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你一生的好心态
8075700000007

第7章 进退自如地做人(1)

积极尝试新事物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其实他们在许多方面与普通人一样平常,唯一区别是他们敢于走常人不敢走的路,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其感到陌生。如果一个人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那么,他极有可能获得成功。

想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摒弃一些会对自己个性构成压抑的观点。例如,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等,这显然是些荒谬的观点。如果改变生活中单调的常规因素,你会感觉到精神愉悦和充实;相反,厌倦生活则会削弱意志并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就可能导致精神崩溃。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努力探索未知事物,坚定坚持必胜的信念,则你的心理一定会更加健康而强大。

此外,人们还常常抱有这样一种心理:“这件事非比寻常,我不如躲远些好。”这种心理状态使人不能面对挑战,积极尝试新的经历,所以也必须坚决摒除。

世界上因创新而获成功的人简直就是不胜枚举。

法国美容品制造师伊夫·洛列是靠经营花卉发家的,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感触颇深地说道:“能有今天,我当然不会忘记卡耐基先生,他的课程教给了我一个司空见惯的秘诀,而这个秘诀我尽管经常与它擦肩而过,但却从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来对待。而现在我却要说,创新的确是一种美丽的奇迹。”

伊夫·洛列1960年开始生产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拥有960家分号,他的企业在全世界星罗棋布。

伊夫·洛列摘取了美容品和护肤品的桂冠,生意兴旺,财源茂盛。他的企业是唯一使法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劳雷阿尔”惶惶不可终日的竞争对手。这一切成就,伊夫·洛列是悄无声息地取得的,在发展阶段几乎未曾引起竞争者的警觉。

他的成功完全依赖于他的创新精神。

1958年,伊夫·洛列从一位年迈女医师那里得到了一种专治痔疮的特效药膏秘方。这个秘方令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根据这个药方,研制出一种植物香脂,并开始挨门挨户地去推销这种产品。

有一天,洛列灵机一动,何不在巴黎最着名的杂志上刊登一则商品广告呢?如果在广告上附上邮购优惠单,说不定会有效地促销产品。这一大胆尝试让洛列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他的朋友为他的巨额广告投资惴惴不安时,他的产品却开始在巴黎畅销起来,原以为会泥牛人海的广告费用与其获得的利润相比,显得轻如鸿毛。

当时,人们认为用植物和花卉制造的美容品毫无前途,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而洛列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恋之情。

1960年,洛列开始小批量地生产美容霜,他独创的邮购销售方式又让他获得巨大成功。在极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各种销售方式,顺利地推销了70多万瓶美容品。

如果说用植物制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种尝试,那么,采取邮购的销售方式,则是他的一种创举。时至今日,邮购商品已不足为奇了,但在当时,却是闻所未闻。

1969年,洛列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工厂,并在巴黎的奥斯曼大街开设了他的第一家商店,开始大量生产和销售美容品。

伊夫·洛列对他的职员说:“我们的每一位女顾客都是王后,她们应该获得像王后那样的服务。”

为了达到这个宗旨,他打破销售学的一切常规,采用了邮售化妆品的方式。公司收到邮购单后,几天之内把商品邮给买主,同时赠送一件礼品和一封建议信,并附带着制造商和蔼可亲的笑容,这使得邮购几乎占了洛列全部营业额的50%。洛列式邮购手续简单,顾客只需要寄上地址便可加人“洛列美容俱乐部”,并很快收到样品、价格表和使用说明书。

这种经营方式对那些工作繁忙或离商业区较远的妇女来说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如今,通过邮购方式从“洛列美容俱乐部”获取口红、描眉膏、唇膏、洗澡香波和美容护肤霜的妇女已达6亿人(次)。伊夫·洛列通过邮购建立了与顾客的固定联系。他的公司每年收到近8000余万封函件,有些简直同私人信件没有两样,附着照片和亲笔签名,畅叙友情,表达信任,写得亲切感人。当然,公司的建议信往往写得十分中肯,绝无生硬地招徕顾客之嫌。这些信中总是重复地告诉订购者:美容霜并非万能,有节奏地生活是最佳的化妆品。而不像其他商品广告那样,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天花乱坠,功效无与伦比。

公司通过电脑建立了1000万名女顾客的卡片,每逢顾客生日或重要节日时,公司都要寄赠新产品和花色名片以示祝贺。

这种优质服务给公司带来了丰硕成果。公司每年寄出邮包达900万件,相当于每天3-5万件。1988年,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了30%,营业额超过了25亿,国外的销售额超过了法国境内的销售额。

如今,伊夫·洛列已经拥有400余种美容系列产品和800万名忠实的女顾客。伊夫·洛列通过辛勤的劳动和艰难的思考,找到了走向成功的突破口和契机。化妆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如果墨守陈规,那肯定会成为落伍者。

洛列曾说过一句着名的话:“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么你最好去找一条创新捷径,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随波逐流。”

美国总统林肯说:“创新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英国着名哲学家罗素把创新看作是“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根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创新是生活的最大乐趣,幸福寓于创新之中。他在《致儿子的信》中写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新性劳动之中,寓于创新性思维之中。如果你热爱生活,你就不能不体验这让人心跳的感觉。”

在失败中反省自己

有一位成功人士,在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中做嘉宾,他说成功在于认真做事,而做事的前提是做人,做人都做不好,如何做事?当谈到对失败的感受,他说:“睡得起床板,当得起老板。”话音一落,赢得全场的掌声。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备尝艰辛、异常顽强的人们!当你想在未来成功时,你必然会遭受到失败,你必须善于转化失败的感受。

在失败面前,至少有三种人。第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为让失败一次性打垮的懦夫,此为无勇亦无智者。第二种人,遭受失败的打击,并不知反省自己,总结经验,仅凭一腔热血,勇往直前。这种人,往往事倍功半,即使成功,亦如昙花一现,此为有勇而无智者。第三种人,遭受失败的打击,能够极快地审时度势,调整自身,待时机一到再度出击,重振雄风。这种人堪称智勇双全,成功常常莅临在他们头上。

美国明尼苏达州柴油公司的赛德里亚分厂,创办初期经营很不景气,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机器的利用率低,工人的缺勤现象严重,并且工伤事故经常发生,内忧外患使其濒临破产。工厂的处境使厂长史密斯焦急万分,但是面对挫折和压力,他没有一味地蛮干,更没有退缩,而是找来各方面的专家研究分析工厂经营不佳的原因。经分析发现,症结在于分厂实行的多层次领导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领导与职工之间及各领导之间缺乏沟通。领导们各自为政,致使整个工厂没有全盘的计划,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混乱状态。

于是史密斯对症下药,实行了一套新型的管理法,重新设计工作范围,改善劳动环境,全厂从经理到操作工全部编成以20人为一个单位、从事一系列的所谓垂直性工作。如清点存货、采购原料、记录生产费用、检验进货、登记考勤和工作表现、编制预算、监督安全措施等。他给予每个组以较大的自由权,有权自主地雇用新工人,辞退不称职的组员。

由于柴油机的很多部件需要几个小组合作制造,这样无形中给速度慢的小组造成了一种压力,促使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史密斯给每个小组指派了一个顾问,取消了从前凌驾于工人之上的令人讨厌的监工。顾问的任务是培训工人,帮助小组提高自治能力。新管理体系实行两层领导制,最高一层是由厂长和董事组成的工厂作业组。它负责与公司总部共同制定生产任务,拟订全厂的生产计划及做出政策决定。第二领导层是工人代表会,由各部门推选产生,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厂里的各种问题。工人的意见由工人代表带给工厂作业组。此外,史密斯本人每星期还邀请一部分工人促膝谈心。由于他注意谈话内容的保密,因而很快取得了工人的信任。

总方案实施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功,不仅令赛德里亚厂获得了新生,而且很快成为总公司的明星分厂,而史密斯本人也因其在赛德里亚的成绩被调往总部担任了副总经理的职务。试想,假如当时史密斯在挫折面前不认真分析原因,不改变原来的管理体系而一味蛮干下去,无论他如何兢兢业业,恐怕等待他的只能是又一次失败。

因而,给屡战屡败者的处方是:认真地对待你的每一次失败。要痛定思痛,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下一次奋进中引以为戒。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痛,甚至是流着鲜血还不知道痛。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因伤痕累累或失血过多而变得无力拼杀,只有扼腕叹息,悔恨终生。

一个人如果在失败之后,不去挖掘自己潜在的力量,不去重新奋战,那么等待他的还会是失败。只有在失败后发现自己真正能量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当阿里第一次走人拳击栏时,瘦弱的他令观众认为,他不出5个回合就会被对手打趴下。

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在其一生61场比赛中,创造了56胜5负的拳坛神话,成为拳击史上第一位三度夺得世界重量级冠军,获得“20世纪最伟大运动员”荣誉的拳王。他说过一句话:“‘不可能’只是别人的观点,是挑战,绝非永远。”

后来,莱拉·阿里出现在了阿迪达斯最新的广告片中,她就是拳王阿里的女儿。原来拳王阿里的女儿也打拳!她甚至与父亲老拳王在拳击台上同场竞技,演绎了又一个“挑战不可能”的故事。

“我是莱拉·阿里,我是一个职业拳击手。我身上背负着三条世界重量级拳王金腰带,职业生涯的战绩是16胜、0负,曾13次击倒对手。当我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女子拳击,就像一根导火线在我脑中点燃,我对自己说:我也要那样!”莱拉·阿里如是说。

“我想我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成为莱拉·阿里,而不是永远被人称为穆罕穆德·阿里的女儿。告诉你们,我的父亲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他甚至不喜欢我穿短裤和运动衣。但是,我从不认为女人和拳击是一对矛盾。我想成为一名战士,同时也是一个让人激动不已的漂亮女人。”莱拉·阿里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至于她的父亲老阿里,后来每次看完女儿的比赛,都会对她说:“你是最优秀的!”终于,莱拉·阿里赢得了三项世界冠军。面对荣誉,她这样回答:“有人说女人不该打拳击时,你认为我会怎么做?是的,没错,上!我现在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也是最优秀的女战士。当人们走向我,告诉我他们受到了鼓舞,我使他们相信‘没有不可能’时,我的心情棒极了!那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意义,我必须继续做得更好。”

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却因为努力而变成可能,只要敢去做,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苦难成就辉煌

做人有志气,就不怕挫折和逆境。李密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但他牛角挂书,努力不辍;苏洵到成年后对人生才有所醒悟,开始发愤读书;韩愈年幼便成为孤儿,他立志成材,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儒者。周文王被拘禁而演周易,左丘明眼睛瞎了而作国语,孙膑被砍断双腿,成为一名军事家,司马迁受宫刑而撰写出“史家之唱绝”的《史记》,蔡文姬颠沛流离而写出《胡笳十八拍》等等,这些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人不怕身残,就怕心残。心残就是“丧志”,就是“自辱其身”。那些身残而心不残的人,人生更加辉煌。台湾棉纸撕画家温鹏弘儿时患了重度脑性麻痹症,无法站立行走,从出生一直到14岁以前,他都是过着在地上爬行的生活。一直到14岁时,他才拥有了第一辆轮椅代步行走。

虽然人生如此坎坷,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不屈不挠、奋发向上,曾经荣获“终生学习楷模奖章”。

虽然比别人失去了很多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他从小就刻苦自学,还想办法克服语言发音的障碍。1992年,他以口试的方式正式通过小学学历鉴定,那一年他刚满28岁。后来几十年中,他仍然顽强地坚持自学,达到高中的教育水平。

他30岁时才开始学习棉纸撕画创作,起初他以为只是将棉纸撕碎、搓揉,然后贴在画纸上而已,学起来应该很容易,可是等到深入钻研以后,他才发觉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凭着爬行了14年的顽强意志,自创了温馨工作室,专门研究撕画。

后来他还多次到学校演讲,给孩子们作报告,将自己人生奋斗的经验和他们共同分享。

他常常鼓励年轻人说:“不要放弃自己,不要放弃热爱的生命,我辛苦爬行14年都没有放弃,你们碰到一点儿挫折算什么?我可以,大家一定也可以。”

14年的爬行经历,最终使温鹏弘成就为一名撕画家。

谁也不愿意经受苦难。但是苦难往往也是一种经历,一种启迪,甚至是一种资本。面对毅志顽强的人,苦难终将成就辉煌。

学会中庸之道

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到了相当的时期,更应该知道怎样去对待发展、妥善处理。即使不选择激流勇退,也须早备一些应对的措施,避免不利于己的事情发生。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写道:“杭相李文靖乞去,《题六和塔》诗云:‘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去卧林丘。’”一个人能体会到“高处的危险”,自然能居安思危,就能知足知止,淡泊藏用。知足知止,就能不骄不矜,无得无失。

王翦作为秦始皇的大将,统帅兵马60万,继李信、蒙恬之后,再次攻击楚国,秦始皇亲自送他到灞上,王翦临行前,向秦始皇要很多好的田宅园池。秦始皇说:“你放心去吧,何愁贫穷呢?”王翦说:“我作为您的大将,有功劳,不能得到封侯,所以作为您的乡臣,我也要及时请求田地产业,好为子孙立足。”王翦开拔到楚国后,又陆续派人向秦始皇请要好田好地。有人询问王翦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秦王疑心重,又不相信人,现在出尽全国将士,以大权给我,我不多请求田宅,为子孙立产业,以消除他对我的不信任,我战胜归来,性命将很危险。”这就是王翦自保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