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825800000070

第70章 (六十八) 营建元大都

(六十八)营建元大都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四次南下,围攻金中都,终于在1214年,将中都攻陷

,一把火毁了金朝苦心经营了63年的都城。

四十余年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大汗之位,决定迁都北京,当时称燕京。至元三年,

也就是公元1266年,忽必烈派遣刘秉忠来燕京相地,决定放弃以现宣武区为中心的金中都旧

址,而以其东北的金代的琼华离宫,即现在北海公园为中心兴建新都。

出家还俗的刘秉忠通《易经》,精阴阳。他主持了元大都的设计。

刘秉忠首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地形测量,然后制定了总体

建设规划。修建房屋和街道之前,先埋设了全城的下水道,再逐

渐按规划好的城市蓝图修建。

至元四年(公元1271年),规模宏大的新中都建成。同年,忽

必烈公开废除“蒙古”国号,按照《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

号为“大元”。第二年,忽必烈又命名中都新城为“大都”,宣布建

都于此,而以上都开平为夏都(陪都);蒙古人则称大都为“汗八里

克”,意即汗城。迁都于此,同时也意味着政治中心的南移。

元大都城在地址的选择上,有意避开了金中都的废墟。但又

把未遭破坏的、风景优美的大宁宫及附近的大片湖面(当时称为

“海子”)包括了进去,并作为城市的中心部分。在城市的设计布局

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建都原则:三重城垣,中轴对称,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

第一重城墙为外城,即整个城市的外廓。外城长约二十八公

里,平面呈南北略长方形。城墙全部用土夯成,外面是又宽又深

的护城河。城四角建有巨大的角楼,如现在北京建国门外的古观

象台,就是当时的东南角楼。

外城共有十一座城门,很别致。据说,这是设计者刘秉忠以

此象征神话传说中三头六臂的哪吒:南面三座门象征他的三头,

东西两边各三座门象征他的六臂,北面的两座门则是他的双足。

第二重城墙为皇城,周长约十公里,位于全城南部的中央地

区。皇城的中部是太液池,即后来的北海与中南海;东部即宫城,

西部有兴圣宫和隆福宫。皇城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即为

“前朝”;皇城后面的海子(今什刹海)是商船云集的地方,这一带

是商业中心,就是“后市”。

皇城的东部(左方)建有太庙,是皇帝祭祖先的地方;西部(右

方)建有社稷坛,是皇帝祭土地的地方。这称之为“左祖右社”。

最里面一重是宫城,即紫禁城。宫城的中心线向南北两端延

伸一下,也就是整个大都的南北中轴线;从而十分鲜明地突出了

宫城的位置,显示了这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心至高无上的地位及

其设计思想。

大都城的干道系统基本上是整齐方正的方格网状。全城被

干道划分成五十个街坊,坊内有数条平行的小巷,称为“胡同”。

胡同多为东西向,宽约五到七米;两条胡同之间相隔约七十米,

由一些四合院式住宅并联而成。这种东西向胡同的布局方式,很

适合北方住宅对光照、通风和交通的需要。

元朝的皇城与明清两代的皇城略相当。皇城以今天

的北海、中海一带的湖泊为中心,精心建筑了三组

宫殿。两组在湖西,一组在湖东。湖西岸的建筑北

面的称兴圣宫,是太后的住所,南面的称隆福宫,

为太子所居。设在湖东岸的建筑即宫城,称大内,

属于天子所有。宫殿之间的湖泊,称太液池。围绕

这三组宫殿筑了一道城墙,称萧墙,也称挡马墙。

皇城的门扉深红色,故而称红门拦马墙。在元大都

建筑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宫城,其富丽堂皇的程度在

当时堪称世界之最。

元大都城从至元四年(1267)开始兴建,到至

元二十二年(1285)才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

仅宫城部分的工程,就花了四年时间。1274年正月,

宫阙先成,忽必烈始御正殿,受诸王百宫朝贺。1276

年到1285年,旧城居民,贵族功臣,陆续迁入京

城。

元大都建成,蒙古人称为“汗八里”,也就是“大

汗之城”的意思。应该说,直到1293年,大都东

与通州大运河相接的通惠河竣工,整个元大都的营

建工作才算最后完成。元大都城从至元四年(1267)

开始兴建,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才全部建成。

元大都建成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宏伟繁荣

的城市,根据文献记载,仅赋役人口就有大约40万。推

测当时大都城市人口近百十万人。是13世纪世界

上最大的城市。大都经济繁荣,商业尤为繁盛,全

国各地以及波斯、阿拉伯、高丽、缅甸等外国的许

多货物都集中到这里, 《马可波罗行记》中就有这

样的描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货之输入此地者,世

界诸城无能与比”。大都城最繁华的地方要数全城

的中心钟鼓楼一带。这里西濒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海

子,南来的商船聚泊在这里。沿岸满布着歌台,酒

楼。钟楼的附近有米市、面市、缎子市、毛皮市等,

而西城羊角市一带还有羊市、马牛市、骆驼市。甚

至附近还有专门贩卖驱奴的人市。中都旧址虽日趋

冷落,然道观寺庙却仍然香火盛行。每年正月十九

京城的居民纷纷来白云观游玩,称之为“燕九

节”,或“安邱节”,届时人流拥挤,摩肩接踵,

热闹非常。

元朝沿袭了前代实行夜禁的制度,以钟声响动

为信号,“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

钟声动,听人行。”整个城市按照这个节奏白天热

闹而夜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