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8251800000003

第3章 爱上学习——学习能改变你的命运(2)

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学科知识,“博”是有限度的。但要能比较广泛地掌握与他经营目标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管理和哲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和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技术经济学、未来学等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知识。在开放条件下,还要懂得国际上的一套外贸经济学问,并把它加以实践,解决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万事通晓的杂家,万金油效用的通才。

目前,由于经营事业日益复杂,一个人很难具有所需要的全面知识,因而要从博中求专,干一行钻研一行。对所经营目标中的专业,设法掌握它的全部真谛,成为专业中的权威专业。这个要求对有些企业家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但最低限度也应该身怀一技。“博”了会拓宽他的视野,丰富他的头脑;“专”了会热爱他的事业,增加胜利的信心。

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在商业管理中所设想的问题便越多。这可以使一个经理的眼光广阔、思路全面、决断正确,具有不断上进的雄心壮志。

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

亨利·福特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1930年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时,完全甩开了他祖父的某些片面经验。他勤奋好学,虚心地学习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并聘请大量能干的专家组成了研究室和试验室。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又成功地把电脑引进该公司的许多工作领域,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亨利·福特二世的好学精神弥补了他本来缺乏的能力和经验,使福特汽车公司能迅速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业中,继续保持着它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对于任何一个经营者来说,永远都要有不自满的工作态度,像福特二世那样,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丰富知识,哪怕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美国昔日的石油大王格帝认为,一个企业家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前提。一方面,他应当掌握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不至于迷失自己;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企业家强化自我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进行大量的人文科学方面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能使人高瞻远瞩,看清形势,以不变应万变,达到预测将来的目的。以上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在人的事业发展中不应有所偏离。的确,格帝本人就是这样。他既对石油钻探、股票交易等专门技术有着令人惊讶的熟练,又狂热地学习世界历史。而这些能力的得来,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不间断的学习和实践。

分数并不是代表成功的唯一需要。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的董事长理查德·芝罗有句话:“仅有聪明是不能把任何人带到高职位的。今天商业界的领导人士其高考分数并不理想。”高学历、高分数只能说明你本身聪明,在掌握知识方面的能力超然卓越。你的确需要这些基础和能力,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你更需要增强和传达你的精明和能干。这里的精明与聪明有很大不同,是指善于发展和沟通。一位上司对他手下的一位财务天才是这样评价的:“他是如此的聪明,以至于无法再前进一步。”

无论你从事哪个职业,行业内容都是一个庞大系统,牵涉的关系方方面面。一个称职的员工,必须业务精通,能独当一面,这样才会步步为营,渐入佳境;一个称职的企业家则必须知识面宽广,博学多才,做到身怀专技,万事通晓,这样才会胸有成竹,投资有方,一本万利,财源滚滚。

学习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认为自己学会了一切,可以放松了,那么你放松的那一刻也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开始超越你,并将你的成果全部毁灭,砸了你的牌子、占了你的阵地的时刻。在商场上,自以为进入了无人之境,可以高枕无忧,却在不知不觉中丢了阵地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柯兹特原来是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他们自以为可以稳坐泰山,于是不愿拿出更多的资金开发新产品以及了解顾客的需求。也就是说,柯兹特停止了学习,以为已功成名就。但就在他们还没来得及认清竞争对手是谁时,对方便悄悄地完成了自己的战备部署:砸了柯兹特的牌子、占了柯兹特的阵地。这时柯兹特才明白他们早已失去了宝座,但为时已晚。

一个企业如果能长盛不衰,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它必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企业——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进取;认真对待每位员工反馈的信息;用心倾听客户的意见,并把客户的意见体现在产品的研发和企业的管理中;鼓励员工之间的公开讨论与合作,并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

摩托罗拉公司,在企业学习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公司用在员工培训上的费用比一般的美国公司高3倍,如果花出去的经费和收到的效果成正比,那么摩托罗拉员工的素质近乎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如今不少企业都不惜大把大把地花钱用在人力培训上,但遗憾的是很少有收到像摩托罗拉公司那样的效果。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钱的使用效率。

学习才是硬道理!不管你身处何业,不断有效学习才会不停地进步。

或许你会说,又是老调重弹了。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就错了。这里我们会加上一点新意进去,所以确切地说是老调“新”弹,即:学习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方法,否则,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论你的潜力多大,都只是在重复错误而已。

所以,一定要切记,学习才是硬道理!

学习帮助成功

在众多的商业精英中,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比比皆是。比尔·盖茨就是一个热爱学习的榜样。他在哈佛读大学期间别人热衷于谈恋爱,他却热衷于电脑软件和看关于财经的书籍。比尔·盖茨喜欢学习,学习使他拥有了丰富的知识,使他不仅在软件方面有了独特的贡献,而且在企业管理上也创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企业的方法,这就是期权制,让主要员工获得公司股票的期权。不是说微软创造了上百个亿万富翁吗?现代很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微软的管理方式,比尔·盖茨在管理方式上的贡献也许比他在软件方面的贡献还更重要。

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唐纳德·托马斯·里甘也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典范。他在华尔街工作期间,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兴风作浪,华尔街上翻云覆雨,是金融界里财雄势大的人物。

这样一个人物,原来是喜欢用知识武装自己,实践终身学习的一个人。他知识渊博而又善于分析,他强调知识在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还善于思索,他的“思索”往往等于是一位作者由于要使一项大胆的构思有逼真感而对细节加以精细地描写。他常喜欢用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问自己: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现在在做些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

这便是他常常检验自己的法宝,他用“简单问题”的方式来达到他学以致用的目的。他具有广博的与证券经纪有关的知识,诸如有多少种类的证券及其利弊,各证券间如何买卖兑换,能反映股票价格升降趋势的“价格指数”等都有深入透彻地研究;较好的法学知识又是他从事证券经济必不可少的;金融学(包括银行学)方面的知识也较为广博丰富。这些知识是构成他在股票市场中叱咤风云的一个方面。

他善于掌握信息,能准确分析行情是他极富操纵能耐的又一方面。在证券(股票)经营中,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充分掌握和利用一切有关信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握住经济金融的脉搏,正确加以分析,及时做出决断:哪些可买进,哪些应赶快卖出才能赚钱。为此,他根据美国大型股票市场只设在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三地的十几家全国性交易所的特点,通过专门途径不时地掌握这十几个交易所的行情,自己分析判断,并根据“价格指数”进而做出决断。如70年代初电脑业开始迅速发展,生产电脑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呈上涨趋势,它们的股票渐成热门货,他看准了这个行情大量买进这类股票,结果赚了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