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舌尖上的心理学
8120600000009

第9章 舌尖上的人脉——与谁一起吃,才是饭局关键(3)

一个学识丰富的人,犹如一座富饶的矿藏,只要你肯挖掘,就会挖出源源不断的矿石来,这些矿石犹如精神的营养,你吸收得越多,眼界就会越开阔,思想也会日渐丰富起来。只要你肯用心学习,用不了多久,你自己也会变成一座宝藏。

在现在这个日渐功利的社会,饭局再也不是雅士清谈、文人斗才的场所。古语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虽然饭局已经变得越来越庸俗,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高人,就隐身在当下的饭局当中。古人为了求贤,不惜跋涉千山万水;如今,贤者就在你对面端坐,怎么能轻易放过这个访贤的机会呢?

与其与无知之徒斗酒厮混,不如放下架子,走过去敬高人一杯。能与他们进行一番攀谈,你肯定会生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叹。

美食家——让你品尝特色菜,明白美食的道理

很多时候,饭局是一种无奈的应酬,但是,如果你在饭局上遇到了一位热心的美食家,你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感觉了。

美食家,顾名思义,就是指对美食很有研究的专家。其实,我们饭局上所谓的美食家,大多是美食的爱好者,并不是什么经过认证,或是持有资格证书的专家。之所以称他们为美食家,是因为他们对美食的鉴赏能力比一般人强,并且有自己的一套独到见解。

有一年我去西安培训,在新生接待的饭局上认识了一位吴先生。当时我和吴先生是邻座,饭局上的人互相不认识,为了免却尴尬,我就时不时和身边的吴先生搭讪几句。我发现,吴先生对菜肴观察得很细,有的菜夹过来,要翻来覆去地看好一会儿,才肯放进嘴里。原来我以为他是对饭菜的卫生和质量不放心,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有的菜吃到嘴里,吴先生会笑眯眯地微微点头,好像很享受的样子;有的菜吃到嘴里,他又会皱着眉头轻轻摇头。原来,他正在一心一意地品尝菜肴。我试着向他请教美食的问题,他马上来了兴致,开始侃侃而谈,把桌上的菜肴一一介绍给我,关于取料、配菜、烧制过程、成色、口味,他都讲得极为详细。有些菜品,还有着相关故事和来历,这些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

那次,我们在一起学习了两个月,天天一起吃饭。刚开始的几天,我发现吴先生每顿饭点的菜都不重复,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想尝尝这里师傅的手艺如何。”又过了几天,我发现吴先生不再尝鲜了,开始点比较固定的几道菜了。于是我又问他原因,他说:“这个食堂里,只有这几个菜烧得比较地道,特别是这个葫芦鸡,味道跟老店里一模一样。真没有想到,在食堂里也可以吃到这么正宗的西安菜!”

吴先生谈起美食的时候,总是一脸兴奋的样子,在他的带动下,我吃饭也不再狼吞虎咽了,而是细嚼慢咽,开始留意起菜肴的配料和味道。我发现,他推荐的那几道菜,确实有特色,有的令人一箸难忘。

从那以后,我对美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到吃饭的时候,我就跟定吴先生,问他今天应该点什么菜,而且他点什么,我也点什么。等到菜上来,我又缠住他问这问那。吴先生是个热心人,他积极地为我推荐各种特色菜肴,也很乐意向我传授各种美食之道。

到了培训的后半期,学习相对宽松,我跟吴先生就不再吃食堂,而是走出去,到西安的大街小巷,去品尝各色美食。吴先生是陕西人,他对西安的美食特别熟悉,哪条街上有什么特色小吃,哪个店里的特色菜做得好,他都了如指掌,我开玩笑说他肚子里装着“西安美食谱”。

在那两个月里,我跟吴先生学到了许多东西。由于吴先生的热心和认真,我对西安的美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对全国的菜系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如今,我也算是半个美食家了。以前我评价一个菜的时候,总是两个字——“好吃”,如今我点评一个菜,会滔滔不绝说上半天。我发现,当我点评到位的时候,有好多人对我投来艳羡的眼光,就像当年我崇拜吴先生一样。

会讲笑话的人——笑话是下饭的好佐料

真正意义上的饭局,应该有相聚而欢的气氛,不应该是沉闷拘束的场合。过于郑重的饭局,会让人感觉很压抑,话不能随便说,酒不能随便喝,大家闷头坐在那里,吃饭味同嚼蜡。参加这样的饭局,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找罪受,心里一万个想离开,却无路可逃,只得坐在那里一直耗到散场。整个吃饭过程要么昏昏欲睡,要么如芒刺在背,如坐针毡。

这个时候怎么办?

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这种局面?

两个字:段子!

俗话说:“没有段子,不成饭局。”如果席间有一个性格活跃、会讲笑话的人,这样的僵局很快就会被打破,只要他一开口,整个饭局的气氛马上变得欢乐而有趣。有了这些段子,大家兴致也高了,酒也喝得欢了,菜也吃得多了,本来是很矜持的人,也开始变得风趣幽默了。

饭局本来就是欢聚的场所,要想郑重或庄严,建议直接去会场,而不应该来酒场。古时候的人们喝酒,格外注重气氛,他们喜欢把宴席摆到风景好的地方去,或园中,或林间,或湖边,有的干脆把酒桌抬到船里,让游船载着欢笑四处游弋。

古人也十分擅长调节饭局的气氛,古代的许多风雅趣话,都是从饭局上流传出来的。就说苏东坡吧,他和黄庭坚、佛印等一干朋友,在酒席上妙语连珠,打趣逗乐,衍生出了许多笑话。他们的这些笑话,如今又成了我们饭局上的段子,是我们佐酒下饭的好调料。

真正会讲笑话的人是很难得的,能在饭局上遇到一个这样的人,那是很幸运的事。有了他在场,饭局就会变得欢乐无限。他稍微抖一个包袱,就可以让大家乐不可支;他略微渲染一下气氛,大家就会笑得东倒西歪。有时候,饭局上大家话不投机,僵住了,只要他一开口,保证让刚才的火药味烟消云散,大家继续开怀畅饮。

爱讲笑话和会讲笑话,绝对是两个概念。爱讲笑话的人,不一定能讲出好笑话,而不好的笑话,非但不能调剂气氛,还会让在场的人比原来更加尴尬。有时候,饭局上明明有女士在场,有人却偏偏要讲几个荤段子,搞得人家女士们笑也不是,恼也不是。还有些人,讲笑话不懂得投鼠忌器,在场的某人对某件事有忌讳,大家都避而不谈,他却没心没肺地用笑话去挠人家的伤口,结果把人家搞得恼羞成怒,自己也下不来台。

如果你想做一个饭局上的开心果,这个愿望很好,它会使你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也会为自己赚来更多的好人缘。可是,讲笑话也是一个技术活,一不小心,就会搞砸全场,闹不好,还会把自己的名声赔进去。如果你想学会讲笑话,下面的简易课程,可以帮助你迅速成才!

第一,讲笑话必须分场合。有长辈在场的话,可以讲一些积极阳光、无伤大雅的小笑话,不然,你就会给长辈们留下轻浮的印象。

第二,有女士在场,最好不要讲荤段子,除非你和她足够熟、足够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要对她的性格承受力有足够的把握,否则,就等着人家摔盘子翻脸吧。

第三,不要讲过于敏感的笑话。有时候,你讲的明明是大众笑话,可是却有人愿意对号入座,当场跟你急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敏感的笑话最好少讲。

第四,讲笑话不要触犯或影射别人的隐私。用笑话来影射别人的隐私,就如同当众揭人家的伤疤一样,是很不厚道的事。笑话是用来取悦在座大众的,只要有一个人因为这个笑话不自在,那它就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笑话。

第五,讲笑话要把握好时间段。刚开始谈正事的时候,不宜讲笑话,过早地讲笑话会让正事变得不正经。大家正喝酒或是吃饭的时候,不宜讲笑话,这样容易造成“喷饭”,让失态的人感觉很不好意思。笑话的最佳出场时间,是酒喝到一定程度,大家需要缓一缓气儿的时候。这时候讲笑话,既开心,又解酒。

会提问的人——提出妙问题,让饭局气氛更活跃

我们在饭局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该聊的都聊过了,该说的都说过了,忽然觉得没什么可谈的了,一时间,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无聊起来。为了避免尴尬,有的人开始埋头吃饭,有的人故作深思,有的人干脆昏昏欲睡……

好好的饭局,为什么会搞成这样子呢?说到底,还是由于缺乏新的话题。一场饭局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见面之后,互相寒暄、问候;酒宴开始,主人致辞,然后一一介绍客人,或是客人自我介绍;开始敬酒的时候,敬酒的双方照例祝福几句;个别熟识的人,隔着桌子打个招呼;邻座的人,互相交流一下菜品的感受……整个过程大致就是这样,如果这个期间没有人主动提出新的话题,饭局很快就会陷入休眠状态。

要想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就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打破僵局。最便捷最自然的方式,就是提问题。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可以在瞬间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并迅速地引发所有人的好奇心,让大家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所以说,不要小看提问,它可以带动一场讨论,也可以引出一连串更新的话题。也就是说,一个会发问的人,可以让饭局的气氛变得更活跃,让这顿饭吃得更有趣,更难忘。

在饭局上如何发问,也是一门学问。假如你问的问题陈旧乏味,不但改变不了沉闷气氛,还会使人感觉厌倦,只有新颖和有趣的问题,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如果你能够让大家都参与进来,饭局就会掀起一个新高潮。如何提问才能让饭局气氛活跃呢?

第一,饭局上不要重复发问,这样很容易使人厌烦。

自己已经问过的问题,不要再问第二遍,别人已经问过的,也不要重复提出。你的喋喋不休,只会使人心生厌倦。

第二,不要总问那些常规的问题。

对于那些已经普及的问题,实在没有再发问的必要,大家都知道的事,或是已经有定论的事,不会再引起大家的兴趣。

第三,提问题要找准点。

时政新闻、娱乐八卦、百姓生活……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话题中,总会有一个亮点,可以瞬间抓住大家的心。

第四,提问题要抓住“眼”。

有的人在饭桌上问题不断,可总是抓不住事情的中心,害得别人浪费了许多口舌,还闹不清他究竟想问什么。提问题也要讲效率,发问之前先要抓住“眼”,然后一语中的,所谓的“高、精、准、妙”,正是提问的四字法则。

第五,提问题要看人下菜碟。

在饭局上,发问也是一门艺术,遇到那些平时比较诙谐的人,就可以把提问同调侃结合起来,如果他肯回应,那么你们尽可以一唱一和,妙问加妙答,给大家带来笑声和欢乐。遇到那些平时比较严肃慎重的人,发问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调侃的成分,不然人家接受不了,你很可能会当场下不来台。

第六,同样的问题,换一种提问的方式,就会变得有趣许多。

特殊的提问的方式,可以为你的问题增色不少。比如说,大家正在吃饭,在座某人的手机忽然响了,他站起来说:“不好意思,弟妹的电话,我去接一下。”等到他回来,大家都知道是他老婆催他回家,可是还会有人故意问他,“弟妹找你有什么事吗?”或是,“是弟妹催你回家吗?”这样的问法就没多大意思。如果以这样一本正经地方式问他:“是弟妹叫你回家洗尿布吗?”一句话,既免却了对方的尴尬,又可以笑翻全场。这才叫提问的艺术。

会做游戏的人——游戏穿插其中,妙趣盎然

参加饭局,最担心的就是大家都闷头喝酒,饭局的气氛如果不好,再好的饭菜也会变得无滋无味。古人大概也有同感,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来活跃饭局的气氛。在他们的饭局上,游戏是一个重要项目,比较常见的有划拳、掷骰子,稍微文雅一点的有击鼓传花、猜谜,更有许多文人雅士,以诗文罚酒,或是干脆曲水流觞,看似喝酒吟诗,其实游戏的成分更大。

我们现代人喝酒,不怎么在意游戏,所以才会感觉越喝越无味;想要让饭局活起来,还是要把酒场的各种游戏重新拾起来。其实,游戏相当于一个互动环节,让游戏穿插其中,这场酒才会喝得妙趣盎然。

如果饭局上遇到一个善于做游戏的人,就再也不用担心饭局的气氛了,他总有办法让大家动起来,闹起来,笑起来。我有一位朋友小罗,就是一个酒场的游戏高手,他总是随身带着一副扑克牌,等到大家喝得腻了,或是聊得乏了,他就从衣兜里把扑克牌掏出来。一看到小罗拿出牌,大家立刻来了精神,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好戏要开场了。

小罗可以用扑克牌玩好多种游戏,最常玩儿的就是变魔术,小罗的手法特别快,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所以经常猜错牌。每次猜错牌,就要被小罗罚酒,虽然被罚了,但是大家还是很高兴,为了看魔术,大家乐意喝。

有时候,小罗还把牌分发一圈,带领大家玩对点。每人手中三张牌,加起来谁的点儿大,谁就算赢,点儿最小的要喝酒。这是个十分小儿科的游戏,输赢全靠运气,即便是这样“低智商”的游戏,大家还是积极性很高,玩起来比小时候还带劲儿。总之,只要有小罗在,饭局的气氛永远不会差,大家从头到尾欢笑声不断,不管是赢酒还是罚酒,每个人都喝得开开心心。

其实,我们也可以像小罗那样,在饭桌上搞些小游戏,让这顿饭吃得更有趣味。你可能会说:“我不会变魔术,怎么玩呢?”其实,没人要求你变魔术,游戏有太多种玩法,只要能把大家带动起来,让大家开心,怎么玩都可以。

别的不说,只说这副扑克牌吧,就有很多种玩法,你只要会其中的一种,就可以带领大家一块儿玩起来。除了扑克牌,桌上的筷子、勺子、牙签,都可以顺手拿来做道具。曾经有一次,我们实在没有可玩的,就玩转勺子把的游戏,把瓷勺放到托盘里,拨动勺把,勺把停到谁的面前,谁就乖乖地喝酒。

除了这些道具游戏,也可以只动口不动手。比如说,几个人学说绕口令,谁说错谁喝酒;还可以背“一只蛤蟆一张嘴”,算错了照样挨罚。我发现,越是有童趣的游戏,玩起来气氛越好,有时候玩到高兴处,大家好像又回到了天真的童年时代,只管大声地说着笑着,完全忘记了身边的忧愁和烦恼。

如果在座的人文化层次高一点,还可以玩一些难度大一点儿的游戏,像猜谜啦,“三句半”啦,成语接龙啦,这些都是雅俗共赏的游戏,既锻炼脑子,又充满趣味。

在饭局上,吃饭喝酒不过是一个形式,大家玩得开心,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才是饭局的意义所在。所以,只要是聚会性质的饭局,就要把互动节目做好,适当地穿插一些小游戏,可以让大家得到前所未有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