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激情成就卓越
8075600000004

第4章 做个成功的管理者(2)

显然,一个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没有协作与奉献精神的人,是无法与企业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企业自然不能对他们姑息养奸,允许这种行为继续存在下去。其实,通过改革奖励制度,将“团队协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奖励体系中,不失为一个达成“个人与企业双赢”的好办法。

毫无疑问,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总是想着“我能为组织(或团队)做什么?”,那么,这样的组织是幸运的,因为它拥有一群甘愿为组织奉献并具有责任感的人,同时,它也是强大的,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价值观相同,必然会为了获胜而齐心协力、共同奋进,强大的力量也就由此产生了。实际上,“我能为团队做什么?”是对“团队胜利才是真胜利”最完美的诠释。

正如比尔·盖茨所言:“虽然每个人的步伐会有快、有慢,作为个体行为这无可厚非,但在一个团队中必须保持步调一致。你的步子不能走得太快,走得太快反倒没用,你走得太慢也不行,我们需要团队一致。”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企业中每个成员只有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速率和方式行进,前看与回望,时时用两面镜子照照自己,才不致成为团队中一辆掉队的车,或偏离了跑道的车,才能与团队成员协同作战,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大获全胜。

团队建设的核心精神

团队建设的核心精神,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大局意识、服务精神。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在雁群的飞行过程中,会发现每只大雁在拍动翅膀的同时会本能的成人字形队列;同时位于队形后方的大雁会不断发出鸣叫声:如果发现受伤的同伴队群会自发的出现两只大雁脱离队形,靠近这只遇到困难的同伴,协助它降落在地面上,直至它能够重回群体,或是不幸死亡;领雁并非一只贯穿飞行始终,当领雁疲倦时,便会自动退到队伍之中,另一只大雁马上替补领头的位置。

从上述大雁飞行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中,不难看出团队建设中的几点要素,这也恰是一些企业团队建设中所缺少的核心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具备团队建设的核心精神呢?

首先,要树立共同目标

目标的一致性,是团队建设的基石。一个企业只有在其所有成员对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一致的肯定和充分的认同,才能为之付出努力、最终共同实现目标。而我们的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奋斗目标的不确定性往往是导致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标的不确定、方向感的缺失使企业高层与中层之间,中层与基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息、沟通的断裂并由于引发了价值观的分歧,失败的计划、目标、团队建设由此而生。事实上每个人都必须忠诚于自己的团队,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如果你不拍翅膀,他不拍翅膀,这个团体还会存在吗?又如果大家都朝着不同的方向拍翅膀这个团体还会称之为团体吗?而个体问的生存空间和高度还会有多少?

其次,耍重视团队协作

协作的优劣,是团队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一个企业里,会以企业为单位、部门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分别存在不同的大小团队。企业为这三个团队中的核心团队,而企业的整体利益必然也必须成为任何一个小团队的利益中心,所有的行动的指南。在现在的企业团队中以销售团队最为代表性,为了个人、小集体、区域、部门的部分私利而置整体大局而不顾,大到业界之间、企业之间,小到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相互倾覆、抢单、抢户、杀价,使整体销售业绩急剧下滑、产品含金量大打折扣、利润空间严重缩水。大雁间的相互协作一则是是为了种群的生存,二则是为了提高团体的也是每个个体的飞行高度;而我们部门之间协作也正是为了提高工作绩效和产品利润,正所谓殊途同归!如果一根手指可完成的整个手的日常工作,那么我们只需要一根手指就可以了,还要双手做什么?难道是为仅为了美观吗?

第三,准确的角色定位

准确的自身角色定位,是团队建设重要砝码。事实上无论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小组想要共同创造出优良绩效,对于每一个个体都会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而最终导致绩效不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员工对自身在组织中的定位缺乏认识,以至于定位不准、不足、不对,最终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没能尽到应尽的职责,反而起到了不够积极的作用,更有慎者起到了副作用。大雁飞行中的角色定位和角色互换,使整个团队始终保持着飞行的稳定性和高度而且使每个团队成员都充分的投放到团队之中来。而现实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不仅可以使员工可以更为清醒的认识自己、更为有利发展、培养、锻炼自己的所长、更是为了充分提高团队的综合实力。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全部都是将军,谁来打仗?反过来,如果全部都是士兵,谁又来指挥?

第四,要做到相互激励

相互间的激励,是团队建设中的精髓。在职场上最好把共事的伙伴变成拉拉队,快乐、阳光的工作则是成功的最好助手,工作伙伴散播的有利消息远远比你个人所作的努力更有助于你职业生涯的发展。而相互间的激励更容易在心与心之间产生共鸣、达成默契,从而形成团结、向上的整体工作氛围。雁群间的友爱和激励,可以大大提高种群的生存空间与机率。其实在激励别人的同时,对自己何尝不是最好的激励。就如净化别人是对自己灵魂最好的洗礼一样。相互间的配合、帮助、激励会使我们更容易地攻克难关和通向成功。如果在你身处困难之中,身后传来幸灾乐祸的嘲笑声,除了悲愤外,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又有多少?试问职场上又有几人不曾遇到难关?

综上所述,高效的团队离不开良好的团队建设;而为了创造更高的绩效、达成更高的目标也势必要求有一支高效、团结、向上的团队!

真正做好一曲别针

一个卓越的员工,总是一点一滴地累积力量,推动人生的巨大的飞轮运转。推动“飞轮”转动的动能,并不是从个人某一些戏剧性和策略上面得到累积的,而只有那种追求完美的专业度一点一滴地凝聚,才能使飞轮持久地产生出能量。

每一位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员工,无一不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精通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地把一切做得最完美。

一个成功的经者说:“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曲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

一份英国报刊登了一则招聘教师的广告:“工作很轻松,但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事实上,不仅教师如此,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才能做好。而这正是敬业精神的基础。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这不仅是职责的需要,也是人生的需要。人如果没有了事业和理想,生命就会失去意义。无论你身居何处(即使在贫困的环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尽职尽责,忘我工作,最后就会获得成功。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英国赛马界,有一位声望很高的极有权威性的人物亨利·亚当斯。他既不是名声显赫的老板,也不是技能出众的赛手,而是一位钉马掌的铁匠。亨利钉的马掌可以说是骏马蹄上最合适的马掌。他说“我给它们钉了一辈子的掌,这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最关心的事,我看到一匹马,首先想到的就是该给它钉一副什么样的掌最合适。”

他一辈子就给人家钉马掌,为自己赢得了极高的荣誉,现在他年事已高,但找他钉马掌的赛手们仍络绎不绝,甚至要排队等候。

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人贪多求全,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全懂,对工作只求一知半解,结果是害人不浅。

那些技术半生不熟的泥瓦工和木匠,将砖石和木料拼凑在一起来建造房屋,在这些房屋尚未售出之前,有些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术业不精的医科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学好技术,结果做起手术来笨手笨脚,让病人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律师在读书时不注意培养能力,接收案件后捉襟见肘,让当事人白白花费金钱……这些都是缺乏敬业精神的表现。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精通它,做到一丝不苟,把每一件事都做完美,这其中蕴涵着令人不容忽视的大道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到,这正是我们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它导致工作不完美,生活不快乐。

每一位老板都在寻求能精通工作、做事一丝不苟的员工,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那种把任何工作做的完美、善始善终的员工却是更少见。对于员工本人来说,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应该先反思一下自身的问题:自己是否真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更精通,或者为了自身完善或是为了公司需要,你是否认真研究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

自己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过画布一样,仔细研究了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

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你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努力加以改正的话,那么往往无法得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让这句话成为你的座右铭吧!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的促进成功的秘密武器。

一位伟人说:“我在一段时间内只会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会彻底做好它。”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到“精通”二字。

懂得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什么事都懂一点皮毛,但什么事都做不好要强得多。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得克萨斯州一所学校作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由这样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失败,而怎么能不断地去责备他人、责备社会呢?现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大自然要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才长出一朵艳丽的花朵和一颗饱满的果实。当下的不少年轻人随便学习几天,就想去修好一台精密仪器;做上几个试验,就想制出一种药剂;或者听了两三堂医学课,就急于做外科手术——要知道,那个手术维系着一条宝贵的生命啊!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对日常普通而又繁琐的工作失去了耐心,一直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而且多次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导致他完全失去了晋升和加薪的机会,这更让他伤心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尔不群,那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由于不精于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造成巨大的失误,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而这些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几年前,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小镇上,因为筑堤没有设计图纸去筑石基,结果导致堤岸决堤,全镇被水淹没,许多人被淹死。这种由于工作疏忽引起的悲剧,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时有发生,这给我们的一个警示就是: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与他人有关。

学生时代一旦养成了半途而废、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的坏习惯。运用一些小伎俩来蒙混过关,欺骗老师,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何任务。假如在去银行办事时总是迟到,人们会拒付你的票据;在与人签合约时总是延误,到手的订单就会飞掉;与人约会时总是误点,会让人大失所望。这种对待事情三心二意的人,是干不好任何工作的,这种人注定只能是个失败者。结果连自己最基本的立场、原则和态度都会丧失,也会让他人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做事情无法善始善终的人,是意志不坚定的人,是不尽心尽责的人,这种人是不可能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的,家人和同事也会为他们感到沮丧和失望。如果这种人成为领导,将会造成更恶劣的影响,其下属也必定会受这种恶习的传染——当他们看到上司不是一个精益求精、细心周密的人时,往往会群起而效仿。这样一来,个人的缺陷和弱点就会渗透到整个事业中去。影响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