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山(学无涯丛书)
8140700000020

第20章 亚欧界山——乌拉尔山

乌拉尔山脉是欧、亚两洲的界山。位于原苏联西伯利亚西侧。大体顺子午线方向从北冰洋喀拉海沿岸向南延伸到奥伦堡州奥尔斯克市,长2000余千米,宽40~150千米。平均高度500~1200米,由分水岭主脉和侧旁的数条山脉组成。

第一个定乌拉尔山脉为欧亚分界线的人是俄国历史和地理学家塔吉谢夫,他通过考察注意到,从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分流的领域内的动、植物群颇为区别。如向西流的河里的鲑鱼鱼体发红,而向东流的河里的马克鲟鱼、折东鱼等鱼体发白,于是他认为乌拉尔山脉东麓为欧亚分界线。

这一说法已为人们接受,在山东麓立有欧亚界碑,碑高3米多,距铁路不到10米,屹立在山前,十分引人注目。

乌拉尔山是许多呈南北走向、彼此平行延伸的山脉组成的整个山系,这样平行延伸的山脉,一般有两三列,有些地方会增加到四五列,南乌拉尔山山势非常复杂,至少有六列山脉,山脉之间还有成为河谷的狭窄低地。

乌拉尔按当地语意为“黄金之地”,实际上,“乌拉尔”一词源于突厥语,译意为“带子”。的确,乌拉尔山脉好像一条不知被谁抛在欧亚大陆北部平原的窄绸带,从喀拉海岸一直延伸到哈萨克平原。在西北部,乌拉尔山通过派生山脉和瓦加奇岛与新地岛的山脉相连接,乌拉尔山脉南部的延续部分是木哥扎雷山。

乌拉尔是古褶皱山。在古生代,乌拉尔原地是一个地槽,很长时间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洋曾经改变它的界限和深度,大量的物质也逐渐沉积了下来。不久,这个地区又发生了两次造山作用。第一次是加里东褶皱作用,这次褶皱作用虽然也波及大部分地区,但是对乌拉尔山脉作用不大。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即海西褶皱作用,这次作用从乌拉尔山东部开始,一直扩展到西坡。乌拉山东部的海西褶皱作用比西部要强烈很多,这里形成了受到重挤压、经常倒转和倒卧的褶皱,而且还发生了深刻的断裂和厚层花岗岩浆的侵入。海西造山运动后,在乌拉尔地槽地区产生了褶皱山,随后这个地区不断地上升,最终成为一片广阔的大陆。

乌拉尔山的气候因山体的南北延长,其类型也呈地带性演变,北部为冻原型,南部为草原型。南北气候差异在夏季最为明显。但是,乌拉尔山从整体上来看山势不高,东西宽度不大,因而也没有为乌拉尔山形成独特的山地气候创造条件。乌拉尔山东西坡降水量差异也很明显,西坡比东坡降水量要大,而且更温暖更湿润。尽管如此,乌拉尔山交错纵横的山岳地形使它的地方气候也极为复杂,不同高度的山脉,不同坡向的山脉,山谷和盆地,都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季或过渡季节,冷空气沿着坡面下沉,停留在盆地内,因此山中气温逆增现象非常普遍。

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乌拉尔山上植物也呈地带性演变。山上的森林多种多样,有针叶林、阔叶林和小叶林,宽广的森林犹如连绵起伏的绿色长城,从极地沿着山脉向南延伸。在顶峰为山地冻原切断,在南部山地附近又被草原隔开。尽管如此,它们依旧穿山越岭,覆盖着这一方沃土。各种各样的动物生活在其中,山脉成为它们的天然屏障,比较常见的动物有棕熊、黑貂、狼、松鼠、水獭等,还有榛鸡、松鸡、黑百灵等。

乌拉尔山脉的矿藏资源也十分丰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都十分丰富。这里还有原生金矿、宝石矿,各种宝石种类繁多,翡翠、碧玉、孔雀石、水晶、紫石英、黄晶等产量都很丰富,因此南乌拉尔被称为“石带”。此外,煤、石油、化学原料、石棉等产品也很丰富。

乌拉尔山脉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登山者前来游览攀登,欣赏迷人的野外风光。这里广阔丰茂的草场和奇异的熔岩地貌都是观光者的好去处。

乌拉尔山脉的形成乌拉尔山脉是在石炭纪形成的,当时今天的西伯利亚是一块独立的大陆,它与当时盘古大陆的一部分,今天的欧洲,相撞形成了乌拉尔山脉。至今为止欧洲与西伯利亚还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