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36计
8124400000047

第47章 第24计别让自负毁你自己

人是不能没有自负的。尤其对青少年来说,在适当的范围内,自负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使他们能够勇往直前。但是,自负又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事业成就,反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自负究竟是什么?

有一个人生就是“飞毛腿”,跑得特别快,而且经常以此在人前夸耀。有一次,他家被盗,他连忙跑去追贼。看到贼人背影时,他高喊道:“别跑了,你说什么也跑不过我!”没多久,他果然赶过了贼人,但还一个劲地跑下去。半路上有人问他跑得这样急干什么,他说追贼。又问他,贼往哪里跑了,他得意地说:“我早就赶过他了,看,现在连他的影子也看不见了!”

这是一个比较夸张的笑话,现实生活中,这样自负得已经变傻了的“飞毛腿”应该不会存在。然而,虽然这是一个漫画似的人物,可是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他的自负心理。自负心理就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心高气傲的人,有的自视过高,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有的固执已见,惟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自负的人一般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他们经常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太顾及别人。不求于人时,对人缺少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门庭冷落。

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应得到优待,于是在择业过程中,总是抱有洋洋自得、自负自傲的心理。面试时,夸夸其谈,海阔天空,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像,使用人单位难以接受。在自负心理的支配下,不少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正确,心理定位偏高,结果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落实单位。看到别人都签了约,他们常常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社会、学校和他人都可能怀有不满情绪,但有时也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出现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从而不敢应聘求职。

自负心理产生的根源

如果说每一种异常心理之所以产生都有一定原因的话,那么自负心理的产生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对此,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一番。

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自负心理产生的第一根源。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首先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评价的第一参考系。父母宠爱、夸赞、表扬,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

生活中的一帆风顺。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他们在学校出类拔萃,老师又宠爱他们,就会养成自信、自傲和自负的个性。

片面的自我认识。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这种人往往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时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过分的自恋和自我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

情感上的原因。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挫折面前,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损;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例如,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很好的学生,深怕被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看不起,便会假装清高,在表面上摆出看不起这些同学的样子。这种自负心理是自尊心过分敏感的表现。

当然,自负也有正反面。既然自负有正反面,那我们就要把这两个方面看个一清二楚。

人是不能没有自负的。尤其对青少年来说,在适当的范围内,自负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使他们能够勇往直前。但是,自负又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事业成就,反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如果你的自负心理超出了范围,你就必须接着往下看了。

首先,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惟我独尊的形象。

其次,与人平等相处。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第三,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的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第四,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正确认识“自傲”和“自大”

其实,有点自傲是好的。自傲是护身武器,要是摆出一副任欺无妨,老早预定的模样,第一个牺牲者肯定是你了。

自傲并非目中无人,而是目中有人:你欺负我?休想。

先欺易欺的,是人的天性,谁会挑个不好惹的首先来欺负,不怕碰一鼻子灰吗?

让人踩扁了便是扁了,同情、申冤全不管用。平反有什么好处?受了五十年苦才让平反,人都躺进棺材了。

并非叫你记仇,但是冤枉你的人始终是不喜欢你的,平反,不过为势所逼而已,别以为他会对你改观。

一点点傲气,誓不低头,至少气死他,纵然成功地冤枉了你,他仍知道你看不起他,那口气梗在胸臆,大家扯个平。

小人可以得意,但未必可以得志,他的志愿是屈服你,你一天不屈服,他一天都不得志,打死了你他都其志难酬。

带着自尊自傲走人生路,坎坷时不免血泪斑斑,但是卑躬屈膝却如狗粪粘身,要血泪斑斑还是要狗粪粘身,倒是各人有各人的心甘情愿。

我宁愿做血泪斑斑的长城,而不做狗粪满坑的沟渠,这已是超乎智与不智之外的选择了。

夜郎国的国君因为问了汉使一句“汉朝与夜郎国谁个大”,那顶“夜郎自大”牌的妄自尊大的帽子,就铁板上钉钉子似的,无可争议地一戴就是个千百年没商量。

但夜郎国王不仅没有妄自尊大,而且他的“自大”也“大”得很有道理。

因为夜郎国地处偏远的贵州西北部,他虽贵为一州之王,但“不知汉广大”。从人之常情来说,从人之好奇心来讲,面对不远万里而来的汉朝使者,无论换了谁,都会问一声“汉孰与我大”的。而且他作为一国之君,是更有责任去了解这个与他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汉朝的基本国情的。更何况古有语云“不知不为过”,本“不知汉广大”的夜郎国王,又何过之有呢?如果夜郎国王明知道汉朝比自己大得不可相比,他还要如此相问,那他才当之无愧是一个失却了理智的妄自尊大之人呢!

而夜郎国王之所以会问这个被世人视为愚不可耐的自讨其辱的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夜郎国王面对着让他俯首称臣的汉使者,他心有不服,心有不甘,于是他要问“汉孰与我大”。他的言外之意便是,如果汉朝并不太大,甚至于没有夜郎国大,那么他又为什么要我俯首称臣呢?由此看来,夜郎自大,不仅不是妄自尊大,而且还是自强不屈精神的表现。他敢与汉朝比大,至少可以说明,他并不认为他的夜郎国弱小可欺,可以随随便便臣服于任何人,即使面对强者,他也要问一问,争一争。这样的夜郎自大,是无可非议的。如果面对汉使者,夜郎国王不仅不敢问汉大汉小,而且一上来就是唯唯诺诺,俯首贴耳,一副妄自菲薄的奴才模样,毫无一点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自小”的夜郎,才应当令人鄙视耻笑呢。这里还需指出的是,汉朝人修的《汉书》,自然难免“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对边远的所谓荒蛮之地,历来鄙视之,在他们看来,这些夜郎国们,只能老老实实俯首称臣,绝不可有非分之想。所以夜郎国王只是问了一声“汉孰与我大”,他们就觉得是不可思议的愚昧和妄自尊大,要竭尽嘲讽之能事了,而后人也因因相袭,囿于成见,懒于细加考究了。

人,其实是很需要一些貌似妄自尊大,实则是敢于争强争胜的“夜郎自大”精神的,特别是那些弱小者,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总要比一比,争一争,绝对不可轻易言败。

拒绝过份骄傲的内心

生活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每一个人的能耐总是十分有限,没有一个人样样精通,所以,人人都可在某些方面成为我们的老师。当自以为拥有一些才艺时,你要记住,你还十分欠缺,而且会永远欠缺。正所谓学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定不要自命清高,狂傲自负,不然,成功将与你无缘。

自负的人通常是相当自恃、有野心和难以相处的,而且对自己的成就感到相当的骄傲,尽管他们表现得很有自信,但是他们仍然会对形势估计不足而犯下大错。一个骄傲自负的人常会认为,世界上如果没有了他,人们就不知该怎么办了。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世界离了谁地球都照样转。这样的人总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因为骄傲,他们就人失去为人处事的准绳,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傲慢自负的集大成者,似乎当推东汉的祢衡。

祢衡很有才华,但性情高傲,总是看不起别人。当时,许都新建的京城,贤人达士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集。有人向祢衡说:“你何不去许都,同名人陈长文、司马伯达结交呀?”祢衡说:“我怎么能去同卖肉打酒的小伙计们混在一起呢?”又有人问他:“荀文若、越稚长将军又怎么样呢?”祢衡说:“荀文若外貌长得还可以,让他替人吊丧还行;越稚长嘛,肚子大,很能吃,可以让他去监厨请客。”

祢衡和鲁国公孔融及杨修比较友好,常常称赞他们,但那称赞却也傲得可以:“大儿孔文举,小儿杨祖德,其余的都是庸碌之辈,不值一提。”祢衡称孔融为大儿,其实他比孔融小了将近一半的年龄。

孔融很器重祢衡之才,除了上表向朝延推荐之外,还多次在曹操面前夸奖他。于是曹操便很想见见祢衡,但祢衡自称有狂疾,不但不肯去见曹操,反而说了许多难听的话。曹操十分恼怒,但念他颇有才气之分,又不愿贸然杀他。但后来,祢衡屡次侮辱曹操以及他手下官员,最终被杀。有一个成语叫“虚怀若谷”,意思是说,胸怀要像山谷一样虚空。这是形容谦虚的一种很恰当的说法。只有空,你才能容得下东西,而自满,除了你自己之外,容不下任何东西。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暴发户,去拜访一位大师,请愿书教修身养性的方法。

但是打从一开始,这人就滔滔不绝地说话个没完。大师在旁边一句话也插不上,于是只好不断地为他倒茶。只见杯中的水已经注满了,可是大师仍然继续倒水。

这人见状,急忙说:“大师,杯子的水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这时大师看着他,徐徐说道:“你就像这个杯子,被自我完全充满了,若不先倒空自己,怎么能悟道呢?”

生活之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变作一个注满水的杯子,容不下其他的东西。因而,学会把自己的意念先放下来,以虚心的态度去倾听和学习,你会发现大师就在眼前。

谦虚是一种美德

虽说“夜郎当自大”,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把握好“自大”的分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依旧要明白,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谦虚的美德,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的其它方面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还是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在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是啊!多么好的一个比喻,多么深刻的一番阐述!

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虚怀若谷”的胸怀,都要有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用我们的有限的生命时间去探求更多的知识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