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推销学全书
8123000000036

第36章 美好从声音开始(7)

门又打开了一点,屈根保老太太好奇地问:

“你怎么知道我的鸡是良种鸡?”

“是这样的,”威伯先生说,“我也养了一些鸡,可是,我的鸡没有您的鸡好。”

适当的称赞,抹掉了屈根保者太太脸上的怒色,但她还有些怀疑:

“那你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鸡蛋呢?”

“我养的来杭鸡下白蛋,您的美尼克鸡下棕蛋,您知道,棕蛋比白蛋营养价值高。”

到这时,屈根保老太太疑虑全消,放胆走出来。大门洞开时,威伯先生眼睛一扫,发现一个精致的牛栏。

“我想,”威伯先生继续说,“您养鸡赚的钱,一定比您先生养牛赚的钱要多。”

“是嘛!”屈根保老太太眉开眼笑地说,“明明我赚的钱比他多,我家那老顽固,就是不承认。”

深谙“人际关系技巧”的威伯先生一语中的。顽固的屈根保老太太竟骂他丈夫是“老顽固”。

这时,威伯先生成了屈根保者太太受欢迎的客人,她邀请威伯先生参观她的鸡舍,推销员跟着威伯先生走进了屈根保老太太的家。

在参观的时候,威伯先生注意到,屈根保老太太在鸡舍里安装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小型机械,这些小型机械能省力省时。威伯先生是“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老手,适时地给予赞扬。

一边参观,一边谈,威伯先生“漫不经心”地介绍了几种新饲料,某个关于养鸡的新方法,又“郑重”地向屈根保老太太“请教”了几个问题。“内行话”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顷刻间,屈根保老太太就高兴地和威伯先生交流起养鸡的经验来。

没过多久,屈根保老太太主动提起她的一些邻居在鸡舍里安装了自动化电器,“据说效果很好”,她诚恳地征求威伯先生“诚实的”意见,问威伯先生这样做,是否“值得”……

两个星期之后,屈根保老太太的那些美尼克良种鸡就在电灯的照耀。下,满意地咕咕叫唤起来。威伯先生推销了电器,屈根保老太太得到了更多的鸡蛋,双方皆大喜欢。

【评析】在推销员们看来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事,威伯先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威伯先生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这把金钥匙。

商业活动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交流和沟通,人家不认为你是个“诚实的、可信赖的人”之前,许多生意是无法做成的。

上门推销第一件事是要能进门。

门都不让你进,怎么能推销商品呢?要进门,就不能正面进攻,得使用技巧,转转弯。一般,被推销者心理上有一道“防卫屏障”,如果将你的目的直统统说出来,即使是“威伯先生”,也得吃“闭门羹”。

要推销商品,进门以后就要进行“交流和沟通”——即进行对话。

怎样对话呢?这里面又有技巧,就是要把人家感兴趣的话题引出来,屈根保老太太是养鸡的,话题自然离不开一个“鸡”字。这时你如果大谈“养牛赚钱”或谈别的,屈根保老太太是不会感兴趣的。

话题引出来之后,就要会“听”。许多推销员说得太多,没有耐心听,结果生意做不成。要让屈根保老太太畅所欲言,让她说得眉开眼笑,就会有生意了。

推销者也得“说”,不过这“说”要有节制。说实话,威伯先生在养鸡方面,肯定比屈根保老太太懂得多得多。真的要谈养鸡,他可以大谈特谈,让人插不上嘴。但那有什么用呢?他的目的是推销电器,所以,只能“漫不经心”地谈一谈,引起屈根保老太大的兴趣就适可而止了。

推销者虽然谈得少,但要谈在点子上,不要谈外行话。威伯先生有选择性地谈“新饲料”。谈“新方法”,除了让老太太感兴趣,引起她的话题外,是有意流露一点,但切不可露得太多,否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许多时候,你在顾客面前不能太内行,不能太优越。如果你的水平超过了顾客,会引起他的不快。因此,威伯先生有限地露一手以后,马上“郑重”地向屈根保老太大“请教”。既是内行,又懂得不太多,屈根保老太太就可以“指教”威伯先生了。于是引起了双方的“经验交流”。

担任“导演”兼演员的威伯先生,始终是不会忘记“推销电器”这个目的的。只要屈根保老太太多说,他终究会把话题引到“电器”上去。交流和沟通使屈根保老太太觉得威伯先生是一位“诚实的、可以信赖的人”,这时,推销就“水到渠成”了。

(第六节)电话销售的语言

《吕氏春秋》云:“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意思是说: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就能知道这个人的风度,观察这个人的风度就可以明白他的志趣,而清楚他的志趣后就能知晓他的德性与品行了。电话销售就是一种声音与语言的艺术,电话销售人员只能靠“听觉”去“看到”准客户的所有反应,并判断营销方向是否正确,同样地,准客户在电话中也无法看到电话销售人员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准客户只能借着他所听到的声音及其所传递的讯息来判断自己是否喜欢这个电话销售人员,是否可以信赖这个人,并决定是否继续这个通话过程。

所以电话销售人员的声音非常重要。

一、电话销售人员的语言感染力

1.语速不要太快或太慢,可能是由于长期工作的原因,因为电话销售是一种快节奏的工作,大多数电话销售人员说话的速度都偏快。语速太快容易造成客户听不清楚,电话销售人员最好具备可以控制语速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语速保持在120字~140字/分钟比较合适。当然,如果能够根据客户的语速而调整自己的语速,这样效果更好。

2.清晰度电话销售人员发音要标准,吐词要清晰,能够让客户在电话中很容易听清楚自己说的话。笔者所在公司在每次新招电话销售人员时,都会要求对方现场模拟打电话的过程,主要考察对方的语言表达是否含糊不清,普通话是否流利等,因为表达清晰对于一名电话销售人来说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3.语气语气是电话销售人员内心态度的晴雨表,电话销售人员的语气要求是:平和中有激情,耐心中有爱心,杜绝产生不耐烦的语气。经常会遇到这类客户,给他讲第一次,没有听清楚,讲第二次也没有听清楚,到讲第三次时还不清楚,这时电话销售人员解释一次,语气可以,解释第二次,也可以,解释第三次时就明显可以听出不耐烦的语气,这时心里肯定这么想:“你怎么这么笨呀,都跟你讲三遍了,你还不清楚。”这种语气一流露出来,结果就是把客户给吓跑了。

4.音调音调不要怪腔怪调,要自然,一定要做到抑扬顿挫,音调要有高、中、低之分,富于变化,不要太机械化。有些电话销售人员老是用一种音调跟所有客户讲话,好像是录音机播放的一样,缺少变化,因而自己的语言也就缺少生气。笔者曾听过不少培训师的培训课,一天到晚都用一种腔调讲,结果台下的学员昏昏欲睡。相声演员姜昆曾说过一段相声,他是这样形容经典歌曲的:“经典歌曲刚开始时就像平地行走,音调较平,然后开始爬坡,音调往上走,爬到最高处时,突然往下,音调骤降,到结尾时,翻几个跟斗,音调也跟着绕几个圈。”这样的歌曲唱出来后,那简直是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既然电话销售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那电话销售人员就不得不下点功夫好好修炼一下自己的说话音调。

5.节奏就是恰到好处的停顿,这样就可以有时间来感知谈话进行的感觉,也让客户有机会参与到谈话中来,大多数电话销售人员都会犯一个毛病:只顾自己说,说完了就挂机。高明的电话销售人员可以做到根据客户的语言节奏来决定自己的节奏。从而使整个谈话非常投机、默契。停顿的频率一般是每说两句话就停顿一、二秒钟较好。笔者所在公司有一名电话销售人员,叫彤彤,其口齿伶俐,能说会辩,大家公认她的口才好,可是业绩总是不理想,她自己也很苦恼,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来,笔者给她提了个建议,这个建议只有两个字“闭嘴”,虽然很难听,但对她的心灵冲击力很大,后来,每当她想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讲”时,都会强行克制自己,因此也就陆陆续续出了一些业绩。

6.音量就是声音的大小,音量不宜过大,要适中,电话销售人员都在室内工作,如果音量过大,难免会影响周围同事的工作,所以如果遇到客户说无法听清楚时,我们尽量另约时间联系。同时音量的高低能够反应一名电话销售人员的素养,音量过高容易给人一种缺少涵养的感觉,音量过低又会给人一种自信不足的印象。

7.热情度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花了25年的时间,分析和研究了全世界500名各行业顶尖的成功人士的成功原因,最后归纳出17条成功定律,其中热情排在最前面,可见保持热情的重要性。热情一定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的,只有那些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人,心中才会有一团火焰,这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使充满热情的人魅力四射,从而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历史在评价希特勒时,贬多褒少,可是我们单从对工作投入的热情来看,希特勒不可以说不是一个奇迹。他那近似神经质的疯狂的演讲,煽动了几乎是全德国的年轻人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就算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辞。同样作为电话销售人员如果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说话声音有气无力,即使学了一大堆的技巧和方法,也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