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立体栽培蔬菜
8109600000042

第42章 什么是斑枯病?怎样防治?

(1)症状:斑枯病又叫鱼目斑点病、斑点病。国内发生较普遍,在北方某些地区较严重。主要危害番茄,还能危害茄子、马铃薯等多种茄科作物。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花萼,偶尔危害果柄和果实。开花结果期的叶片上发生最多,先从下部老叶片开始,以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叶片背面发生水浸状圆形小斑,后叶两面都出现圆形和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凹陷,上面密生许多黑色小粒点,病斑形如鱼目,故名鱼目斑点病。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渐枯黄、脱落,植株早衰,果实成熟困难。茎上病斑呈圆或椭圆形,褐色。

(2)发病条件:斑枯病是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在多年生的茄科杂草上越冬,也可在种子上越冬。越冬后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风吹传播,也可靠昆虫和农事操作传播。该病分生孢子的发育适温为25℃,发育温度范围为15℃~37℃。在空气相对湿度95%左右时分生孢子侵入迅速。温暖潮湿是发病的有利条件。此外,管理粗放、缺肥、连作等不良的栽培条件下,植株衰弱,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在低洼地、排水不良、雨季病害易流行。

(3)防治方法:①种子。应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如种子带菌,可用50℃的温汤浸种30分钟,然后催芽播种。②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③育苗。育苗应在无病区建畦,或用无病的大田土换土育苗,止苗期染病。④田间管理。选高燥易排、能灌的地块栽培、忌低洼涝地。尽利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合理及时枝、搭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洁田园,铲杂草及病株残叶,减少菌源。增施磷、钾肥,加强管理,增强株抗病能力。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400倍液;或65%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上述药之一,每7~10天喷一次,连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