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在,发现你的职场优势
8116200000022

第22章 完美的执行(4)

这时,汉斯毫不放弃。他仍然坚持着说:“你们这个地区缺商务代表已经4个月了,再缺2个月也不至于怎么样吧。听听我的主意:让我做2个月,公司只负担公务费,我不要工资,还开我自己的车。如果我向你证明我胜任这份工作,你再以半薪雇我2个月,不过我要全额佣金和奖金,还得给我配车。如果这2个月我仍胜任这份工作,你就用正常条件录用我。”

业务经理听完汉斯的一番话,点头微笑,他被破格录用了。汉斯的表现并未让他们失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汉斯凭借自己的努力,重组了销售流程,短期内在重要的地区让更多新客户的产品摆在了他们的摊位上,进到了新的非书店连锁的大公司。

两个月后,汉斯有了公司的配车、全额工资、全额佣金和奖金。可见,勇于挑战自我,才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成功。有句格言说得好:“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格言强调:胜利者天生是倾向于行动的人、倾向于挑战的人,人生到处充满挑战,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敢于接受挑战,具有挑战挫折的气魄。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对困难的恐惧,走出“不可能”这一自我否定的阴影,跻身老板认可之列,你必须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用信心支撑自己完成这个在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信心会给予你百倍于平常的能力和智慧。因为“自信的心”能够打开想像的心锁,让你能够驰骋在理想的空间,赋予你实现梦想的“关键元素”——足够的能力和智慧。

你也许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你的周围,那些十分自信的同事总能把工作完成得很好,而在你眼中,这些工作常是不可能完成的。可是到了他们那里,一切都迎刃而解,也因此,他们越来越受到老板的器重。

此时此刻,在了解了自信的魅力后,相信你不会再对他们投注那么多的惊叹和质疑。要知道,如果你自己拥有了足够的自信,同样也有能力化腐朽为神奇,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当然,在灌注信心的同时,你必须了解这些工作为什么被誉为“不可能完成”。针对工作中的种种“不可能”,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力,如果没有,先把自身功夫做足做硬,“有了金刚钻,再揽瓷器活儿”。必须知道,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常有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而你的挑战力往往使两者只有一线之差,不可不慎。

职场中没有“份外”的工作

职场中没有“份外”的工作,要想登上成功之梯,你必须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这种额外的工作可以使你对本行业拥有一种宽广的眼界,与此同时获得更多的机会。要知道,超过别人所期望你做的,会使更容易如愿以偿。所有事业成功的人和工作平庸的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成功者将工作当作一种储备,多多益善,而工作平庸的人则死守职责,对职责外的工作置若罔闻。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中国有位着名的企业家也说过:“除非你愿意在工作中超过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则你便不具备在高层工作的能力。”

社会在进步,公司在扩展,个人的职责范围也会跟着扩大。不要总拿“这不是我职任内的工作”为由来推脱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摊到你头上时,这也可能是一种机遇。

卡洛·道尼斯刚开始在世界着名汽车制造商杜兰特手下工作时,职务低微,但很快他就被杜兰特先生当作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之所以能升迁如此迅速,原因就是他多做了一点职责外的事。他说:

“刚为杜兰特先生工作时,我就注意到,每天所有的人下班后,都回家了,杜兰特先生依旧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为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公司里。是的,确实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觉得自己应该留下来,在杜兰特先生需要时为他提供一些帮助。

“工作时杜兰特先生常会找文件、打印材料,以前这些事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时刻在等待他的吩咐,久之逐渐养成召唤我的习惯。”  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传统的对待职业的态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了,只做到恪守职责已远远不够。那些事事待命而行、满足于完成交付给自己的任务的员工,将会在工作竞争中越来越力不从心。只有那些像卡洛·道尼斯这样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员工,才是雇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

无论你的想法是什么,目标有多么远大,要实现它,你必须干得比其他人更多。不要像机器一样只做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一些看起来似乎是很平凡的事,你默默的多做一些,多承担些责任,多为公司和老板分担些一些,公司和老板自然会给你更多的发展机会。

学会在团队中生存

在现代公司中,团队的命运和利益包含了每一个成员的命运和利益,没有一个人可以使自己的利益与团队相脱节,也没有人可以单凭一己之力去完成一项有规模的任务。

然而,尽管大多数人都懂得团队协作能带来诸多好处,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远非人们希望的那样简单。因此,我们便常能看到一些业务专精的员工,仗着自己比别人优秀,或者合作时不积极,总倾向于一个人孤军奋战。然后拼死拼活,也未做出多大成就。其实他完全可以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来使自己更优秀。

杰克不仅拥有很高的学历,工作成绩也很突出,堪称公司辛勤工作的典范。

公司老板对他所做的工作评价很高。按照他的才能,他早就应该晋升到更高职位了,可他现在依然在原地不动。

杰克不明白,为什么那些能力比他差的人都得到了晋升,而他的职位却一直可怜,连私人办公室都没有。

原来,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史蒂文不喜欢与人合作。他只是埋头自己的工作,不喜欢和大家交流,如果公司其他成员需要他的协助,他不是拒绝就是很不情愿地参与。有时他宁可事事亲历亲为,也不向同事求助。

杰克这样的孤军奋战,老板又怎么可能让他去带领一个团队!  一个人对自己所在团队负责,其实就是在对自己负责,因为他的生存离不开这个团队。他的利益是和团队密切相关的。这就好像,一个水域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决定着在这一水域中的鱼类的生存状况。你若孤军奋战,即使影响不到别人,也不会对自己有多大益处。何况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和谐相处、密切合作是一个优秀雇员所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越来越多的公司把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作为甄选员工的重要标准。团队协作不是一句空话,一个懂得协作、善于协作的员工,是推动工作前进的极好的润滑剂。工作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员工是公司高薪聘请的对象。而一个不肯合作的“刺头”,势必会被公司当作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剔除掉。

据有关专家对职场人员流动情况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是因为不善与人相处而离开公司的,这一原因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原因。

因此,现在一些大公司招聘人才时,十分注重人才的团队精神,他们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和他人相处和相互协作,要比他个人的能力重要得多。

有一家着名的公司招聘高层管理人员,有9名优秀应聘者过关斩将,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老总看过这9个人详细的资料和初试成绩后,相当满意。但此次招聘只能录取3个人,最后由老总拍板定夺。

所以最后又加了一道测试:老总把这9个人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指定甲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婴儿用品市场,乙组的3个人调查妇女用品市场,丙组的3个人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老总解释说:“为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走的时候自己到秘书那里去取!”

到了规定日期,9个人都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老总那里。老总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3个人,向他们祝贺道:“恭喜3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老总看着大家疑惑的表情,呵呵一笑,说:“请大家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

原来,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不一样,甲组的3个人得到的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其他两组的也类似。老总说:“丙组的3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全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六个人却分别行事,抛开队友,自己做自己的。我出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甲、乙两组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合作,忽视了队友的存在!要知道,团对合作精神才识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虽然每一位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精明强干,能独当一面,但个人的表现优秀并不一定就能被老板委以重任。老板重视的是整体效应,即“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你如果像一只发现了远处有一片鲜花的蜜蜂那样,不肯将花源告诉你的同伴,只顾自己采花,那么,你酿的蜜再多,也多不过一群蜜蜂酿的蜜!

一个人的表现再突出,如果忽略了和团队的整体合作,或者根本就不能或不屑与团队合作,从长远角度来讲,既不会为团队带来持久效益,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必将遥遥无期。

其实,要做一个成功的事业跋涉者,保证你事业有成的诀窍之一,便是让与你共事的人喜欢你、欣赏你。同时,你也只有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成为因队中举足轻重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