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8075500000010

第10章 发扬团队合作精神(2)

反之,虚怀若谷的人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而乐于在与人交往之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见解,重视不同的意见,因而增长见识。此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至于完全矛盾的两种意见同时成立,是否合乎逻辑?问题不在于逻辑,而是心理使然。有些矛盾的确可以并存,而且都言之成理。

假如两人意见相同,其中一人必是多余的。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歧见才有收获。

即使在最不利的环境中,依然可进行内心的组合。不必太在意旁人的诋毁,应该化解负面的阻力,发掘别人的长处以补自己之不足。在僵持不下的局面中,寻找第三种可能性。配偶知道能拥有他或她的合作与兴趣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而且在这种过程中,你们两人都将大有收获。这种紧密的结合与共同的兴趣极端重要,因为这将使你建立起比较有意义的关系。那本身也是一个美丽的目标。

你可以将你现在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例子,在分析之后,你将会发现,它所受的唯一限制就是缺乏运用组合与合作的努力。

很明显,光是把人组织起来,并不足以保证一定能获得杰出的成功。一个良好的组织所包含的人才中,每一个人都要能够提供这个团体其他成员所未拥有的特殊才能。

几乎在所有的商业范围内,都需要采购员、销售员以及熟悉财务的人员。当这三种人互相协调,并进行合作之后,他们将由合作的方式使他们自己获得个人所无法拥有的强大力量。

我们生存在一个合作的时代中。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在某种合作的形式下经营。

许多商业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这些商业所拥有的,清一色是销售人才,或是财务人才,或是采购人才。就天性来说,能力最强的销售人员都是乐观、热情的;而一般来说,最有能力的财务人员则理智、深思熟虑而且保守。这两种人是任何成功企业所不可缺少的。但这两种人若未能彼此互相发挥影响力,对任何企业,都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

不管一个人是依靠白天辛勤工作谋生,还是依赖利息收入过活,只要他能够和其他人友好合作,他的生活就可以过得更顺心一点。还有,其生活哲学以“合作”而不是以“竞争”为基础的人,不仅可以比较容易过日子,以及获得舒适豪华的生活,也将享受到额外的“幸福”,而这是其他人所永远享受不到的。

不管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获得豪华生活而努力积聚物质财富,这些努力都将占去我们在这个世俗世界挣扎奋斗的大部分时间。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人类天性的这种物质倾向,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追求财富的方法,那就是把“合作”当作是追求财富的方法的基础。

不过,世界上真正伟大的领袖天生都拥有一种具有特性的思想,可以吸引其他思想。拿破仑·波拿巴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他拥有这种磁铁式的思想,能够把他所接触的任何人的思想全部吸引过来。拿破仑手下的士兵能够为他慷慨牺牲,毫不畏缩,就是受到了他个性的吸引。

任何一位明了合作精神的能干领袖,也许可以暂时把任何一个团体的思想融合起来,使这些思想只代表一个集体思想;但当这位领袖离开这个团体,这种融合的集体思想就会立即分裂崩溃。

最成功的人寿保险销售组织或其他销售团体每周集会一次,或一次以上,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把所有的个别思想融合成为一个智囊团,这种智囊团在一段时期内,可以不断激励个人的思想。

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他们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之后,这一联盟中的每一个人将因此倍增他们自己的成就能力。

这项原则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应该是在老板与员工之间保持完美团队精神的工商企业。在你发现这种团队精神的地方,你将会发现双方面都很繁荣与友善。

因为缺乏合作精神而失败的工商企业,比因为其他综合原因而失败的还要多。

如果你是“天才”,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也许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富。但如果你懂得让自己的想象力与他人的想象力相结合,就定然会产生更大得多的成就。我们每个人的“心智”都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体”,而我们的潜意识则是一种磁体,当你去行动时,你的磁力就产生了,并将财富吸引过来。但如果你一个人的心灵力量与更多“磁力”相同的人结合在了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力场”,而这个磁力场的创造财富的力量将会是无与伦比的。

经营者要善于激发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随意扼杀它们。

这种集思广益的思维方法在当代社会已被普遍应用,它能填补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空隙,通过互相激励、互相诱发,产生连锁反应,扩大和增多创造性设想。一些欧美财团采用群体思考法提出的方案数量,比同样的单人提出的方案多70%。

可见,一个好的创意的产生与实施,企业家光靠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不够的,必须集思广益,必须在自己周围聚拢起一批专家,让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作用。

“合作”可使人们获得双重的奖励:一方面可使我们获得生活所需求的一切;另一方面可使我们的内心获得平静,这是贪婪者所永远无法得到的。

力量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任何人只要拥有这项知识及能力——和谐地联合个人思想的原则,而发展出力量,就能在任何行业中获得成功。

一个人若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以及从事有效的团队工作,或者鼓舞其他人,使他们变得更为活跃,那么,这个人的活动能力并不亚于以更直接方式提供有效服务的人。

降低差异可以将冲突转化成合作。其实你和大部分人的沟通应该都很顺利,只不过和少数的人沟通有困难。下面我们要唤醒大家对一些沟通技巧的注意。其实这些技巧你早已开始使用了,只是不自觉而已。希望这些技巧能让你和你所关心的人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有些人容易相处,有些人却难应付?为什么你和甲相处甚欢,和乙相处时起冲突?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团结则和平共存,分裂则水火不容。冲突的产生是因为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结果两者之间距离愈远,于是就愈快落入冲突的深渊。

如果把焦点放在别人和自己的共同点上,则与人相处就要容易些。我们和朋友或是难缠人物都可能起冲突,其中的差别在于和朋友的冲突会因彼此共同的立场观点而缓和。成功的沟通靠的就是在把互动转向新结果之前,先找出共同的立场观点,很显然,减少差异是成功应付难缠人物的不二法门。

要减少差异就必须把同化和转向带过来。所谓的同化是以行为来减少人我之间的差异,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以达成共同的观点,同化所产生的结果是彼此的关系愈加融洽;转向是利用融洽的关系来改变互动的轨道。

同化是一项基本的沟通技巧,当人们拥有共同眼光、彼此关心,或是想加深关系时,很自然地就会用上这项技巧,也许你会很诧异,其实同化是时常出现在你的生活中的。

要是你看到自己的孩子从游乐场回来,膝盖受了伤,眼中含着泪光,你会怎么做?如果对孩子的爱很强烈,你不是把孩子抱起来和他眼光相对,就是弯下身来让孩子看到你关怀的眼神。你甚至可能把手放在膝盖上,皱着眉头,以担心的声音说:“痛不痛?”这也是一种同化,证明你关心孩子。

如果你曾经打扮得很正式地到某个地方去,结果却发现其他人都穿短裤、T恤,就能体会什么是格格不入的感觉了!

同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从脸部的表情、反应的多寡和身体的动作来与别人同化;也可以在语言上以音量和速度与别人同化;甚至利用言辞来传达共同的观念。和自己喜欢的人,或是目标相同的人同化是再自然也不过的事情;和你认为难缠的人格格不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过不能同化的结果却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如果不消除彼此的歧异,那么歧异便会成为日后冲突的导火线。

没有人会跟和自己作对的人合作。在人际关系中没有中间地带,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间想知道:“你是不是和我站在同一边?”人我之间的关系不是熟悉就是冷漠,不是立场相同,就是南辕北辙。信不信由你,在这一点上,你和你眼中的头痛人物倒是一致的。

真正的团队合作精神必须以别人心甘情愿与你合作为基础,而你也应该真诚地表现你的合作动机,维持良好的合作是一生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然,因为团队合作的自发性,它会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分享他人好的方面,所以多付出一点是没有任何坏处的。

让我们都加入到这个社会的大团队中间来吧,相信这会使你的生活和学习都受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