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荣耀大唐
8229600000281

第281章 博昌之屠(2)

孙子兵法说,距湮,也就是堆土山,通常需要三个月。虽然孙子兵法年代久远,如今堆土山要不了那么长的时日,但要堆起一座能攻博昌县城的土山,起码也需要十天半个月。

可是朱友宁却始终没有开动工程,在接下来的十天里,他一直在抓百姓,抓牲口,囤积土方,好像是打算不开工则矣,一开工必要雷厉风行,用最短的时日堆起一座山来。

可还是杨灿提的那个疑问:他手中攻城器械不足,堆起土山,没有器械占顶,仍然无法对博昌县构成威胁。

斥候回报:朱友宁已经在淄州调动了将近七万平民,齐州也有三万余平民在军勇的押送下赶赴博昌,预计投入距湮工程的百姓将要超过十万。

朱友宁带到博昌的兵力只有两万,驱使十万平民看似是在冒大风险。可猝然间募集的十万平民中不乏老幼妇孺,想要造反是不大可能的,计算起来,朱友宁的两万兵马也足够用了。只是老幼妇孺占了一小半的十万平民,又如何来推动距湮工程呢?

许错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不愿看到自己的部下为此事而忧虑,动摇了士气,便道:“此事不必再想,静观其变为上。反正博昌县在一开始就是要舍弃的。各部继续按兵不动,传令飞行军,让他们备战。”

*

博昌县坚守这么久,让朱友宁和葛从周之间产生隔阂,这个目的达到,博昌县的任务已经完成,破城也是意料中的事情。至于朱友宁如何攻破此城,在许错看来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博昌县还能让朱友宁折损多少兵马。

许错隐隐预感到,朱友宁抓了十万平民,或许并不单单是为距湮,而是要用来攻城,用来降低自己在攻城战中的兵马损耗。

这一日许错和杨灿巡查营地,然后走出了营,望着博昌县的方向,杨灿叹道:“看来这一次要死很多人。”

许错席地盘坐下来,随手揪了一根嫩草咬在嘴里,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百姓不会死绝的。”

杨灿仍然站得笔直,略显不满地道:“你心肠越来越硬了。”

许错笑了笑道:“若不硬,只怕活不下去了。”

杨灿犹豫了一下,道:“子恒,咱们现在渡河,博昌县还有救。”

许错仰起头看了看他,道:“救了一个博昌县,却坏了全盘,这样一笔账,你算不清了?”

杨灿不语。

许错知道他在想什么,悠悠地道:“君信兄,你我都没有回头路了。在这么一个没天理的年头,像你我这样的人,不该想的事情就尽量别想,不然自己就要把自己拖垮了。”

*

何为该想,何为不该想,需要就事论事。

比如杀人,就该想想杀一个人对自己是利是弊,而不该想杀的这个人是否有爹娘需要赡养,是否有妻儿需要照料,杀了这人是否会让一个家庭失去生计。

如果是杀更多的人,杀十人,杀百人、千人、万人,那就更不能想这样的杀戮是不是会让更多的人家破人亡。

可有的时候,就算自己不去想,事实也会摆在眼前。

“将军,十万百姓啊,咱们的口粮不够用了,到底是推他们上阵,还是放他们回家,您得尽快拿一个主意,不然全军都要被拖垮了。”朱友宁的粮官劝谏道。

朱友宁犹豫再三,终于下令:“攻城!”这一刻,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杀人的感觉,明明知道能够轻易得手,但却仍然万分恐惧。

兵马终于开始动作,分布在博昌县周围的梁军营寨吹号擂鼓,两万兵勇驱赶着十万平民,从各个营寨往西面聚集,人、牲口和车马搬运着土方,开始在博昌县城下距湮。

十万平民被分成一千个队列,每个队列中派五个兵勇监工,也就是说,一个兵勇需要看管一百平民。但平民中老幼妇孺甚众,且大多是全家被抓来,因此面对寥寥几个监工的兵勇,平民也无人敢于抵抗,全都乖乖地搬运着土方。

十万平民一起动手,昼夜不休,只用了十四个时辰,土山就已极具规模,高约三丈,三面坡度平缓,朝向博昌县城的那一面则是一个陡坡,距离城墙越有十丈。驻守城内的平卢军安静地观望着工程,没有发射一箭,坐镇于此的王师悦是在想:朱友宁没有攻城器械,土山堆了也是白堆,还是不要阻挠了,免得射死太多百姓,容易动摇军心,对兄长的名声也不太好。

又一个拂晓时分来临,刚刚完成工程的百姓们倒在土山下休息着,就在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朱友宁下令,让兵勇们挥舞着皮鞭棍棒叫醒了他们,然后在他们尚未清醒的时候,驱赶他们朝着土山奔去。

十万平民相互簇拥着,浩浩荡荡地奔上土坡,然后跑在最前面的人就被退了下去,从三丈高的坡顶摔落到底。

惨叫声轰然而起,平民终于清醒了,但这支队伍太过密集,最前面的人想要回头,却被后面的人陆陆续续推下了土山。

朱友宁的兵马只需要在队伍的末端驱赶,就足以让这些刚刚清醒、队伍过于密集的百姓继续向前,登上土山,摔落下去,将土山和城墙之间的沟壑填平。

驻守在墙头的平卢军兵勇全都看呆了,从土山上掉落的百姓一排接着一排,不断填平沟壑,向前推进,就如同一道血肉之躯构筑的大浪,惨叫声就是浪涛,汹涌澎湃,身临其境者无不心寒胆战。

位于五十里外的卢龙军营地,同样能够听到博昌县传来的嚎啕声、哭喊声和惨叫声,兵卒们全都走出了营帐,默默地望着博昌方向,有的人能猜到发生了什么,有的人虽猜不出,却也知道定是一场惨剧。

“十万。”杨灿痛心疾首地道。他知道那十万平民不会有人生还。

“是十三万。”许错木然道。他把博昌县城内的军民也算上了。朱友宁用十万百姓的躯体铺平了攻城的道路,接下来不可能不屠城。

目视前方,许错狞笑道:“他离死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