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与上级沟通的语言艺术 (2)
迂回前进,攻其弱点
《庄子》里有句名言“无用之用”,它的意思是说,被认为没有用的事物,最后往往会变成最有用的。下级领导者与上级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您在劝说自己的上司时有些总不便直接说起,这时谈话最好不要一开始就导入正题,那样反而极容易引起上级的反感。如果您善于迂回绕道前进,从其弱点处下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精确地运用语言艺术,那样成功就容易多了。
战国时代,长平之役后,赵国受到致命一击。形势急转而下,眼看就要被秦军吞并,于是转向齐国求救。按照当时的惯例,齐王要求以长安君为人质,否则就不出兵,长安君是赵孝成王最小的弟弟,最受母亲赵太后之宠爱,而此时的赵国,由于国君年幼,政权实际上正是掌握在太后手中。赵太后拒绝齐国的要求,无论重臣们如何劝谏,就是不点头,扬言:“如果再有人劝我送长安君为质,我就当众把口水唾到他脸上!”局面异常紧张,此时的太后已被本能的母子之情所蒙蔽,无法正确地对大局做出判断,而要突破眼前的困境,就非得说服她答应人质条件不可,可谁又敢行此举呢?
当时有位元老重臣叫触龙,为人很有计谋,精通语言艺术。他知道,太后正在气头上,如果非要厚着脸皮去劝她接受人质的条件,没准儿真的会被她吐口水,于是想出一条妙计。一天,触龙他慢步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进宫廷,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臣下见国君时必须“趋”,也就是小步快跑,因此他先抱歉说:“我的脚有些小毛病,行走困难,故许久未向您请安,但却又担心太后您的健康状况,所以前来谒见……”太后回答:“我都是以车代步”,“……那么饮食方面呢?”……二人接着聊了一些日常琐碎的话题,赵太后见不是进谏的,表情也稍微缓和下来了。
触龙的上述语言可以说就是我们在开头提到的“无用之用”,以和主题无关的话语先解除对方的戒心,进而找出共同话题,以便使谈话能继续下去。试想,如果触龙一开始便“对不起……”就说到正题上去,事情又会怎样演变呢?也许太后真的会立刻把口水唾在他脸上,转身回宫,那触龙这张老脸可就丢尽了,而且对问题的解决起不到任何作用。
且说触龙,趁此气氛缓和之际,又再度迂回,影射太后的弱点,他说:“我有个小儿子,非常不成材,真叫我感到担忧,我的年纪也大了,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向太后请求,让他到王宫里当个卫士,把他的事情安顿好,……”这番话引起了太后的兴趣,她笑着说:“看来父亲也是疼爱小儿子的。”并坚决认为母亲比父亲更是如此,话说到这里,可以看出些苗头了,触龙故意提起自己对幼子的宠爱,不过是想借此引出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做话题罢了。他成功了,并且在这一方面与太后持一致观点,引起对方共鸣,又为下文埋下伏笔。
接着,触龙又以长安君的姐姐燕后和长安君作对比,有意说赵太后更疼爱燕后,因为燕后出嫁时她不但难舍难离(这是感情的宠爱),而且还经常为她在燕国的地位而担忧,希望她不要失宠,子孙都能显贵(这是政治上的宠爱)。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赵太后肯定因此而考虑到了她对长安君的态度以及送他为人质这件事,故一时间陷于沉思,触龙赶紧趁热打铁,说:“古往今来,没有哪位封侯的地位能持续三代不衰,王族的子孙并非都是不肖者,但他们没有尺寸之功就居高位,没有为国尽丝毫之力而有优俸,所以众人不服,最终结果是耽误了自己,现在您赐给长安君崇高的地位、肥沃的封地,却不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万一在您百年之后,他的地位怎么能保得住呢?”太后终于因此而同意了让长安君入齐为质,赵国也因此获得了救兵。
同赵太后一样,您的领导肯定不是个傻瓜,或许是名政治家,或许是位有相当力量的人物,他之所以不接受您的建议,极可能是只为一点小小的盲目性错误所蒙蔽,您要做的,就是给他打开这个死结。您当然可以在导入正题以后便展开一串串的理论,但我却不能不说,这很勉强,因为面对的对手是上司而不是下属,而且万一您稍微说错一句,立刻会遭到反驳,甚至因此而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锲而不舍
《荀子》中有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领导者在工作中也常会遇到难以说服别人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想起电视中的广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日数次,它都在重复那几个相同的文字,以致孩子们能顺口诵出。她何时也学来了这个公开的秘密技巧?这就是锲而不舍地劝说的诱惑力,最终使人无法抗拒,至少脑海中留下极深刻的烙印。
宋朝那位“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大家都不陌生吧?赵普确实是一个沉着、果断,拥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是宋初经历太祖、太宗两朝的名相,一代元勋。据说有一次他向太祖推荐一贤才为官,未被准许,第二天上朝时又当面请示,又被压下了。第三天赵普干脆递上了奏章,也就是请示报告,这连续三次可把皇帝的怒火引了上来,太祖大发雷霆,将奏章当场撕破丢在地下,但这位宰相却面不改色将碎片捡起,回家后拼凑起来粘上,改日又呈了上去,皇帝终于让步了。事实也证明,赵普是正确的,被推荐者后来为国家立下赫赫功劳。皇帝也因此而更加敬佩赵普。
后来,皇帝问赵普说:“如果我当时仍不允许,你打算怎么办?”他回答说:“有奸人必定要把他清出官吏队伍,有贤才必定起用,这是古今通论,我身为宰相,怎么敢知贤不举呢?陛下当时不过想考验一下罢了,怎么会弃贤才而不用?”您看,事办得实在,话也答得巧妙,即表明态度,又顺便吹捧了皇帝一下,双方相悦,岂不美哉?
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种情况下您必须对自己建议的正确性有相当大的把握,否则后果可能有些不妙,即使是这一件具备了,“锲而不舍”也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了这个界线,不分地点、场合、时机地喋喋不休,那就成了罗嗦,反而会让对方讨厌,觉得你是个“爱唠叨的家伙”。
因此,在说服别人而掌握锲而不舍技巧之时,也应该做到适可而止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不卑不亢
与人交往中言语有时往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令对手无的放矢,无机可乘。
战国时期,楚晋交锋,楚国俘虏了晋大夫荀罂,晋国俘虏了楚公子谷臣。战后,晋国提出用谷臣换回荀罂,楚国国王考虑到荀罂之父荀首是晋军副帅,想借机软化荀首,使之倾向楚国。
荀罂回国前,楚王亲自召见了他。考虑到荀罂倘能世袭其父之职,手握重兵,如能争取荀罂,则能保日后楚晋安宁。
楚王问道:“你当了俘虏,是否怨恨我?”
荀罂答道:“晋楚交战,由于我无才作战,因此被俘,你能放我回国,这是你对我的恩惠,我如何能够怨恨您呢?”
楚王紧接着说:“那么你是否感激我呢?”
荀罂正色道:“我为什么要感激你呢?两国交战,都是为了解除民众之苦难,此是国与国之间纠纷,并非我个人之事,因此无任何感激之言。”
荀罂巧借国与国的纠纷,避开了个人恩怨,也就使自己与楚王完全平等。既表达了自己以德报怨之心,又巧妙地讥讽了楚王的小气与狭隘。
楚王不甘心,于是又问道:“你回国后如何报答我呢?”
荀罂回答说:“我们之间并无恩怨,因此无怨也无德,我不知如何报答。”
楚王见荀罂不为自己拉拢所动,于是最后试探说:“倘若以后你领兵作战将会如何?”
荀罂回答说:“如果回国后国君和家父都能免我一死,让我领兵作战,如果遇到楚军,我将不敢回避,直到战死,决不三心二意,以尽忠臣之责。”
楚王听后,既对他无可奈何,又对他敬佩不已,于是举行了隆重的礼仪,送荀罂回国。荀罂身为受俘之臣,战败之将,面对楚王的利诱,巧言表明了将与楚军作战的气概,句
句恳切感人,掷地铮铮有声,使楚王失望不已。
在与领导沟通时,也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一味的把巴结上司,而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