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对爱情的阐释 (1)
怡凡连续听了三天戏,再次回到家后,已是半月后的一天下午。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这两天她把铡美案、三对面和寡妇哭坟从早到晚,连续而又反复地听。为了增强写作激情,她在小说中动用了王芳和刘淑琴的真实姓名。三日的听戏三日的缘。三日的一举一动和音容笑貌,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往心坎里流;三日的朝涌之情,夜半坐起在字符间跳跃着。秦腔情秦岭长,穿过胸膛只往白纸上泻。月的清辉,夜的朦胧在电脑前尽洒。
通过这次听戏,明晰了怡凡的生存空间和艺术创作在黄河岸畔。听戏让她神思恍惚,思索生而为人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她想,与其心不在焉地在老家等死,还不如定居省城找死。同样是死,与其苟延残喘倒不如死得壮观,活得其所。反正进也难退也难,然而何则而不难也?
怡凡因为写作而无瑕再顾及生意了,文博亦无心继续经营,催问怡凡:“贝,我想好了,我们还是上省城发展吧!我看你在这儿无心投入工作,不如下定决心走吧!哪怕是闯得头破血流,也不枉此生。”文博总是催问怡凡定居省城的行期,怡凡则一天天地盼一天天地拖,只为女儿露露的转学难。她想破釜沉舟地向前进,文博的文才,文博的情感成为她的心头病。
怡凡在省城听到三姑娘那戏时,使她想到父母和兄长的荣华富贵于她而言,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在她的记忆深处,总有无尽的离愁和无奈的思绪伴着她,漫过少年渗透到中年。从十五岁考上学到十八岁工作至今,一直如此。
想到这儿,她拔通了王芳的手机:“王姐吗?今天唱戏了没有?我猜你该收场子了,所以就恰着点儿给你打电话。麻烦你告诉我三姑娘那出戏的戏名,以便我查找戏文。我虽然没有听懂戏文,但从刘姐唱时的神貌和状态,我仿佛回到了当年。”
初嫁文博时,父亲曾经骂她:“次松,如今你不听老子的话,以后你吃糠咽菜或者穿绫锣绸缎都由命!”
“噢,是怡凡啊!我刚刚唱完戏,三姑娘就是王宝钏,那戏名就叫王宝钏选段,那里面有好几个段子呢!你到买唱片的地方一问就知道了。”对面传来王芳欢快的声音。
怡凡买好碟片后,从音响店出来。她边走边看彩页,只见上面写着内容简介:
“王宝钏是一部古典秦腔戏文。说的是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的第三个女儿,奉旨彩楼抛球择配,打中花郎薛平贵。薛平贵和王宝钏两情相悦,但因为他们的出身贫富悬殊,受到了王允的极力阻挠,执意要悔婚。王宝钏不依,父女二人争执不下,王宝钏赌气出走,誓死不回。在长安城南的寒窑和薛平贵过起了贫贱夫妻的生活。由于当时长安曲江出现了众勇未得征服的烈马威胁民众,皇上下旨寻人征讨,薛平贵英勇前往,降伏了烈马,受到了皇上的青睐,并任命将他留用在了朝廷。正值西凉兵犯境,皇上命薛平贵前往应敌。由于战事复杂,中途又受到王宝钏的二姐夫魏征的嫉妒暗算,使得一去多年未归,战中无奈与西凉代战公主成亲。王宝钏在寒窑苦等丈夫归来,受尽饥寒煎熬。薛平贵在离家后的第18年终于平息了西凉战事,回到了王宝钏的身边,此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和王宝钏过上了团圆生活,恩爱有加。
回到家,怡凡把王宝钏剧中的各个选段都听了多遍后,心伤伤的。而后,她又把探窑选段连听了几边,禁不住泪流满面,拭之不及。泪湿衣裳哭肿了眼睛,那戏仿佛演得就是她本人啊,恍如怡凡所有自身经历的再现。
这时,怡凡便也明白了:王宝钏的故事已家喻户晓,一出王宝钏曾经使多少人伤心,曾经使多少人流泪,曾经激起过多少人的爱与恨,正如那戏文所唱:
“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薛平郎。”
从王宝钏爱上薛平贵的那一刻起,她就一直处于一个牺牲者的状态,她为他牺牲财富、牺牲与父母的亲情、牺牲青春,直至付出整个的生命。爱上薛平贵后他给她带来的快乐,远远不及他所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王宝钏的刚烈性格,为她日后的十八年执着守侯埋下了伏笔。在寒窑中,夫妻恩爱的那一段短暂时光,成了她一生中最亮丽最幸福的时光,在未来的无数个白昼黑夜里,她就靠着这一点光亮取暖。
写到这儿,怡凡还有点儿意犹未尽。她又一次只身来到了省城,约见了王芳。
“王姐:戏评中说薛平贵在王宝钏十八年的寒窑苦等中,爱上了西凉代战公主,可有此事?西凉可是我的故乡啊,难道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吗?戏文中字字句句如我经历,只害得我吃第二遍的苦,又来找你。罢,罢,罢,如此伤神,就此搁笔。”
“历史故事也有喧染剧情的成份,是与否我也没细考证。的确,你有点累了,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王芳关切地嘱咐怡凡。
于是,怡凡辞别王芳后。便打开手提电脑上网查寻,有关此戏的评述和大众的看法,她随手摘录如下:
我确信这个故事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没有添加任何神话和理想的色彩。我相信那些主人公,都真真实实地存在过、经历过,他们的悲欢离合、真情实感都是如此真切地牵动人心,戏剧不过用更为集合、更为夸张的艺术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在我的记忆中,秦腔是一种有着沉默中的爆发力的戏剧方式,在有着丰厚的文化沉淀的秦川大地上,那深厚的黄土地上产生的歌唱,它必然不会像温润的江南产生的越剧那样温柔细腻、软和婉转,也不会像湖南的花鼓戏那样热闹亲切,它是厚积后的薄发,有着浓郁而热烈的色彩,一定会体现生命的张力和本色。
而且,我确信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而非仅仅是封建忠义思想的说教。不过因为它故事本身的强大悲剧性,和封建正统人物赋予了它“忠义守节”的外壳,这个外壳将它层层包裹,它非要用一个压抑人性的方式来解说它。
在故事的开篇,讲述的是王宝钏和薛平贵的爱情萌生阶段,它是整个悲剧中最单纯、最明朗的一部分,有着梦里花开,有着清纯灵韵,像每个人的生命中初始的那段爱情。
那是王宝钏最美丽的花样年华,在那年少时的爱情里,这位相府的千金如一朵盛开的鲜花。为了让贫穷的书生能有进入相府的机会,她想出了抛绣球择婿的办法;为了嫁给薛郎,她背叛了家庭,与父亲堂前三击掌断绝亲情;为了和薛郎在一起,她走出相府和他在窑洞里过上男耕女织的贫苦日子。
正如那秦腔里所唱: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薛平郎。
因为王宝钏排行第三,陕西人乡间把“三姑娘”视为苦命的人。走在秦川大地上,随时都能听到从人们的嘴里哼出段“探窑”的曲子。
爱情永远不会是男人生命的全部。王宝钏留不住年轻的薛平贵要去闯天下的脚步,而她所深爱的正是他的才华,只有在那广阔的世界里,他才能成为她所期望的薛郎。
秦腔里的散板映衬在黄天厚土之间更是荒凉动人:
薛平贵:三姐休要泪双流,丈夫言来听从头。
干柴十担米八斗,你在寒窑度春秋。
守得住你来你将我守,王三姐呀,你守不住来将我丢。
王宝钏:薛郎此言休出口,妻有言来听从头。
柴十担,米八斗,我在寒窑度春秋。
夫妻情深恩义厚,我死在寒窑也不回头!
薛平贵是有言在先的,宝钏啊,如果你实在过不下去了,有适意的人,你选择吧,我不会怪你的。而宝钏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似乎有点发誓的味道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