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你一生的好心态
8075700000006

第6章 做人要有好心态(6)

在军事上,如果敌方已占优势,我方不能战胜它,为了避免与敌人决战,只有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撤退。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也是一半失败,而撤退不能算失败。撤退,可以转败为胜。当然,撤退决不是消极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与敌主力决战。主动撤退还可以诱敌,调动敌人,制造有利的战机。

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庄王为了扩张势力,发兵攻打庸国。由于庸国奋力抵抗,楚军一时难以推进。庸国在一次战斗中还俘虏了楚将杨窗。但由于庸国疏忽,三天后,杨窗竟从庸国逃了回来。杨窗报告了庸国的情况,说道:“庸国人人奋战,如果我们不调集主力大军,恐怕难以取胜。”

楚将师叔建议用佯装败退之计,以骄庸军。于是师叔带兵进攻,开战不久,楚军佯装难以招架,败下阵来,向后撤退。像这样一连几次,楚军节节败退。庸军七战七捷,不由得骄傲起来,不把楚军放在眼里。军心麻痹,斗志渐渐松懈,戒备渐渐失去了。

这时,楚应王率领增援部队赶来,师叔说:“我军已七次佯装败退,庸人已十分骄傲,现在正是发动总攻的大好时机。”楚庄王下令兵分两路进攻庸国。庸国将士正陶醉在胜利之中,怎么也不会想到楚军突然杀回,仓促应战,抵挡不住。楚军一举消灭了庸国。师叔七次佯装败退,是为了制造战机,一举歼敌。

学会以退为进的策略,在政治斗争中如此,在军事斗争中如此,在商战中,同样要学会这种谋略。

日本日立公司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发展生产,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新建厂房建筑材料,新添置一些设备。这时,正赶上了20世纪60年代初整个日本经济萧条时期,现有产品滞销,卖不出去,扩大企业规模就可想而知了。面对这一严峻情况日立公司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路是继续投资;另一条路是停止投资施工。日立公司经过大家认真讨论、分析、研究,最后,果断决定走后一条路,停止投资实行战略目标转移,把资金投放到其他方面,积蓄财力,待机发展。经过实践证明,日立公司的决策是正确的。从1962年开始,日本三大电器公司中的东芝和三菱的营业额都有明显下降,但是日立则一直到1964年仍在继续上升。进入60年代后半期,一个新的经营繁荣时期来到了,蓄势已久的日立不失时机地积极投资,1967年投入了102亿日元,1968年上半年就突破了千亿大关,达1220亿日元。从效益上看,1966至1970年,5年内销售额提高了1.7倍,利润提高了1.8倍。

闹市区不一定是营销的最佳选择。利用城市与乡村、市中心繁华区与郊区的空间差,也能促销。英国穆勒家具公司原设在地理条件优越的闹市区,可是经营得不理想,几乎倒闭。后来他们利用空间差,到农村去找场地。他们搬出市区,专门面向农村出售可以自行组装的拆零家具。公司的广告也别有洞天的味道:让您的家在一夜之间变得像乡间农舍。此举投人们渴望重返自然之所好,很快便扭转了颓势,跻身于英国百强之列。

不管是在什么场合,掌握进退之道,是聪明的处世方法。弱者利用进退之术,避其锋芒,剑走偏锋,不急不躁,激流勇退,从而收到柔能克刚,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效果。如果不知进退,一味好强,不依不饶,锋芒毕露,其结果反而使自己变得更加不利。个中奥妙,令人玩味无穷。

运用勇气面对一切

常言说:“两强相遇勇者胜。”这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至理名言,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轻轻松松取胜的。来点“手腕”运用勇气面对一切,你就什么都不怕了。

吴士宏曾是IBM(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吴士宏现在已经成功了,但她原先只是一个护士,那她又是怎样进IBM公司的呢?

多年以前,吴士宏还是一个护士。1985年,她决定要到IBM去应聘。当时,IBM的招聘地点在长城饭店,这是一个五星级的饭店——那个时候的五星级饭店可不像今天这样没有“地位”,因为现在的五星级饭店多了。试想,当年的吴士宏,一个连温饱都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护士,来到长城饭店这样的五星级饭店门口,心情会怎么样?

她回忆说,在长城饭店门口,自己足足徘徊了五分钟,呆呆地看着那些各种肤色的人如何从容地迈上台阶”如何一点也不生疏地走进门去,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进入另一个世界。她之所以徘徊了五分钟不敢进去,就是因为她的内心深处无法丈量自己与这道门之间的距离。

经过一番思考,她最后当然进去了,否则就没有今天的吴士宏了。她是怎样突破这个障碍的呢?就是凭着一台收音机,花一年半时间学完了许国璋英语三年的课程,就是凭着这个经历,自己也应该进去,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她鼓足了勇气,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威严的旋转门和内心的召唤,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IBM公司的北京办事处。

她的确是个人才,很快顺利地通过了两轮笔试和一轮口试,最后到了主考官面前,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现在已经见到了阎王,她好像什么也不怕了。

主考官没有提什么难的问题,只是随口问:“你会不会打字?”

她本来不会打字但是本能告诉她,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不会呢?

她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字:“会!”

“一分钟可以打多少个字?”

“您的要求是多少?”

“每分钟120字。”

她不经意的环视了一下四周,考场里没有发现一台打字机,马上就回答:“没问题!”

主考官说:“好,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她就这样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通过了主考官的眼睛。

实际上,吴士宏从来没有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她就飞快地跑去找一个朋友借170元钱买了一台打字机,就这样没日没夜地练习一个星期,居然达到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

她被录取了,IBM公司“忘记”考她的打字水平了,可是这170元钱,她好几个月才还清。

她成了这家世界着名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可是她扮演的不是白领,而是一位卑微的角色,主要工作是泡茶倒水,打扫卫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完全是脑袋以下的肢体劳动”。她为此感到很自卑,她把可以触摸传真机作为一种奢望,她所感到的安慰就是自己能够在一个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又安全的地方做事。

可是作为一位服务人员,这种心理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

一天,吴士宏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门卫把她拦在大门口,故意要检查外企工作证。她没有外企工作证,于是在大门口僵持了起来,进进出出的人就像看大街上耍猴的那样,个个都投来一种异样的目光:作为一位女性,她的内心充满了屈辱,充满了无奈,可是她知道这份工作得到不容易,没有发泄出来,可是她内心咬着牙齿在说:“我不能这样下去!”

以后的另一件事情在她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有个女职员,香港的,资格很老,动不动就喜欢指使人给她办事,吴士宏就是她的主要指使对象。

一天,这位女士叫着吴士宏的英语名字说:“Juliet,如果你想喝咖啡就请告诉我!”

吴士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知这位自以为是的女人说什么。

这位女人说:“如果你喝我的咖啡,每次都请你把杯子的盖子盖好!”

吴士宏本来是一个很会忍气吞声的人,这次女性的温柔全都不见了,因为她认为那女人把自己当成偷喝咖啡的小毛贼了,这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她顿时浑身颤栗,就像一头愤怒的狮子,把埋在内心的满腔怒火全部发泄了出来……

吴士宏想:有朝一日,我要去管公司里的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外国人还是香港人!

甘愿自卑,就只能沉沦下去,不肯自卑,就会产生无穷的推动力;吴士宏每天除了工作时间就是学习,就是寻找着自己的最佳出路。

最终,与她一起进IBM的,她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她第一批成为本土的经理;她成为第一批赴美国本部进行战略研究的人;她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地区总经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南天王”……

大概这些都没有多大意思,吴士宏还登上了IBM(中国)公司总经理的宝座。

吴士宏为什么成功,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她从来没有真正害怕过什么东西,即使不会的东西也是这样。

人就是应该有这样一点精神——不会的事情,难道你不会学吗?

俗话说,坚持数年,必有好处。一个人只要肯花时间,即使智力平平的人也可以精通一门学问;一个毫无知识的文盲,也可以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文化人。

控制自己的情绪

会控制自己的人,才能掌控别人。无法管理自己情绪的人,他往往伤害的是自己,又得罪的是他人。

商业活动中,常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我们都知道,商业活动是带有很强的人情色彩的,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不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商业的声誉和成败。这时的你必须会运用“手腕”调整自己情绪,才能把事情办成。

一天下午,一位外国人突然气势汹汹地闯进日本某饭店的经理室:“你就是经理吗?方才我在大门口滑倒摔伤了腰。地板这么滑,连个防滑措施都没有,太危险了,马上领我到医务室去。”

见此情景,经理很客气地说:“这实在抱歉得很,腰部不要紧吧?马上就领您到医务室,请您稍坐一下。”

外国人坐在椅子上,继续抱怨不停。饭店经理见对方已经镇定下来,便温和地说:“请您换上这双鞋,我已和医务室联系好了,现在我就领您去。”

其实早在外国人闯进来时,经理已经看清他的腰部没有多大问题。所以当外国人离开经理室时,就把换下的鞋悄悄交给秘书说:“这双鞋后跟已经磨薄了,在我们从医务室回来以前把它送到楼下修鞋处换上橡胶后跟。”

检查结果,果如所料,未发现任何异常,他本人也完全冷静下来,随后一同回到经理室。经理说:

“没有什么异常,比什么都好,这就放心了。请喝杯咖啡吧!”

外国人也感到自己方才太冒失了:

“地板太滑,太危险,我只是想让你们注意一下,别无它意。”

经理说:“很冒昧,我们擅自修理了您的鞋,据鞋匠说,是后跟磨薄以致打滑。”

外国人接过刚刚修好的鞋,看到正合适的橡胶鞋跟时,对鞋匠高超的技巧大为惊讶,便高兴地说道:“经理,实在谢谢你的厚意,对您给予的关怀照顾我是不会忘记的。”于是,愉快地握手后,外国人再次向经理道谢,才走出经理室。

经理送他出门说:“请您将这个滑倒的事忘掉吧,欢迎您再来。”外国人频频道谢,消失在人群中。

从此,只要这个外国人到日本,必定住进这个饭店并到经理室致意。

事情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当面对意外情况时,我们就应该运用“手腕”了。首先是不要惊慌,要冷静,再去解决它。这个饭店的经理,就是一个很有“手腕”的管理者,他懂得先以温和的语言将客人稳定下来,以柔克怒,再用周到的服务使一腔怒气化成满心欢喜,转祸为福,给饭店带来了很好的声誉。

改造坏习惯

快乐,永远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要得到快乐,就要养成快乐的习惯,快乐不仅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

我们的想法和习惯是结合在一起的。其中一方改变了,另一方也会自动地改变。

提到改变习惯性行为或者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直至这种行为成为自动反应时,很多人都畏缩不前了。他们把“习惯”与“癖好”混为一谈。癖好是指你觉得有强迫性的行为,会引起严重的萎缩症状。相反,习惯是不需要我们思考的,这完全是下意识的自觉行为。

我们的表现、感觉和反应有95%是习惯性的。钢琴家用不着“决定”该触哪一个琴键。舞蹈家用不着“决定”脚往什么地方移。他们的反应是自动的,不假思索的。同样,我们的态度、情感和信念也容易变成习惯的。

我们只要来点“手腕”,费点心思做个决定,再练习或“形成”新的反应或行为,习惯就能修正、改变,甚至完全扭转。钢琴家要加以选择的话,可以有意识地决定按另一个琴键,舞蹈家可以有意识地“决定”学会一个新的舞步——而且没有什么苦恼。完全学会新的行为模式,需要的是不停的注意和不停的练习。

你穿鞋时,习惯上不是先穿右脚就是先穿左脚。你系鞋带时,习惯上不是把右手的鞋带从左手的鞋背后绕过来,就是反着绕。明天早晨,你想好要先穿哪只鞋、怎样系鞋带,然后,你有意识地下决心在21天里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先穿另一只鞋、相反的方向系鞋带。每天早晨以特定的方式穿鞋系带,用这种简单的举动提醒自己;在这一整天里都要改变其他的习惯性思考、感觉与行为。在系鞋带时对自己说,“今天我以一种新的、更好的方式开始。”然后,一整天内都有意识地下这样的决心:

我要尽量精神愉快。

我对别人的感觉和行为要友善一些。

我对别人及其错误、失败和过失要少苛求,多容忍。要尽可能从最好的角度来解释他们的行动。

我要尽可能地表现得对成功有把握,觉得自己就是我所希望的个性;我要练习在“行动”和“感觉”上都像是个新的个性。

我不让自己的观念给事实蒙上一层悲观或消极的色彩。

我要练习每天至少微笑三次。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的反应要尽可能地冷静和有理智。

对于无力改变的那些悲观的和否定的“事实”,我将完全不予理睬,拒之于头脑之外。

简单吗?当然简单。但是上述行为、感觉和思维方式的任何一种都会对心态产生有利影响。坚持练习21天,“体验”这些步骤,看一看信心是否会增强!

成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许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你应该承认不是别人和环境,而是你自己的所作所为使你能获得成功。你将不再安于生活的现状,也不再指望一些奇迹的产生。

你已明确,正是你自己必须去干些什么,以便抓住获得成功的机遇。你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而这种改变也是一种挑战,你必须放弃习惯了的一些东西,而去经受一些你所陌生的东西。

改变是艰难的。当我们被要求除去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思想和感情时,都会本能地加以抗拒,尽管我们也承认自己身上那些习惯是有害的。

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夜之间变得成功,我们将只会再一次面临失败。改造我们自己那些妨碍我们成功的习惯是我们值得庆贺的第一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