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809800000042

第42章

第8章第4节朱瞻基在逆境中转型

假使没有采取这些更正的步骤,以后的结局如何殊难断言。

——黄仁宇

对26岁即位的朱瞻基,黄仁宇先生有这样的评价:“他曾受极好的儒家教育,御前也有好顾问,在个人讲,朱瞻基不乏对国事判断的能力,在明朝皇帝之中可算难得。”

以历史的经验来看,在“荒淫无脑”的明朝皇帝中,朱瞻基能被后人如此正面的评价,离不开他年少的经历:数度随爷爷朱棣出征,长年伴随左右,所处时间比待在父亲朱高炽身边还要长。因此之故,朱瞻基才能切身详知朱棣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至其当政,才可能看透内中所存在的本质问题。这让朱瞻基的心理负担格外的沉重。朱棣全情投入的帝国扩张政策,至朱瞻基登基初年,已造成局部的“民变”,比如1427年,在广西柳州发生当地土著劫杀之事,黄先生有轮:“国内全面叛变情形尚未展开,可是征象已相当的明显。”便是当日情景的写照。

零星的“民变”或许可以稍带处理,但是国家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动力——财政收入,便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果断地处理。作为一个农业国家,明朝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亩的税赋,田赋主要以粮食为体现。黄仁宇先生为我们记录了这么一比账目:

“从1419年到1421年的财政年度中,收入帝国粮仓的田赋实征额不到2300万石粮食,平均每年少于800万石。”

这是朱棣中期到晚期实际的财政营收,而在朱元璋时代,每年田赋的收入均在27000000石以上,1391年,也就是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田赋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2278800石。百姓讲手中无粮,心中发慌,就国家而言,没钱就不能给官员加薪,导致他们去谋求灰色收入,滋生腐败;就不能给百姓办事,使民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管理,两头不讨好,这倒还不是最为紧要的,最坏的,社会渐次会变得混乱。这是朱瞻基登基后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1425年,朱瞻基昭告天下,停止宫内大型建筑的营修,减征土地税,调整税收上限,尤其对朱棣时在江南地区于田赋之外额外增收的税费进行减免,其结果,如黄仁宇先生所言:“免额达300万石,长江下游地区受益很多。”苛税减少,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和生产力迅速提升,对荒田的开垦自然也不在话下。

此外,朱瞻基还听从户部尚书夏元吉的建议,在减免税收的同时,在商业上适当地开辟了新的税种,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也有利于调整商人和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1427年,朱瞻基有下旨,无论军民,一旦犯罪,可以缴纳2石到100石的粮食,可免除或减少刑罚。

朱棣几近掏空国家,现在轮到他的孙子费尽心思地填补这个大空洞,好在,经过几年的省吃俭用,拓展外快渠道,到1428年,明朝的田赋又恢复到了洪武初期的水平。朱棣连年对外用兵,所费无度,这也是造成国家财力不济,社会不稳,百姓负担加重的一大原因。朱棣意气风发,是时代与性格所铸就,而其孙采取如黄先生所言的“撤退和紧缩”的姿态,有时想来也是不得已为之。

这样看来,田赋增加,社会趋稳,也要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朱瞻基收拢朱棣的扩张路线,重新回到朱元璋时期的自耕自足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终朱瞻基一世,最大的结点便在于从安南撤兵。此时,被朱棣赶到漠北的蒙古,如黄仁宇先生所言“分为东西两支忙于,已无暇问鼎中原”,如同前述所有给他的爷爷擦屁股的事情一样,从安南撤兵,也有着亡羊补牢的意思。

朱棣进兵安南,将其为明朝一行省已达20年之久,与国家信用和威严都有关联。朱瞻基上位之处,并没有立刻下定决心,而是于1426年和1427年,两次增兵安南,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经过这样的挫折,加上黄先生说的“御前顾问”的参谋,朱瞻基觉得久陷几十万军民于外,无异于割肉饲虎。如此下去,国内再怎么艰苦朴素、抚恤民力,都不过是给这个无底洞增添无用的宝贝。

朱棣占安南20余年,不说用兵多少,单就粮饷一项,就不下百万之巨,这还不包括运输、维护、军械、劳工、移民等费用。省下这一巨费,于国于民皆有裨益。1427年10月,朱瞻基正式下诏,从安南撤兵。官吏军民北返者86000余人。

朱瞻基是个行动派,当他决定要做一件事后,他总是果断而快速地将问题解决。他也不怕问题的翻覆,主战派力战,朱瞻基痛陈利害,一一说服,使朝野得以在团结的气氛中用事,才有一系列政策的顺利执行,拯救帝国政府于既倒。朱瞻基的功绩,也可在黄仁宇先生的话中得到清晰的展现——

假使没有采取这些更正的步骤,以后的结局如何殊难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