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文化新论
8156900000027

第27章 生态文化(1)

生态文化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伊斯兰生态文化能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一、全球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平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系统是动态的统一体,并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生态平衡的维持有赖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物圈与人类本身延续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据科学家研究,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大约有500万种(也有数据称大约有200万到1亿种),仅目前已经被定名或描述的物种数目大约也有140万种,其中昆虫75万种,脊椎动物4.1万种,高等植物25万种,另外还有许多生物是人们目前还认识不到的,而且生物多样性的积累与变化相对于非生命物质而言要快得多。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美好家园。茫茫大草原,使人心旷神怡,产生无限遐想和凝思;走在林中的小径上或竹林丛中,其境其幽,宁谧而清静,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百花争艳,万紫千红,使人体味到生命的活力和人生的美好。猛虎下山之威武,鱼游水中之自如,骏马奔腾之矫健,猿猴攀缘之灵巧,象出深林之雄壮,羚羊奔跑之轻盈,雁过蓝天之整齐,熊猫行走之憨态,孔雀开屏之美丽,令人赞叹。夜莺之鸣声,悠扬婉转,娓娓动听;八音鸟之鸣声,尖柔多变,清脆悦耳;弹琴蛙叫声如委婉动听的古琴声,令人惊叹。而中国先秦时代的经典作品《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诗句,为世人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然而,这样的美景随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而变得越来越少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着威胁。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类文明的演进的四个阶段,即渔猎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息息相关。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以至造成了生态危机。

当今世界生态危机很严重,主要有:

一是温室效应。由于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气温不断上升,干旱、暴风、洪水等灾害频频发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二是大气污染。人类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城市人口的一半生活在污染超标的大气环境里。

三是水污染。全世界每年有2.5万人死于水污染造成的疾病,13亿人缺乏安全用水。

四是土地沙化。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减少,植被遭破坏,化肥农药过量使用,致使土质严重退化,沙化和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扬尘天气和沙尘暴有增无减。

五是海洋生态危机。由于江、河、湖、大洋受废气、废物、有毒化学物质、油气等污染,沿海居民中肝炎、霍乱等病例不断增加,鱼虾等海洋生物死亡和减少。

六是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不断减少,甚至出现“臭氧洞”使皮肤癌、黑色毒瘤、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并使海洋浮动生物受到伤害,导致海洋食物链中基础食物数量的减少,特别是浅水里的鱼类和贝类的幼体难以生存。

七是物种濒危。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地球上每天有100种生物绝种。

八是空间碎片污染。这种污染也就是所谓的“太空垃圾”的污染。目前在外层空间约有3000吨碎片,包括已失效的卫星和同飞行器任务有关的物体。由于这些碎片飞行速度很快,即使直径1厘米的小铁块在和宇宙飞船及轨道站相撞后,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九是核污染问题。核泄漏、核爆炸事件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二、伊斯兰的生态观和环保措施

(一)关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伊斯兰教的生态观与它的宇宙观是分不开的。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自然万物、日月星辰,使整个大自然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和谐美妙,有高山,有平原;有沙漠,有绿洲;有陆地,有海洋;有湖泊,有河流;有戈壁,有草原;还有空气、阳光、水和生活在地球上的无数种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和无生物。《古兰经》启发人们说:“难道他们没有仰视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的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一个归依的仆人”(50:6)“天地的创造,昼夜的轮流,利人航海船舶,真主从云中降下雨水,借它而使已死的大地复苏,并在大地上散布各种动物,与风向的改变,天地间受制的云,对于思维的人看来,此中确有许多迹象”(2:164)。

(二)关于人类的使命

大自然中的所有这些景观—秀美的山川、茂密的森林、成群的动物、丰沛的雨水、灿烂的群星、广阔的海洋、微微的暖气、滚滚的寒流、蓝蓝的天空、飘动的云彩、潺潺的流水,以及由此而来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相互依存、生机盎然的宇宙大家庭。人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不是唯一的成员),而且是万物之灵长、天地间的精华,因而真让人成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古兰经》10:14),奉真主之命,受真主之托,治理好这个世界,建设好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走向繁荣昌盛,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为此,人除了处理好同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得处理好同自身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正确认识大自然

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把握两点: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开发自然而不滥用自然,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

根据伊斯兰教义,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如刮风下雨、日起日落、昼夜循环、四季交替等,绝无神秘之处,人们不应对此心怀恐惧,盲目加以崇拜,而应该仔细观察自然,探索自然,领悟其中的奥妙,总结其中的规律,坚定自己的信仰。《古兰经》号召人们说:“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10:101)。在《古兰经》的启发下,中世纪的穆斯林积极把目光投向大自然,但没有为“天地间的森罗万象”而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没有产生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心理;没有为自己树立什么山神、太阳神、水神、火神等偶像。相反,他们通过接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悟出了一些道理,把握了一些规律,最终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欧洲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关于合理利用大自然

在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还要开发自然,造福人类。《古兰经》鼓励人们合理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享受真主的恩赐。《古兰经》指出:“他(指真主—笔者所加)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2:20)。“我(指真主—笔者所加)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木宰木敦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80:24-32)。这就告诉人们,大自然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海水蒸发上升为云,又从云中降下雨水,雨水集中汇流成河,最后又归于大海。同时,水的循环给大地带来生机,土壤中的种子和树根需要水分时,恰逢天降甘霖,水滋润植物使之吸取周围其他养分,由于水、肥、阳光的光合作用,结出了人畜所需要的果实。一部分植物还可用作燃料以及纺织、房屋和器具的原料。吃过用过的废物返回土中,腐烂成肥,参加下一轮循环。生命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大自然如同一个伟大的母亲,用其乳汁无私地滋养着人类。那么人类也应该相应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否则糟蹋自然,滥用自然,势必自毁家园,自食其果。《古兰经》说:“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30:41)。今天,人类因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如海啸、地震、疯牛病、禽流感、非典和各种莫名其妙的疾病),尝够了苦果之后,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口号。

(五)关于环保的总原则

那么,伊斯兰教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主张呢?在这方面,伊斯兰教既有一些原则主张,又有很多具体要求。伊斯兰教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的总原则是: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六)关于环保的具体要求

1.节约资源,禁止浪费。具体要求很多,如对资源的消费要求有所节制,禁止浪费,认为浪费是犯罪。《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浪费,真主确是不喜欢浪费者”(7:31)。对于自然资源,不但匮乏时需要节约,而且富余时也不能浪费,相传,先知穆罕默德时代,一个人在涛涛的河边做小净,准备礼拜,他看见这人用水无节制,就批评说:“即使在河边也不应为祈祷而洗脸三次以上”。至于对粮食和其他食物的浪费,更在禁止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