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学新声(第三辑)
8129400000052

第52章 蒋春霖词人群体考论

苏利海

晚清道咸期间,在江苏省的扬州、泰州、兴化、东台一带,以蒋春霖为代表聚集有一个词人创作群体,其成员多为一些充当下层官吏的落魄文人,他们上承浙派衣钵,崇尚音律和追求秀丽词境,作品中又带有浓浓的烽火气息,格调低沉,有无限凄婉之美,在清词史上具有反映时世人心的“词史”价值和独特的审美贡献。本文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群体成员的生平及创作作一番简论。

一、成员生平著述考

在清代,盐业税收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也是最能敛财的一大行业,故不少富家子弟以及生员举人多团聚于盐场,以期有所获利:“两淮盐政,聚于扬州,需次盐官,多至数百,贵介子弟为多。”其中不少落魄文人也流落其间,以充当盐署下层官吏为谋生之道。道、咸年间,在江苏省的扬州、泰州、兴化、东台一带,以蒋春霖为代表的一些盐署中下层官吏和文人词客即形成一个创作群体,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唱和,切磋词艺,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该群体成员在蒋春霖集中以及杜文澜的《憩园词话》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本文所收集的成员主要来自三种途径:一是《憩园词话》所载与蒋春霖互相酬唱的相关词人;二是黄嫣梨先生《蒋春霖评传》中统计出的与蒋春霖交游的五十多位文人;三是根据严迪昌的《近代词钞》辑得若干。这样蒋春霖交友中有词作可考的共有二十八位,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现把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平情况简介如下。

蒋春霖又曾与另外八人组成“九秋词社”,所作之词多吟咏军中之物,词社的形成在杜文澜的《憩园词话》中有记载:“……乃以公暇广招才士,大开词坛。时乔鹤侪中丞师都转两淮,复能主持文墨之盛,远近所传,无殊王渔洋、卢雅雨之在扬州也。比有军中九秋词社,为秋角秋堞等题,同作九人,今眉生与钱揆初观察、黄子香太守、黄琴川刺史、姚子箴、张子和两大令,蒋鹿潭参军,均归道山,仅宗湘文太守及余存耳。”这八人中,宗湘文与杜文澜已,黄子湘未见相关记载,其余五人生平及创作如下。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归纳出该群体的共同之处在于:时间上,他们主要活动在道光、咸丰两朝,尤其是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交往创作最频繁;地域上,多集中在江淮扬州、泰州、兴化、东台一带;身份上,多是官职卑微的下层官吏或是幕僚;创作上,耽于填词,以词为抒情言志、交际应酬的工具,所谓“幕游江南,无意求名,以词为性命”;人生际遇上,多负有经济大志,却又“屡困棘闱,游幕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