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即席讲话
808900000029

第29章

第二十一章.演讲中的感情传导与技巧运用

演讲,作为一种口语表达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以其深刻的议论给人以启发和教益,而且还以其强烈的抒情给人以感染和激励。整个演讲过程,充满着演讲者对听众的情感传导。这种传导,是演讲者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输载的情感信息,通过听众的感知、联想、体验并引发共鸣来实现的。它是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心与心的相互沟通,情与情的彼此交融,强化演讲效果的一条重要的心理途径。

呼召式

是指在演讲激动处,使用热烈的呼语直接感召听众,这种表情方式,可以集中情感指向,强烈刺激听众的心理情绪,从而达到情感传导的目的。

例如,著名演讲家李燕杰给青年人作题为《国家、民族与正气》的报告,他在列举古今中外典型事例并联系自己的真切感受,精辟地论述了“爱国之心”、“民族之魂”和“正气之歌”以后,满怀激情地说:“青年朋友们,爱我们的国家吧,爱我们的民族吧,同心协力,把我们民族的正气,把我们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发扬起来!”这一振聋发聩的呼召,熔铸着演讲者的人生信念,一下子掀起了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的青年人思想感情的波澜。演讲者热切地呼唤,应和着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一起在听众的心上震响,演讲的感情活动也就达到了高潮。这种传导方式,用在演讲结尾处,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量。

变称式

所谓变称式,是指在演讲需要时,换用变化的人称,直接鼓舞听众。这种表情方式,可以调整情感意向,迅速缩小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从而发挥情感传导作用。

例如,曲啸在题为《人生、理想、追求》的演讲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了自己过去20多年的坎坷人生路程,表现了一个追求理想和真理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最后,演讲者变换第二人称,这样讲道:“……特别是青年同志们,应该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四化建设中,做无愧于光荣称号的新时代的青年人,迈开坚定的步伐,走向你们辉煌壮丽的成年!”这一语重心长的勉励,寄托着演讲者的满腔希望,一下子引起了青年人的内心感情的共鸣。每一个听众都可从一部人生悲剧的叙述中,体会演讲者的情感和意愿。这种传导方式,用在演讲过程中,同样能够加强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情感联系。

激问式

所谓激问式,是指在演讲过程中,运用激烈的提问,直接触动听众。这种表情方式,可以强化情感导向,不断启动听众的情感思维,从而获取情感传导的效果。

例如,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的讲演》中愤怒地声讨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李公朴先生的血腥罪行,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愤,接连发问:“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撞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低沉渐高):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这一语势激烈的发问,燃烧着演讲者的一腔怒火,一下子激发了听众对反动派无比痛恨的内心感情。在深沉的感受和思考中,听众认清了反动派的真实面目和腐朽本质。演讲的情感传导,就在演讲者问自己也问听众的激问中实现了。这种传导方式,用在情绪高昂时,无疑能够增强现场气氛。

祝愿式

所谓祝愿式,是指在演讲活动中,采取真诚的祝愿,直接激励听众。这种表情方式,可以明确情感方向,自然引发听众的情绪感应,从而产生情感传导的效果。

例如,1978年3月30日,郭沫若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作题为《科学的春天》的讲话,郭沫若满怀信心和深情地回顾了科学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展望了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前景,并对科学工作者表达了最诚挚的祝愿:“我祝愿我们老一代的科学工作者老当益壮,在新的长征中为我国科学事业建立新功。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勇攀世界科学高峰。我祝愿全国青少年立志献身于雄伟的共产主义事业,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热情洋溢的祝愿,表达了演讲者的殷切期待,所有与会者无不深受感动,老一辈热情的希望化作了新一代创造未来的巨大力量,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感情也就在这美好的祝愿中交融一体了。这种传导方式,用在演讲高潮处,常常会收到强烈的抒情效果。

演讲“怯场”分析

作为一个演讲者,最大的敌人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怯场”。怯场能使你精心准备的一切(演讲词、仪表、姿态等)化为乌有,呈现在听众面前的只是一个尴尬的、笨拙的、足以引起怜悯的形象。这样说是否有点过火?请看: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嘴里仿佛塞满了棉花,脉搏快得像赛跑运动员。

英国首相丘吉尔心窝里似乎堵着一块冰。

美国政治家路易·乔治的舌头抵在上牙床,不能说一个字。

李燕杰“怀里好像揣着一头小鹿”。

罗马演说家西塞罗“脸色苍白,四肢和心灵都在颤抖。”

美国演说家詹宁斯·伯瑞安的两个膝盖抖得碰到一块。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不是在讲话,而是在尖叫。”

我们可以得到安慰了:怯场是初次登台者的普遍心理。连世界第一流的演说家也不能幸免。但我们必须战胜它,因为“我们惟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罗斯福)。

怯场的一般表现是过分的紧张。心理——生理——社会模式认为:紧张是环境刺激与机体能力不平衡的结果,是机体不能适应环境的“情绪应激”行为,它往往表现出如下的生理反应: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口干舌燥、喉头发紧、声音发颤、四肢僵硬、肌肉抽搐、头痛眩晕等。

心理学上把能够引起紧张的事物称为“应激源”。应激源有四类:躯体性的、文化性的、社会性的和心理性的。在演讲中,紧张的应激源主要是后两种,具体来看,主要有:

(1)陌生的体验

当我们置身于不熟悉的环境和气氛中,站在讲台上,以少有的角度、距离和少有的方式(姿势、声调、音量等)对众多听众演讲时,紧张的体验是必然发生的。它会形成一种“孤独感”、“危机感”、甚至会使我们紧张地想到:“哎呀,我怎么会在这里,我要干什么?”从而使脑中出现一片空白。

(2)过度的期望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演讲能够获得成功,但主观的过高期望(如“第一名”和“演说家”的期望)会促使自己力求每个细节的“完美”,从而患得患失。在听众反应不佳的时候,尤其会出现慌乱、烦躁,进而扰乱预定的演讲安排。

(3)自卑的态度

认为自己知识不够、经验不足,也缺乏演讲者素质,上讲台只是“应景”。而看到排在前面的演讲者从容自在、滔滔不绝时,就更增加了心虚和胆怯。形成自卑态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对演讲稿还没有完全记熟而形成的“这次非出丑不可”的先人之见。

(4)听众的压力

如果确信听众比自己更了解演讲的主题,或者对自己抱着一种不友好的态度,就会形成直接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迅速逃避的意向:“赶快讲完算了。”

(5)人格特征

性格顺从、依赖性强、易受暗示、内向羞怯的人最容易染上“社交恐怖症”,何况当众演讲。从气质看,抑郁质、粘液质较之胆汁质、多血质更容易形成紧张情绪。对“应激源”进行了分析,就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消除紧张了。不过,前面谈到的紧张只是指过度的紧张而言。而适度的紧张不仅无害,反而有益。心理学家斯皮曼说得好——“不是要消除紧张,而是要消除慌乱。”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紧张水平与活动效率呈倒“U”字曲线关系。这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紧张水平都不利于活动,只有在适度的紧张状态下,才会有好的效率。适度的紧张是人们活动的激励因素。我们经常采用考试、评比、检查、竞赛等手段促进活动,其目的也在于促使人们产生紧张感,产生“活化效应”。适度的紧张会促使人体内肾上腺激素的大量分泌,而又不至于形成分泌紊乱。增加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不仅能增加体力,也能大大促进人们的思维活动、注意能力、记忆能力等。“急中生智”与“急中生力”就是例证。适度的紧张也能激励人们认真地、审慎地对待活动,而不至于盲目自信、草率从事。

一位赛跑运动员已经站在起跑线上,正等待裁判的一声号令,但如果他这时还没有一丝紧张的感觉,事情就不妙了。同样,一位演讲者即将临场时还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事情也不见得好。曾有人主张用催眠的手段来消除人的紧张感,这对于临床倒是有效,但对演讲不合适。

如何避免因紧张而产生的“怯场”呢?

首先,演讲者应该有充分的、能说服自己的“自信”。纵观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大多非常自信。“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把我打倒。”(巴甫洛夫);“我们应该有信心,特别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什么代价,这种事情必须做到。”(居里夫人);“我决心从化学方面取得哲学博士,我做到了;我决心写故事,我做到了;然后我决定写小说,我做到了;而后我又决定写科学方面的书,我也做到了;最后我又决定成为一位整个时代的作家,我确信变成了这样的人。”(阿西摩夫)

自信心对于人的心理确有重要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从一班人中选出个最丑的女学生,要求大家改变对她的看法,向她献殷勤,争先恐后地照顾她,以假当真地认为她是位聪明美丽的姑娘,以增进她的自信。结果不到一年,她便出落得妩媚动人起来,行为举止判若两人。索洛维契克说:“美与丑,不在于自己本身如何,而在于如何看待自己。认为自己美的往往就美,经常抱怨自己丑的就会扮出副傻相,同样,不觉得自己聪明的,就不会变得很聪明,不觉得自己善良的,也成不了善良的人。”

看看,自信有多么大的魔力啊!

电学的创始人之一,英国的法拉弟不仅是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他善于以简捷明快、通俗易懂的语言激起听众对于科学的兴趣,以及对于他的精彩演讲的兴趣。他的崇拜者对他的演讲技巧赞叹不已。一次,一位新手要登台演讲,特意去请教他如何假定听众的水平。他直截了当地回答说:“他们一无所知”。

演讲的“暗示”技巧

“暗示”是一种心理策略,它不是直接地阐明某个问题,而是靠直接或间接的提示,使听众自己明白。国外有种戒烟电话。当人们的烟瘾发作时,拿起电话听筒,拨一个特定的号码,就可以听到使人难以忍受的气喘声、咳嗽声,从而打消吸烟的念头。

暗示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效果。在演讲艺术中,它常常表现为含蓄、委婉、迂回、设问、反向等手法。

暗示还有一微妙的作用,即能够使听众在不知觉中受到影响。

除了语言外,演讲者的表情、行动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号”。有一次,林肯作为被告的辩护律师出庭。原告的律师将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听众极不耐烦。轮到林肯发言时,只见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来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几口水;又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又喝水。如此重复了五、六次,逗得听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这种“一言不发”的暗示,使他获得了“首场胜利”。

演讲一般采取的是“他人暗示”,其中又包括:

(1)直接暗示,即有意识地直接提示。如古希腊演说家伯里克利的一段演说:“我不想作一次冗长的演说来评述一些你们都很熟悉的问题,我不说我们用以取得我们胜利的一些军事行动,也不说我们父辈英勇地抵抗希腊内部和外部的敌人……”;再如秋瑾的一段演说:“上天生人,男女原是没有区别的。试问,天下没有女人,就能生出这些人来么?……诸位,国家是要灭亡的了,男人自己也不保,我们还想靠他么?”前者是“欲说还休”,后者是“不疑而问”,都是直接暗示的手法。

(2)间接暗示,是不显露动机的间接提示。这种暗示不容易被理解,但一旦被理解,产生的体会就很深刻。请看林肯的一段演讲:“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也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

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高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

可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听了上述演讲,你对林肯产生了什么印象?当然,这种印象是无意中形成的。首先是感情丰富(妻子和儿子都是无价之宝);其次,思想深刻(大书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还有,谦虚

诚恳(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是你们)。一个人具备了上述三种品质,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3)反暗示,是显露动机的反面提示,即“正话反说”。冯玉祥当旅长时,有天听部下诉苦:其他部队的士兵讥笑他们穿得破烂,骂他们是孙子兵。为了鼓舞士气,他立即召集全体官兵,做队前演讲:

“刚才你们来报告,说第四旅的兵骂我们是孙子兵,听说大家很生气,可是我倒觉得他们骂得对。按历史的关系说,他们的旅长曾做过二十镇的协统,我是二十镇里出来的,你们又是我的学生,算起来你们不是矮两辈吗?他们说你们是孙子兵,不是说对了吗?再看衣服来说,缎子的儿子是绸子,绸子的儿子就是布。现在他们穿缎子,我们穿布,因此他们说我们是孙子兵,不也是应当的吗?不过,话虽然是这样说,若是有朝一日开上战场,那时就能看出谁是爷爷,而谁是真正的孙子来了。”

这篇演讲,似真非真、似抑而扬。士兵们听了后情绪顿时高涨,由自卑转为自豪。

恰当的暗示能给演讲带来魔力,但它与幽默一样,也不是一匙万能的调料,否则会影响演讲应有的“明白性”。

下面是一篇绝妙的“暗示”演讲,它是心理学家路赛罗对企图自杀者的劝导,不读殊为可惜。现抄录于后,以飨各位:

你已经孤注一掷了,生命对于你已不再有吸引力了,因而你选择了自杀。

好的。但你在杀死自己之前,我想告诉你几件事,我是精神病院的护士,亲眼看到过种种自杀者的下场。

自杀不一定能成功。你以为你一定能杀死自己吗?请看这位25岁的青年,他试图电死自己,然而他活着,但是两条胳膊都没有了。

那么跳楼怎么样?去问问约翰。他曾是一个多么聪明和富有幽默感的人,但这都是他跳楼以前的事了。如今,他的脑子受到了损伤,拄拐杖,步履蹒跚,永远需要别人的照顾。最糟糕的是他还明白他曾是一个正常人。

甚至于一些不太剧烈的方式也会使你变为残废。你想吃安眠药致死吗?看看这个12岁的孩子,他就是因此而得了严重的肝病。你见过严重的肝病患者吗?你会在全身慢慢变黄中死去。这条路实在是太痛苦。

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法。你想用枪吗?这位24岁的年轻人向自己的脑袋开了枪,现在他拖着一条腿和一只没用的胳臂,并且丧失了半边的视觉和听觉。这就是你所认为的万无一失的方法。

自杀并不那么有魅力。你可以设想一个电影明星是在吞服了过量的安眠药之后,穿着睡衣进入了长眠。但是,在你的设想中忽略了一个事实:随着死亡,她的肌肉变得僵硬,最后,全部美丽化作尘埃。

谁从地板上擦掉你的血迹、刮掉你的脑浆?谁把你从上吊绳上解下来?谁从河里捞起你肿胀的尸体?你的妈妈?你的妻子?还是你的儿子?这种差事即使职业清洁工也会拒绝的。但这种事总得有人去做。

你的那封精心措词、爱意切切的诀别书是没有用的。那些爱你的人永远也不会完全从这件悲痛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他们懊悔,陷入无边的痛苦,同时感到愤怒,因为那时你只想到你自己。

自杀是一种传染病。看看你的家庭成员:儿子、女儿、兄弟、姐妹、丈夫、妻子。你4岁的儿子正在地毯上玩他的小汽车。如果你今晚上杀死了你自己,那么10年后他也会干同样的事。事实上,自杀常常导致家庭其他人的自杀。而孩子们在这方面尤其脆弱,所以就更容易受到伤害。

你必须有其他选择。总会有人在危机中给你帮助,打个电话,找找朋友,看看医生,或者去叫警察。

也许他们会告诉你,生活还是会有希望的。这希望之光也许来自明天的一封信;也许来自周末的一个电话;也许来自某位在商店相遇的好心人。你不知道它来自何处——没人知道。但是所期待的可能就在一分钟、一天或一个月后突然到来。

你仍旧坚持要干这件蠢事吗?一定要干吗?那好吧,不久我就会在精神病院的监护室里与你相见,届时我们照料你所剩下的一切,依然要干所有你再也不干了的事。

演讲的“激情”效应

在演讲中,热情是通过演讲者的面部表情、姿势、语言、语调等表现出来的。“一个冷淡的人在进行热情的演讲”——你会相信吗?

热情是人类进行活动的源泉。黑格尔说:“没有热情,世间任何伟大的业绩都不能实现。”列宁说:“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普遍的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了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在演讲中,我们应该采取“热情”这个有效的背景和捷径,运用情感的力度去感染的听众、充分唤起听众与演讲者的“心理共鸣”。

如何进行“热情”的演讲呢?这首先取决于你对听众的兴趣和感情。心理学家亚得洛认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生活中困难最大,对别人的损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由些人中发生。”被誉为魔术之王的塞斯顿认为自己成功经验有两条:首先懂得人情,其次对人有真实的感情。每次上台前,他都反复地对自己说:“我爱我的观众,我将尽力把最好的给他们。”注意:如果你对听众没有兴趣和热情,那是无法掩饰的。小说家凯瑟认为:“热情是每个艺术家的秘诀,而每位演讲家都应该是艺术家。这是一个公开的秘诀,十分有效,它如同英雄的本领一样,是不能拿假武器去冒充的。”

二次大战时,歌唱家史密斯在主持一次广播节目中发表劝购公债的演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实她的讲词水平一般,但由于充满真情,毫无做作,使听众感到她简直是“倚门盼儿归的父母,期待男友早日凯旋的痴情少女”,无不为之感动,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对演讲的主题和内容的热情也是不可少的。如果你对所要讲的没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如果演讲的主题、内容不能使你感动,那么我劝你最好先不要讲,否则你与听众都会处于一种难堪的局面。古罗马一位诗人说得好:“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人的心,就是向他们显示你自己首先已被打动。”加里宁认为:“如果你想使你的语言感动别人,那么就应该在其中注入自己的血液。”

二次大战时,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攻,英国首相丘吉尔向秘书口授了一篇演讲稿:“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要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上作战,我们将满怀信心地在空中越战越强。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本土……我们任何时候决不投降!”据他的秘书讲,当丘吉尔口授完这篇演讲稿时,这位年近七十多岁的首相竟“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