩虹高挂天空;寒冷的漫漫长夜希望是照亮夜空的篝火,温暖我们的心;孤独的旅途上希望就是亲情绵绵的守望和牵挂。

我们坚强勇敢百折不挠,我们一次次失败后又重新站想来,我们心潮起伏,激情澎湃,我们热泪盈眶,放声欢呼,都是因为心中从未消失过的希望在激励着我们。希望让平凡的生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和美丽。

希望是黎明时的第一道朝霞,照进我们的心房,正是因为希望,我们坚持走到了今天。生活的路不论多么艰难,我们都要继续走下去,因为美好的希望可以带给我们一生的好运。

懂得享受孤独

孤独,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大悲大痛大悟后的一种心灵归属。当生活终于回复平淡,我们不妨以孤独相伴,痛并快乐着。孤独并幸福着。

当生活中充满着欢声笑语时,我们往往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其实,有时远离那些城市的喧嚣,生活才会有意义。

独自一人坐在桌前,有书画相依,有音乐相伴,面对一杯清茶思自己所思,想自己所想,何乐而不为?面对空座,视与知己品酒,视与诗友谈诗,有爱人相伴,有儿女童谣甜唱,岂不美哉!想像是一种美,孤独中的想像就更加美丽了。

孤独,是一种宁静的美,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静静地坐下来,去欣赏一种心野空旷的感觉。此时的心情,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安慰,它静静地停滞着,思绪也停留在时间的某个点上,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凝固的时间。

孤独,是一种缥缈的美,似虚似幻,没有人能把它琢磨得透彻,没有了感情的冲动,没有了内心的浮躁,只是平静得像从未有过微风吹过的湖面,一面镜子,把自己的真实照耀的清清楚楚。无须再去隐藏什么了。

孤独,是一种满足的美,没有了奢求,没有了希望。人们以为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了人所应有的价值,其实,这只是他们奢求的太多。当每一个脚印落在了沾满世俗尘埃的里程上时,就注定了一些本该自己拥有的东西,把心平静地摊在阳光下晒晒,你会感觉到,拥有孤独也是一种享受,一个人,在完全孤独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与遐思中,其乐无穷。

人可以印证孤独、爱上孤独、拥有孤独,但是,孤独不是孤单。因为,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绝不孤单。孤独不是清高,不是孤僻,更不是冷漠。孤独犹如冰山上的一朵雪莲、峭壁上的一棵孤松、湖面上的一叶浮萍。孤独是一种美,一种超凡脱俗的、别样的美。

在晨曦初照的黎明,夕阳西下的黄昏,或是万籁俱寂的黑夜,独自走进孤独,便深深地体会到孤独是一种美丽。

在孤独中,一切都是真实的。笑容是对自己的,哭泣是对自己的,淡淡的惆怅是对自己的,甜甜的喜悦是对自己的。那时才能轻轻梳理如梦如烟的往事,让莫名的疲惫、无谓的忧伤在身后如潮水般徐徐退去,让往日飘忽不定的眼神清澈如水,让焦躁不安的面孔宁静似月。也只有在孤独中才能把自己融入自然,完美地领略春花的绚丽、夏风的浓烈、秋色的清幽、冬雪的晶莹,懂得珍爱生命。

一本书、一段音乐、一杯咖啡都可以让你在狭小的空间享受一种无限宁静的幸福与满足。夜深人静时,一个人静静的呆在房间,桔黄的灯光充满了卧室的温柔,一卷在手,心如明镜,倚着孤灯吟读长思。可以放一首心仪的CD,在小提琴优美的乐符中随梁祝化蝶而去;或在王菲“还没好好的感受,雪花绽放的气候,我们一起颤抖,会更明白,什么是温柔……”的阙歌中让心在黑暗的苍穹中自由飞翔。

与其让生命在无休止的纷争中窒息,不如置身孤独,漂洗心扉,净化灵魂,与其非要登上绝顶才能见到日出的辉煌,不如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山脚的溪边,看映在水中的残虹;与其非要似夜莺的歌唱才能打动别人,不如孤雁一叫,划破天空的寂静!

人生低谷并不可怕

学会面对磨难。不要错过人生的失意时刻,也许当生命之神把你抛入谷底时。正是你人生腾飞的最佳时节。调适自己的心情,学会走出人生的低谷,呈现在你面前的,那将是一片湛蓝的天!

人的生命历程就像海浪一样,总是在高低起伏中前进。经历低谷,令人痛苦不堪,无法忍受。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想,没有这些低谷体验,也就没有高峰体验。低谷是对高峰的一种感知,高峰是对低谷的一种回报。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会感激这些低谷,正因为低谷的存在,你才真正体验到了人生的快乐。

上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遭到百事可乐公司强有力的挑战,为了扭转不利的竞争局面,塞吉诺·扎曼临危受命——经营可口可乐公司。

扎曼采取的策略是更换可口可乐的旧模式,标之以“新可口可乐”,并对其进行大肆宣传。在新的营销策略中,扎曼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自以为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顾客口味的不可变性,他将老可口可乐的酸味变成甜味,这就违背了顾客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

结果,新可口可乐成为继美国着名的艾德塞汽车失利以来最具灾难性的新产品,以至79天后,“老可口可乐”就不得不重返柜台支撑局面——改为“古典可乐”。

扎曼的失败对他在公司的地位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久,饱受攻击的他黯然离职。当扎曼离开可口可乐公司以后,有14个月他没有同公司中的任何人交谈过。对于那段不愉快的日子,他回忆道:“那时候我真是孤独啊!”

世上没有永远的失败,失败只不过是成功人生的其中一个步骤而已,经历人生低谷只是一时的,人生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那就不会享受到真正的成功,成功其实就是一连串失败的结果。对于扎曼来说就是这样。

在扎曼先生经过了一年多的心理低谷后,他和另一个合伙人开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在亚特兰大一间被他戏称之为“扎曼市场”的地下室里,他操纵着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和一部传真机,为微软公司和酿酒机械集团这样的着名公司提供咨询。

后来,扎曼先生为微软公司、米勒·布鲁因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客户成功地策划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战略。

最后,扎曼先生在咨询领域成绩斐然,甚至连可口可乐也来向他咨询,请他回来整顿公司工作,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也承认:“我们因为不能容忍扎曼犯下的错误而丧失了竞争力,其实,一个人只要运动就难免有摔跟头的时候。”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苦乐成败,不在于外物的左右,而在于自己的心态和看待世界的角度,如果你用悲伤的眼光看待生活,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暗无天日,而且会影响你人生前进的脚步。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不管如何失败,都只不过是不断茁壮发展过程中的一幕。一位哲人说过:“成功是由若干步骤组成的,人生低谷只是其中的某个步骤而已,如果由于它停止了前进的脚步,那将是非常愚蠢的。”

人生有悲有喜,有起有落,既有成功后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痛苦。岁月会编织五彩斑斓的梦,给人积极向上的启迪,也会编织无情的网,使人走不出人生的沼泽地。生活就像浩渺的大海,有落潮的无奈,也有涨潮的欣慰,生活也像一碗百味汤,酸甜苦辣溶于其中,个中滋味,品后才知分晓。

低谷与人生相伴,普遍存在,难以避免。而有的人每逢遇到失败,没等别人说,失败者自己就会想:我失败了,从此阳光离我远去,我再也不会成功了。但如果你知道“一切都不断在茁壮发展”,那么你也许就不会沉浸于失败的黑暗之中,甚至还可以创造出另一个机会来,此时成功也不会离你太遥远了。

对于屡战屡败,要具有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作一番认真的思考与总结,痛定思痛,找出失败的原因,在人生下一阶段的步骤中引以为戒,走出人生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