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观中外,纵览古今,凡大学者、科学家,无一不是“聚焦”成功的。就拿法布尔来说,他为了观察昆虫的习性,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天,他大清早就俯在一块石头旁。几个村妇早晨去摘葡萄时看见法布尔,到黄昏收工时,她们仍然看到他伏在那儿,她们实在不明白:“他花一天工夫,怎么就只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了邪!”其实,为了观察昆虫的习性,法布尔不知花去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数学家陈景润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歌德巴赫猜想”。数学离不开“聚焦”,作画也是这样。清代着名画家郑板桥,作画五十余年,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专画兰竹,不画他物,终于成为擅画兰竹的高手。还有徐悲鸿擅画马,齐白石擅画虾,黄胄擅画驴,而古人唐伯虎拿手的则是仕女画。画猫专家曹今奇,现年五十多岁,他从八岁起学画,专画猫,他画的猫曾在中国大陆首屈一指,连许多国外商人也向他高价订购“猫画”。如果他们想行行拿状元,恐怕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无数事实说明,精读窄化专业,纵向深入,这是最经济而又极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合理运筹时间,求取最佳学习效果的金钥匙。
“夫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这是宋代着名改革家王安石的观点。意思是人的才能,要专门培养才会有所成就,否则,才能就会毁弃。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在谈到习惯的力量时说:
科学史上,常常写道某某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地抓紧时间工作、学习,完成某项科研任务等等。如果一个人锻炼到不需要特别对自己加以克制,就能自觉地抓紧时间,爱惜时间,这就是说他养成了一种爱惜时间的习惯了。这个时候,任何困难对于他来说都不可怕了,耐心地、持久地工作,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了。
卓越的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他的着作中,曾专门就习惯问题作了长达三章的论述。对于优良习惯在人一生中的意义,他写道:“良好的习惯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深有感触地说过:“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都有一个爱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教学期间,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每日起床,写作讲课,与师生谈话,以至吃饭和散步都准确地遵守时间。他每天晚上10点上床,早上5点起床,接连30年,从没有改变过。他早上七点钟外出散步,当地的一些居民还以他的行动来校对时间。德国大诗人海涅说:“我已经不相信城里大教堂的自鸣钟能胜过它的市民康德”。康德每天保持7个小时的睡眠,从来不多睡。在他看来“床是病窝”。他说:“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是极为有害的。”“近代化学家之父”约翰?道尔顿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活动也是很有规律的。每天回家,他都会在一定的时间从他邻居家的门前走过,大家一见他,便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列宁不仅自己养成了遵守时间的习惯,也养成了珍惜别人时间的习惯,他总是准时出席会议,约定到一个地方去也从不迟到。他接见别的同志,不仅把预定的时间(几点几分)准确地记载在日历上,有时还与对方核对时间。
爱惜时间的习惯,既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下子就会有的,而是培养和锻炼成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时常追赶着时间,这就是:时间是我们的知觉形式,我们要从束缚我们的这一形式里面解放出来”。因此也可以说,时间就在你自己手中,障碍也往往是自己所造成的。要清除自设的障碍,就要求我们修正自己的习惯、性格以至某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列宁为了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他首先锻炼自己,使之能扫除学习中所发生的一切障碍。当他还在中学念书时,他最爱滑冰,但是滑冰使他疲倦,使他想睡觉,也妨碍他学习,因此他放弃了滑冰。列宁还爱下棋,但是,他为了同样的原因也放弃了下棋。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写信教育儿子说:“要改掉某些坏习惯,我指的是:开始工作以前闲坐15分钟、20分钟;毫无必要地翻阅那些明明知道不要阅读的书;睡醒了,在被窝里躺15分钟;等等”。九岁考上大学,十四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卡尔?威特,小时候父亲就培养他做事不要慢慢腾腾,而应当敏捷灵巧的习惯。如果威特磨磨蹭蹭地做了一件事,做得再好他也不满意。这对培养威特雷厉风行的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威特赢得了很多时间从事运动、休息和参加社会交往等。由此可见,为了扫除不爱惜时间的障碍,就要从一些小事情上克制自己、养成好习惯。
如果养成了不爱惜时间的习惯怎么办?下决心改,实施根治法。国外“支配时间专家”爱德温?布莱斯说:“浪费时间的活动就像癌细胞,慢慢吞噬掉你的精力,滋生出某些坏习惯。要想消除它们就得采用根治法。要是你已在做着的事情使你厌烦,妨碍你完成计划,又大大消耗着你的精力,浪费着你的时间,那就彻底摒弃它们!这一根治法同样适用于个人习惯、日常事务及一切与你工作有关的琐碎杂务”。在不好的习惯面前,有人怨天尤人,被习惯牵着鼻子走,败在它的脚下;有人以顽强的意志与其抗争,成为我们大千世界上的佼佼者。某人改掉不好习惯的经验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他说,原来多年来的习惯,白天总是上课、开会、办事,晚上比较清闲些,时间也完整些。这样,就逐渐养成了一种惰性,还把它美化,说只有晚上才能写东西,白天是不行的。自己这样想,也这样原谅自己。结果呢,过去这些年,白天也并不总是忙,有些间断的空闲时间,在这种借口之下,就莫名其妙地混过去了。今年想通了,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写,不论白天黑夜,这样,白天也写出来了,而且,写得还不少。这一条经验,充分证明习惯是可以改的,只要下决心便行。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苏联大文豪高尔基说过:“(习惯)是一个残酷的主宰,而旧的生活的坚固的网,又完全是由习惯纺织成的……许多人在没有明白必须把网绳撕开以前,一辈子都缠在这面网里”。每一个有志成功者,如果决心撕开旧习惯编织成的“坚固的网”,那么,首先应当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注意你的生活节奏
生活好比一部交响乐曲,有快慢、强弱、张弛等交替出现的旋律。生活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有的人无论干什么,都是手脚利索,效率极高;有的人则慢慢腾腾,磨磨蹭蹭,效率很差。犹如音乐中的节拍,前边一个八分音符唱半拍,后者一个四分音符唱一拍。前者比后者快一倍。由引推而广之,人们如果能把起床穿衣、洗脸、漱口、吃饭走路等全部生活节奏都由原来的“四分音符”变为“八分音符”,那么,人们要多做多少工作呢!
现在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离开了“快”其价值就不免七折八扣,甚至等于零。市场上,一个信息获得的迟早,可能使一些企业财运亨通或倒闭破产。科学技术上一个新发现或发明公布的先后,可能影响到首创权,或者专利的归属。据报道,当年马岛战争中当阿军(阿根廷)“飞鱼式”导弹向英军“谢非尔德”号飞来时,给英军船长的是仅仅够喊一声“隐敝”的时间。快,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据载,曾经在美国最畅销的三本书,有一本为《一分钟经理》。这个“一分钟经理”有两个奥秘,第一个叫“一分钟批评”,第二个是“一分钟表扬”。何谓“一分钟批评”?即如果职员做错了事,经理在核对事实后马上找职员谈话,准确地指出该职员的错误所在,并同他一起感受犯错误的滋味,并期待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整个过程只有一分钟。所谓“一分钟表扬”,也大体如此,即职员做对了,经理马上会给予表扬,精确地指出做对了什么,和职员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然后予以鼓励,一共花一分钟时间。这种“一分钟表扬”和“一分钟批评”都说明了效率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诚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惯和性格。但是,生活节奏毕竟是一个社会发展效率的剪影,也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和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
快节奏工作是成就事业的法宝。培根说过:“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一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所以在做事不敏捷的时候,那事业的代价一定是很昂贵的”。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时,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当好友许寿裳问及鲁迅有什么讲究时,鲁迅回答说,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对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赶不上天分较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更加勤勉,做事迅速,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爱因斯坦在瑞士联邦专利局工作时,快节奏地用三四个小时就做完了全天应做的事情,然后利用剩余时间学习和研究,终于在1905年,在几个领域内同时取得伟大成就,开创了科学史上的先例。
控制时间过剩。英国社会学家巴金生在《巴金生定律》一书中指出,如果高级科技人员时间过剩,就会使他们产生不信任感,以致去开拓那些有害的时间消耗来愚弄自己,或者成为一个干什么都慢慢腾腾的慢性子。但时间过剩并不可怕,它的产生是正常的,因为任何人对于时间的需求决不可能是始终如一的。关键在于控制时间过剩并积极地使它向有利方面转化。
养成习惯,始终不要懈怠。记得一个伟大哲学家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在快节奏生活和工作成为习惯前的时候为止,不要有任何意外。因为人的心理规律是这样的,在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定型”之前,总是不稳定的:而旧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联系“定型”在彻底瓦解之前,又总具有某种回归的本能。正如鲁姆士所说:“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所以快节奏习惯在形成之前,不能有丝毫懈怠。
常敲警钟,推动工作。国外一些时间研究专家,指导人们常作这样的假设,比如,“如果我现在知道六个月后我会突然失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这之前我该以怎样的速度工作”,或者“每天生活都当它第二天就要死亡那样安排”。美国着名女学者海伦?凯勒,自幼因猩红热瞎了眼睛和聋了耳朵。她在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针对人们认为来日方长就不珍惜今天的光阴,而常常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或由于失去了时间的压力,干什么都慢吞吞,心灵麻木了,呆滞了这种情况敲响了警钟,作者机智地设问:“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用这样的问题启发人们去思考,呼唤人们快节奏地工作,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以便充分地显示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