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松,这位当今文学界经常谈起的重要一人,当然也曾在《都市小说》上隆重出现过。当年,他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时,还是一个大学生。几经风雨,近年来,他的“神农架系列”小说接二连三地被转载,获大奖,陈应松这个名字真正为文坛所认识,渐渐成为文坛上一个他人不可替代的小说家。身处都市,精神还乡,在城市生活了20多年,他说自己突然想写出“充满力量、具有对现实的追问力量和艺术的隐喻力量的作品。都市文化的繁杂,让他追根到底层,走进深山,走进农村。此后,我们读到了他的以神农架为背景的一系列小说,让人震撼不已。凭借独特的叙事艺术与对和谐生态吁求的人文底蕴,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才获得了全新的审美意义,营造了一个瑰丽多姿、充满了梦魇和幻觉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建立在神农架上但又超越了神农架,这是属于他的王国,也是中国文学版图上的一个亮点。今年,陈应松当仁不让的出任为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院长,成为继徐迟、映泉之后的第三任湖北作协文学院院长。当年的签约作家如今进身为文学院院长,其间的风雨历程,往后的任重道远,让人赞叹。《都市小说》作为湖北重要的文学期刊,发现文学现象,追踪文学大家,对这样一个身兼副主席、院长、诗人、作家四职的杰出作家特做一个访谈。
墨人钢:首先我代表《都市小说》杂志社祝贺您当选为湖北省文学院院长,请问你当选后有何感想,家人对你的当选都有何反应?
陈应松: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领导要你做,你就得做,而且要做好。这个院长说虚很虚,说实很实,就看你怎么做。有责任心,事很多;当甩手掌柜,也可以,全在一念之间。不过,我是想认真做点事的。
墨人钢:回顾一下您这么多年取得的文学成就,从您发表处女作,到获得鲁迅文学奖,到目前成为国内有相当影响的作家,这一历程,现在回想起来有何感想?或者说,您认为一个作家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姿态进入写作,才能产生好作品?
陈应松:心态要平和呀。不要急,慢慢来,多年媳妇熬成婆,相信你总有被承认的一天。不过,你得拿出真家伙来。
墨人钢:文学院是培养文学新秀的府地,您一直强调,要求发现和培养那些“有前途”的文学作家和作品,请问你说的这个“有前途”具体是指哪些方面,或者说,您对湖北文学青年作家有何期待,比方说小说创作方面?
陈应松:“有前途”是指那些路走得正,又有才华的作家;是指那些好好写作,很用心,很勤奋,能开窍的作家。有的人又不开窍,又不勤奋,路还走歪了,但还挺牛的。湖北写作的人海多,我经常去参加一些刊物的笔会,他们总是说你们湖北写作的多,而且都还不错。我可以说出一大批来:姚鄂梅、韩永明、王芸、王君、苏瓷瓷、郭海燕、谭岩、哨兵、汪静玉、望见蓉,等等。我说的是青年作家,主要是写小说的,谭岩和哨兵是写散文和诗歌的。这些作家都非常有前途,毫无疑问他们是湖北文学未来的中坚力量,你是挡不住的,你不扶持他们,他们也要出来。我对他们没有什么期待问题,他们肯定会红透半边天,红遍全中国,他们聪明得很,不需要你去指指点点。
墨人钢:你是一个小说家,当然也是一个诗人,在上任的时候说了一句很温暖的、有诗意的话,“要让文学院成为湖北作家的家”,我想,这是湖北作家都想听到的一句话,请问,您希望这个家能给作家带来什么样温馨的创作环境?
陈应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文学院成为作家们的家,要创造条件。在没有条件时,多给基层作家们一些温暖,对他们热情一点,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他们的困难要帮忙解决。我当业余作者的时候感受过省作协老师们的许多关怀,如第一任院长徐迟对我的关心。也感受过冷漠。我要告诫我自己,不要对基层作者冷漠,多帮助他们,比方说给他们的作品找出路,发表、出版、选载等等。我认为以后的签约必须要向基层作者倾斜,基层作者的写作是很艰难的,给他们一点帮助,可能会挽救一个人的一生。我是从基层一步步走来的,我深知他们的奋斗之难,之苦。我会与他们站在一起。
墨人钢:近几年,都市题材的小说在国内崛起,很多省作协都对“都市小说”选题表现了或多或少的倾重,请问,您在湖北重点文学创作扶持的“优秀选题作品”,要反映的主题沿用传统路线上,您有何新的想法?
陈应松:你说的就是长篇项目的扶持,因上届我不是主席团成员,我不知道他们是按什么标准扶持的。下届我作为院长,也只有建议权。我想,好小说不必要分题材,也不会分什么手法、“主义”,好小说就是好小说。要相信主席团,他们会选出好的项目来扶持。
墨人钢:一个优秀的作家无不是牢牢扎稳生活的根,掘出自己创作的源泉,您既是文学院院长,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能否以您自己的切身创作体验说说,湖北青年作家们当如何去寻找自己的根,掘到自己的宝藏?
陈应松:青年作家当然要重视生活,青年作家的出现总是以才华作为先导,可到了后来,就是拼生活和做人的深度。一个人没有生活,怎么写还是空的,小说是要材料的;一个人没有深度,永远写永远没有进步,老是那个不死不活的样子。不过湖北作家有好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非常强大,不要担心,他们的路他们自己会走,我说了湖北人聪明绝顶,他们知道什么路是对的,是正的,走偏锋在湖北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你根本唬不了人,在湖北这块地方,你只有老老实实行正道,不能玩花哨。湖北这个地方的文学,是大巧若拙,大言稀声,大智若愚。
墨人钢:有人说湖北文学创作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您分析一下湖北文学创作的现状以及前途。
陈应松:有一点。但我后来想,也不要把问题想得很严重,会有好的作家来填补这个空档——假如有空档的话。但是,胸有大志的作家还不是很多,我是指青年作家。可能还是他们的笔力不济,才华不够。话又说回来,如今在文坛成名,确实太难了,因为这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但我对湖北的文学充满希望和信心。我在文学院这个岗位上,要尽我的能力多做一点实事。
墨人钢: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叫“好诗在民间”,一些优秀的写手藏而不露,并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风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您发现优秀作家和作品提出了新的难度,你是怎样看待湖北文学上“好诗在民间”这种现象的?
陈应松:地县有才华的写手的确不少,看到一些下面的内刊,好作品多如牛毛。我们要秉持一颗文学的心去发现他们。有的人对文学本身就不是真爱,也没有热情,特别是有些编辑,你不送东西给他,哪怕你的东西很好,他也不会发你的,见着了只当没见着。不过我相信一个真正的作家是有爱才惜才之心的,发现了好作家好作品应该欢呼,奔走相告。我有一句多次说过的话:不是没有作家,而是你没去发现作家,好作家多的是。谭岩我在几年前就呼吁大家要重视他的散文,我到现在都没见过他,也不认识他,我只是在地县内刊上看到了他的散文,就为他拍手叫好,到处宣扬。他现在是我们的签约作家,今年还获得了《北京文学》的短篇小说奖。要善于发现,要对真正的文学、对有才华的人有热情。
墨人钢:据说您原来也曾是一名签约作家,那个时候您还是一名大学生,而现在您已然成了一名有相当影响的著名作家了,请您说说,您当初签约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作现状,中间经历了哪些值得回忆的历程?
陈应松:我是省文学院一、二届签约作家,当时叫合同制作家。我那时写诗,生活很困难,作协就批准了我搞合同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一把,我永远铭记。以后我们要帮有才华而又很困难的。我还要鼓励那些正在成材的作者,坚持就是胜利。
墨人钢:您是继徐迟、映泉之后的第三任湖北作协文学院院长,前两任院长都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您是否觉得这正好是您的压力同时也是您的动力?
陈应松:当然有压力,搞不好走人,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墨人钢:当上了文学院院长之后,您的创作时间肯能会相对减少,这样会不会对您的个人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您在创作上有何新的计划?
陈应松:肯定有影响,我这几个月几乎没写东西,有人劝我不要当真,说我的价值不在把一个院长当好,费力费时,我的价值是体现在我的创作上。我承认有道理,可为大家服务,也是一个大事。等我慢慢理顺了我还是要写东西,写长篇吧。明年我有两个长篇要出版。再写还是长篇,我对长篇有了些兴趣。
墨人钢:湖北的纯文学期刊作为湖北文学的创作基地,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培养并发现了了一批名家,并且近年来也有的产生了一些新锐的势头,融合了大量的新锐作家和名家,您将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陈应松:与他们合编专辑、小辑,推出和展示签约作家的作品。还要与国内一流刊物合作。湖北作家要走出去,不仅要在省内刊物上多亮相,更要占领国内一流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