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8156700000046

第46章 附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工作期间(1957—2007年)笔者参与和主持的一些大事

1957年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伊协)成立于1953年5月11日。笔者于中国伊协成立后第四年的12月29日分配到联络组工作。联络组是做对内、对外联络工作的,组长程千里,当时年近60岁,因此大家称他程老。组员有彭玉英、赵荣生和笔者,彭玉英是该组的重要骨干力量,对新到联络组工作的笔者帮助很大,是一位工作热情积极的老大姐,后来又来了一位名叫韩克的同事。当时中国伊协副秘书长阿卜都·拉赫曼分管联络组。

这时的中国伊协除联络组外,还有秘书组、编译组。秘书组组长是杨润身,组员有马德众、马桂珍、李元、马淑静,后来又来了一位名叫张为机的会计。编译组组长先后为张秉铎、马寅、龚清志,组员有林兴华、林仲明、洪贵显,后来又来了王一彬、肖怀、华菊仙。还有一位驻会的副秘书长马明基分管行政工作。当时中国伊协的联络组和秘书组在东四清真寺办公,编译组(当时计划要将《中国穆斯林》刊物办成汉阿两种文字,因而取名编译组)暂时租用古楼冒儿胡同一家大官员住所办公。第一届中国伊协主任(后来改为会长)是包尔汉·沙希迪。

1958年

2月23日,中国伊协在北京东四清真寺请来高级厨师做新疆抓饭招待也门首相巴德尔王太子及其随行人员。笔者参加了接待工作,包括到机场审查用阿拉伯文所写“热烈欢迎巴德尔王太子访华”的横幅。

9月29日~10月28日,以阿联酋叙利亚地区大穆夫提阿比丁博士为团长的7人代表团应中国伊协邀请访华。笔者负责联络参观访问等后台工作。

11月16日~12月1日,阿联酋埃及地区总穆夫提哈桑·马茂恩应中国伊协邀请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1959年

1月28日~2月20日,阿曼副教长萨拉赫·艾萨·哈尔塞及3名随员应邀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6月26日~7月12日,以马卓州为团长,马木托夫、禹占林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17人赴圣地麦加朝觐。笔者参与了该团行前的办理手续等准备工作。

1960年

6月15日~30日,以新疆喀什地区专员伊敏诺夫为团长,中国伊协副秘书长刘克凡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8人赴圣地麦加朝觐。笔者参与了该团出国前的办理手续等准备工作。

11月20日~12月31日,也门总穆夫提扎巴拉应中国伊协邀请,率代表团一行3人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1961年

6月4日~28日,苏丹教育部中小学宗教教育总督察伊斯玛伊尔·艾卜勒卡塞姆应中国伊协邀请来华访问。笔者负责其在京时的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1962年

5月,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麻佩三为团长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5人赴圣地麦加朝觐。笔者参与办理该团出国前的准备工作。

11月23日~12月17日,肯尼亚穆斯林联合会主席阿里·宫达·赛尼达应中国伊协邀请来华访问。笔者负责其在京时的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1962年12月23日~1963年1月6日,世界伊斯兰教联合会第23届代表大会,在印度尼西亚梭罗市举行。中国派马玉槐、张杰等4人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会议。笔者参与了该团出国前的联络工作。

1963年

5月,以新疆回族知名人士禹占林为团长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5人赴圣地麦加朝觐。笔者参与了该团出国前办理手续的工作。

10月22日~30日,塞内加尔伊斯兰教信徒协会长老易卜拉欣·尼阿斯及随员3人,应中国伊协邀请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访问等后台工作。

1964年

5月,以中国伊协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杰为团长、副主任沙梦弼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7人赴圣地麦加朝觐。笔者参与了该团出国前办理手续等工作。

6月25日~30日,泰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席乃清应邀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8月5日,巴基斯坦东巴(今孟加拉国)伊斯兰教领袖巴沙尼大毛拉及随员3人应邀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9月11日~10月7日,苏丹前宗教大法官阿里·阿布杜拉赫曼应邀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1965年

3月6日~13日,中国伊斯兰教代表团9人在团长马玉槐、副团长张杰的率领下,赴印度尼西亚万隆出席亚非伊斯兰会议。笔者参与办理了该团出国前的手续和其他准备工作。

5月6日~6月4日,印度尼西亚贝蒂党中央委员苏丹·穆纳夫及随员2人应邀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5月28日~11月8日,以印度尼西亚国会议员、国会外交小组副组长谢赫·宰因·艾哈布什为团长的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育)代表团一行8人应邀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该团的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1966年

4月13日~7月2日,以中国伊协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杰为团长、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州长沈遐熙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友好访问团一行5人(团员为安士伟阿訇、马云福、付志达)应邀先后访问了苏丹、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六国。笔者担任该团秘书,负责团内与各方面的联络等工作。访问巴基斯坦时,全团被邀请到当地电视台作节目,笔者有幸在镜头前诵读了《古兰经》。

该团回国刚下飞机就被告知“文化大革命”已开始。

1966~1968年

中国伊协同全国其他单位一样进行“文化大革命”运动。

1969年

中国伊协除留守的二三人外,其余人员包括协会领导全部到干校参加劳动。先到东北吉林省双辽县劳动一年,因中苏边界珍宝岛发生冲突,干校转移到湖北省荆门县沙洋,继续参加劳动。一年后发生了林彪的叛逃事件。

1971年

根据中央有关领导的指示,张杰主任被调回北京开展工作。当时笔者作为第一批人员随张杰主任回到中国伊协开展工作。

1972年

中国伊协在湖北干校参加劳动的人员全部回到单位。

1973—1975年

中国伊协工作人员轮流到北京郊区昌平沙河干校劳动。

1975—1977年

中国伊协工作人员边学习边工作。

1978年

7月15日~8月3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穆夫提艾哈迈德·穆罕默德·扎巴拉偕其夫人及儿子来华访问。笔者参与了联络参观访问等服务工作。

1979年

9月25日—10月17日,以全国政协常委安士伟大阿訇为团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张杰、买买提明托呼提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16人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个朝觐团赴圣地麦加朝觐。笔者参与了办理该团出国前的手续和培训工作。

5月,以中国伊协副主任张杰为团长的中国穆斯林代表团一行3人应邀赴利比亚访问。笔者参与了该团出国前办理手续等工作。

7月7日~18日,以中国伊协副主任沈遐熙为团长的中国伊协代表团一行5人,应巴基斯坦宗教部的邀请赴巴基斯坦访问。笔者担任团内秘书,负责联络工作。

7月22日~8月10日,伊朗库姆伊斯兰经学院讲师哈米特应邀来华访问。笔者负责联络等工作。

8月30日~9月8日,中国伊协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寿彝,中国伊协副秘书长宛耀宾和马维芝一行3人,应阿尔及利亚宗教事务部邀请,出席阿尔及利亚召开的“第13届伊斯兰思想讨论会”。笔者参与该团出国前办理手续等工作。

1980年

5月6日~17日,科威特《阿拉伯人》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法赫米·胡威迪和摄影记者奥斯卡应邀来华访问。笔者全程陪同先后访问了北京、新疆、西安、上海、广州等城市,并担任翻译。

10月6日~28日,以中国伊协副主任沈遐熙为团长,中国伊协副主任玉赛音阿吉和新疆民委副主任买买提敏·坎吉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16人赴圣地麦加朝觐。笔者担任该团秘书,负责联络和安排各方面工作。

10月29日~11月23日,以中国伊协副主任沈遐熙为团长,中国伊协副主任玉赛音阿吉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代表团应邀先后赴索马里、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国访问。该团成员有纳苏肉拉大毛拉、李华英。笔者担任团内秘书,负责对外联络及团内其他事务。

1981年

3月7日~11日,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授、系主任纳忠应邀出席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举行的“国际穆斯林学者大会”。笔者负责为纳教授办理出国手续和联络工作。

4月,笔者被任命为中国伊协国际部副主任,主管外事和朝觐工作。

5月24日~6月21日,沙特籍华人库尔班·阿布杜拉和土耳其籍华人尼玛图拉应邀来华访问。笔者参与了联络和部分接待工作。

5月29日~6月14日,以艾哈迈德·萨拉赫·加姆朱姆为团长的伊斯兰世界联盟代表团一行5人应邀来华访问。笔者参与了联络和部分出面接待工作。

6月22日~24日,中国伊协副主任张秉铎、秘书长杨润身一行3人应邀出席了由世界穆斯林大会在日本举办的“国际伊斯兰讨论会”,笔者参与了该团出国前的联络及办理手续等工作。

7月26日~8月6日,以埃及宗教部宣教艺术办公室艾哈迈德·沙德里为团长的埃及诵经团来华访问。笔者负责部分联络工作。

1982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伊协派出首批中国穆斯林留学生。此事最早是在1980年8月时应中国伊协邀请来访的埃及诵经团团长阿卜杜·法塔赫·赛德·德苏给来华访问期间,曾先后两次向中国伊协主任张杰提出:“希望中国伊协向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派10名穆斯林学生,埃方可提供奖学金。”他诚恳地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唯独没有中国留学生,我们感到很不安。”张杰主任表示感谢并一定考虑此问题。代表团走后,经研究由沈遐熙副主任前往埃及驻华使馆拜会了易卜拉欣大使,表达了愿向爱资哈尔大学派遣中国穆斯林留学生的愿望。大使表示将与爱资哈尔大学联系。同年11月17日,埃及驻华使馆文化专员埃特尔先生拜会中国伊协并通知中国伊协报送10名穆斯林学生的名单、照片和最高学历毕业证书。中国伊协马上成立了招考留学生办公室。经中国伊协办公会议决定,由马贤副主任,杨润身秘书长,国际部马云福,伊斯兰教经学院马维芝、张沛伦组成招生办公室,负责起草招生简章、考试题目及其他相关事宜。办公会议确定由高中毕业生中通过推荐办法提名,然后进行考试,择优录取。因时间紧迫,只是在北京和新疆地区选拔。经过考试共录取8人,北京地区被录取的学生为马艾冬、马小东、底刚、陈建明、李华,新疆地区被录取的学生是阿迪力、吐尔逊、哈比提,马云福、杨志波为进修人员并负责带队。留学生名单报埃及驻华使馆转交爱资哈尔大学后,爱资哈尔大学于1981年6月23日通过埃及驻华使馆将录取通知书转交中国伊协。但因种种原因耽延了些时间,这批留学生于1982年3月25日才成行,乘坐国航飞机经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乘巴航飞机于次日凌晨抵达开罗机场。行前(1982年3月22日)中国伊协特别召开了欢送会,中国伊协在京的所有副主任都到会送行,并鼓励留学生努力学习。3月23日,国务院宗教局举行晚宴,侨连生局长、海明副局长出席晚宴并讲了话。笔者作为此次留学生的带队人员之一,十分荣幸地向各级领导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作出了努力学习、做好工作的保证。该团离京时,国务院宗教局和中国伊协负责人与埃及驻华大使易卜拉欣、文化专员埃特尔均到机场送行。该团乘坐的飞机经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在阿联酋迪拜休息加油后,飞抵埃及首都开罗。抵达后,中国驻埃及使馆文化处孙学斌同志到机场迎接。在机场办完手续后,先到使馆文化处见到了文化参赞赵冀平同志。在使馆吃完早餐后,使馆用车将我们送到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生城。区长穆斯塔法和主管负责人马哈茂德迎接了我们,谈了一些友好的话后安排我们住进了23号楼。整个旅程可以说是一路顺风,我们每一个成员都从内心里感到喜悦并满怀对祖国感激之情。

这样我们就开始了在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生活。

因语言关系,我们全体成员先到爱资哈尔大学的语言补习学校补习了一段时间,以提高阿拉伯语的说听能力。我和杨志波同志补习一段时间后便到大学伊斯兰基础学院听课。发现该学院课程非常有特色,和我们国内很不相同,如:①圣训课教材是爱资哈尔大学自己选编的,许多“圣训”段都是几种传述均有,并且最后指出多数人倾向哪一传述。②教授讲“圣训”课基本是念,一读就是十几二十页,重点地方略加解释,教授念完后会询问学生有关问题,如无提问,该节课就算结束。③《古兰经》注释课更是特别,教授来上课时提着一个大书包,装有许多资料,但讲起课来,从不打开书包,只是就《古兰经》中的某一章某一节,有时甚至一节课只讲一两节,教授旁征博引,侃侃而讲,充分显示了其博学多才及高深的经学水平。学生手中也无课本,如果有就是一本《古兰经》,教授说讲某章某节时便打开看一下然后听讲,有的学生做记录,有的则只是抬着头听讲。④古兰经诵读学,讲得较细,有讲解,有按规则示范诵读。

两年多的时间,我们除了到大学听课外,还利用其余时间找资料自学,以及为写书工作搜集资料翻译资料。

4月13日,爱资哈尔大学副校长筛海·阿布杜·拉提夫·虎来亚法会见笔者和杨志波同志。我们向他转达了中国伊协张杰主任的问候并赠送了小礼品。他非常热情而风趣地说:“你们来爱资哈尔大学学习本身就是很好的礼物,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回国后为中国穆斯林服务。”临走时他还对我们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我们10名中国留学生住进留学生城(布阿斯),这里住着75个国籍的外国学生。我们的到来受到了各国留学生热情友好的帮助和关爱,如马来西亚学生给我们送书、送糖、送大米;土耳其学生给我们送锅、送电炉子;南斯拉夫和孟加拉学生请我们到他们宿舍喝茶;还有许多其他国籍的学生提出来要给我们补课,留学生城内充满了友谊和谐的气氛。这一切使我们这些刚去的学生感到非常的温暖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