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天 钻出你自己的壳(1)
命运不是外力能左右得了的,它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你必须自己创造自己。
一、自信:能言善辩的尚方宝剑
自信心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与特点的肯定程度
。这种肯定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说话胆量。
倘若具有高度的自信心,人们在各种人际关系中都会显得落落大方,谈吐流畅,自己内在
的各种能力也都能得到正常的发挥。相反,缺乏自信心,就会使内心感觉空洞无力,心理失
衡,坦率地说,就会造成两种后果:其一是自卑,其二就是过于自尊。
自信,就意味着对自己的“信任”、欣赏和尊重,意味着胸有成竹,处事有把握。如果一个
人对自己的说话能力都不信任,不欣赏,不尊重,不悦纳,那怎么还能指望他人对自己的说
话产生兴趣呢?充满信心的语言,往往会因其内在的力量而具有特别动人的魅力。某大学在
竞选学生干部时,有位身材弱小的学生面对云集的强手,大声疾呼:“请投我一票,我将竭
尽全力,为大家服务。”强烈的自信心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他的语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
感召力。
具有高度的自信心,不仅可以直接增加说话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弥补自身某方面的不足,
增强人际吸引力。
生活中,有许多天生的因素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吸引力,比如身材矮小便属其中
之一。如
果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孩子坚强自信,当他爱上某个姑娘时,就会暗自地说:“英国诗人济慈
身高才1·52米,他能以诗歌征服全世界;我1·64米,难道就不能以我的品格、我的才华、
我的语言去征服一个姑娘的心?”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与之相爱的姑娘就会觉得,他不就
是矮那么几厘米嘛,但他值得信赖,可以依托,铁骨铮铮,是个男子汉。可想而知,身材矮
小并
不会影响他与姑娘的恋情。相反,如果这位男孩子因自己的身材不高而自卑自惭,在姑娘面
前低声下气,言听计从,俯首帖耳,百依百顺,姑娘反而会厌恶这种没自信心的人,认为这
种人就是长到1·80米,也还是一个“矮子”。这说明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在日常生活,就是在各种正式场合中,自信心也是提高说话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菲律宾前外长罗慕洛,穿了鞋才1·63米,比其夫人还矮一截。可他凭强烈的自信心
,一次次地在外交事务中出色地完成任务,创下了许多业绩;也正是他那些充满自信心的语
言,使他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所以,他的夫人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情愿躺在我丈夫
的影子里,沾他的光。”
美国诗人艾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就是说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
有信心,
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成功。一个人事业成就的大小往往与自信心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说话亦是如此。
胆小、怯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太重,认为自己先天不足,事事不如
别人。许多人由于自卑、缺乏自信而埋没了自己的潜能,大凡那些长期怯场的人,在登台演
讲时,似乎脑子中总有盒不经常听的磁带在反复说“你的口才太差”、“你天生就不是
讲话的料”、“你的讲话听众不喜欢听”、“你讲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等。这些
话都严重地刺伤了你的自尊,削弱了你的自信,使你产生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你在
台讲话时,可以往脑子里装一盒有积极作用的“带子”,放大音量,大声而清楚地说“我准
备得很充分”、“我讲的内容很新颖,听众一定会喜欢”、“我有许多有趣和有价值的东西
要说,人们真正想听”等。让这些话在你脑子里反复播放,直到你相信它。这样就会
大大增
强你的自信心,在你站起来讲话时就不会再那么紧张,怯场心理就会在无意中消失。
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四届总统的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继开国总统华盛顿和南北
战争时期总统林肯之后最伟大的政治家。是他把美国人民带出了大萧条的泥潭,并引
导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就是这样一位纵横万里、大刀阔斧、敢做敢为的
治家,竟然是一位高度残疾的人。罗斯福在39岁那年,突然身患麻痹症而导致终生瘫痪
。他
拖着瘫痪之躯,克服自卑心理,凭着高度的自信心,战胜常人难以想像的种种困难,最终获
得了竞选州长、总统的胜利。
一个大企业的领导在谈他成功前的经历时感慨道:“过去我总是担心自己的文化水平低,所
教育不够好,别人会看不起我,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在班组会上也放不开。后来,我
和周围的人们作比较,发现我的优势不少,如业务熟练,经验较多,人缘不错,有一定的号
力,看问题比较全面等。我想我不比别人差,干任何事比他们干得都好。慢慢地就增强了信
心,敢于在众人面前讲话了,且乐意找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了总经理后,面对几百名公
司职员讲话也不会怯场,即使讲一两个小时也不用稿子。”
二、恐惧:死神唇边的微笑
1984年10月,我国接待了3 000名日本青年来访。在中日两国青年的友谊联欢中,人们
发现,
不论是大庭广众之下的演讲,还是三五一伙的分散交谈,日本的男女青年大都洒脱大方,善
于言谈。相比之下,我国的男女青年却显得过于拘谨,有些木讷,有些人甚至是“足将
行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嚅”。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聚会交际,许多人也往往是金口难开,
过于拘谨。
设想一下,如果你已经答应3个月之后在一个重要场合上作一次演讲,但你又是一个敏感、
害羞的人,那么你一想到公开演讲这件事,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充
满焦虑的和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恐惧感立刻开始来困扰你;然后,你意识到自己开始计算
离举行演讲的星期数、天数和小时数。是的,你正在经历维克多?雨果曾生动地描述为“一
个即将受惩罚者的最后几小时”那种精神上的痛苦。而这种害怕和恐惧,从第一个星期开始
会在你的心中不断地变得越来越明确。痛苦不断增加,直到那个折磨你的演讲时刻的前夕。
于是,你睡不着了,你没有了食欲,你甚至不喜欢任何事。你试图摆脱它,但无论你做什么
,那即将到来的会场的图景依然浮现在你眼前,你看到了各种各样可怕的可能性。你确信你
不会获得演讲的成功。你想像着,如果你没有恰当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的话,你自己、你的
朋友和家人可能会蒙受的耻辱。你在自己的头脑中如此生动地描绘了可能遭受耻辱与失败的
恐惧,实际上,在你的精神领域,已经遭受了比在现实中更为严重的巨大痛苦。
一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作为见习老师第一次登上讲台,当学生起立,师生互致问候时,
他想好的开场白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惊慌中,他用颤抖的声音说了句:“同学们,再见!”
同学们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见老师满脸绯红,不知所措,不由得哄堂大笑。他试着镇静下
来,
但换来的不是镇静,而是脑门上涔涔的汗珠。当他下意识地掏出“手帕”揩汗时,台下又是
一阵哄堂大笑。经一位学生暗示,他发现自己手里拿的不是手帕,而是一只
袜子——啊?!真该死!大概是昨晚洗脚时,不知怎么鬼使神差地把袜子装进衣兜了。他想避
开几十双眼睛的注视,抓起板擦擦黑板,整个课堂闹腾得翻了天。他窘得无法自控,无地自
容,只好跑下了讲台,慌乱中一抬脚又踢翻了讲桌旁的热水瓶……
爱默生说过: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因此,克服恐惧带来的惶惑,已经成
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那么,造成这种“万马齐喑”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学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造成这种
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不想献丑。这些人的想法是,只要我不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别人也就不会
知道我的缺点。但是一旦在众人面前说话,自己的粗浅根底、拙劣看法都会暴露出来了,那
么从此以后难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说话更稳妥。
不过,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想一想:一个人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短处,那么其长处又能充分
发挥无遗吗?如果自己的长处发挥受到影响,无疑也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有时
会以较低的水平来评价你。其实,只要你认真地发挥全力,诚诚恳恳地把话说出来,不必踮
高足尖来充内行,相信必会有不错的表现。
第二种,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就像被硬拉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样,所以会感到惊
惶。
其实,只要我们弄清造成自己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科学地分析它,就会意外地发现根本
没有什么好怕的。
有的人怕自己的才疏学浅被别人知道,于是就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结果却弄巧成拙,
被人嘲笑,实在可怜可鄙,而且根本没有必要。
恐惧、紧张心理的出现主要是缺乏胆量和勇气。大凡胆小怕事的人都容易怯场。不
难发
现,有的人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一般,但在众人面前讲话却不胆怯,不脸红,大方自然
,这一类人大都是胆量比较大的。相反,有的人文化水平很高,写文章也不错,平时说起话
来也比较流畅,但一到正式场合就“茶壶里煮饺子,有东西倒不出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
胆量不
足,缺乏勇气。试想,一个人站在众人面前,心惊胆战,畏畏缩缩,结结巴巴地讲话,听众
会有何感想。
纵览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一些政治家、演说家,有很多都是最初被认为说话笨拙的人,遭受
过无数次的失败,然而他们却凭着胆量和勇气,经过无数次的磨炼,最后成为优秀的演说家
的。如林肯、狄里斯、丘吉尔、田中角荣等,年轻时口才都不算好,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演讲
败,但后来他们都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一流演讲家和政治家。他们除了勤学苦练之外,还敢于
对现实,不怕失败,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这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古人云:“成大器
者,必胆大也。”所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在恐惧面前低头的。
林肯当年曾经在讲台上窘迫不已,恐惧得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直到被轰下台去。但他并未
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勤讲多练,绝不放过每一次讲话机会,演讲水平日益
提高。后来他的就职演讲被誉为美国历届总统最精彩的就职演讲之一,他也成为美国
公认的演讲水平最高的总统之一。
雅典著名的演讲家狄里斯,在最初走上演讲台时,尽管经过周密细致的思索,做好了充分准
备,但仍然遭到了可怕的失败。由于恐惧使他声音低沉,口齿不清,别人不知他在说什么
狄里斯并没有就此灰心泄气,丧失信心,而是比过去更努力地训练自己的讲话胆量。于是,
他每天跑到海边,对着岩石呐喊,向着浪花抒怀;回到家里对着镜子做发声练习,反复矫正
,坚持不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成功了,被誉为“历史性的雄辩家
”。
可见,克服恐惧是演讲家的必备素质,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三、冷静:学会从别人的怒火中取得温暖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免不了会遭到不幸和烦恼的突然袭击。有一些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指
责处
之泰然,总能使平静和开朗永驻心中;也有的人面临突变而方寸大乱,一蹶不振,从此浑浑
噩噩。为什么受到同样的心理刺激,不同的人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原因在于一个人是否
能够学会冷静应变。
科学研究表明,“入静状态”能使那些由于过度紧张、兴奋引起的脑细胞机能紊乱得以恢复
正常,你若处于惊慌失措、心烦意乱的状态,就别指望能用理性思考问题,因为任何恐慌都
使歪曲的事实和虚构的想像乘隙而入,使你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当你平静下
来,再看不幸和烦恼时,你也许会觉得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正视自己和现实就会发
现,所有的恐惧与烦恼只是你的感觉和想像,并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实际情形往往总比你
想像的好得多,人所陷于的困境往往来源于自身,对自己和现实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是
在突变面前保持情绪稳定的前提之一。当你处于困境时,被暴怒、恐惧、嫉妒、怨恨等失常
情绪所包围时,不仅要压制他们,更重要的是千万不可感情用事,随意做出决定,要多想想
别人能渡过难关,我为什么不能冷静应变,调动自己的巨大潜能去应付突变呢?
比如,面对一个愤怒的人,你能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平息他心中的怒火呢?一位富有经验的前
辈告诉我们,什么也不要说,一心一意地倾听就够了。当某个人盘腿而坐,双手支于膝头,
么,你完全可以断定,他此时的心情很平静。但是,当他突然双手交叉抱臂肘时,则表明他
的心情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