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最有用的心理学全集
826000000014

第14章 有奶不是娘

第2章教育要懂心理学第1节有奶不是娘

人们常说,“有奶便是娘”,是说小孩子,因为母亲在他饿时给他食物、在冷时给予温暖、在不舒服时给予帮助,因而对母亲产生了依恋。这个解释似乎很合乎逻辑,但是,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在1958~1961年所做的实验真使人大吃一惊。

在这一实验中,哈洛把刚刚出生的婴猴从母猴所在的笼中取出,放到另一个装有两个人造代理母亲的笼子里。人造母亲用金属丝编成,一个纯金属丝的人造母亲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的表面包裹着柔软的布,但不安奶瓶。按理说婴猴应该经常爬在安有奶瓶的金属丝妈妈的身上,然而结果却相反,婴猴只是在肚子饿吃奶的时候爬到金属丝妈妈身上,而大部分时间都爬在布妈妈身上。如果在布妈妈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婴猴就几乎不接触金属丝母亲了。如果在婴猴下地玩耍的时候,突然放入一个自动玩具,婴猴看到玩具后吓得马上逃到布妈妈身上,但是不久它就开始观察这个恐怖刺激,然后下地试探接触,最后就会去掉害怕而玩弄起这个玩具来。但是,对于在只有一个金属丝母亲的笼子里生长的婴猴重复这样的实验,则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罂猴看到自动玩具后极端恐惧地躲在一边,一直不敢去碰那个自动玩具。实验表明,婴猴对母猴的依恋主要不是有奶吃,而是有柔软、温暖的接触。推而广之,小孩子依恋母亲也不能完全用“有奶便是娘”来解释,这里同样有一个小孩子需要柔软而温暖的皮肤接触的问题,儿童只有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才能健康地成长。

在哈洛的另一个实验中,将刚出生的婴猴分为四组,即一组由母猴喂养,一组由金属丝母亲喂养,一组由布母亲喂养,一组单独放在一只笼子里人工喂养,而且每一组又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每天几次让它们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玩耍,另一种是不让它们与其他小猴子接触。这些小猴子长大以后,在行为和情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由母猴喂养并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的猴子行为最正常,而且母性也最强,但不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的猴子则比较胆小。单独人工喂养并不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的猴子行为反常、孤僻、不合群、胆小、没有母性,但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的猴子则行为基本上是正常的,不过表现得十分好斗,没有母性,甚至虐待自己的子女。另外两组猴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介于上述两组之间。

由此可见,父母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婴儿的不仅是食物,也包括他们的爱抚、赞许和爱。婴儿在吃奶的同时,还可以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声和亲切的话语,闻到妈妈熟悉的味道。躺在妈妈温暖的臂弯里,渐渐地,婴儿看清楚了妈妈的面容。

哈罗有关布妈妈的研究无疑给我们那些忙碌的父母们上了重要的一课。有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就如同本能,无需学习。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懂得如何做好父母。做好父母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要求父母要有责任心、有能力、有耐心,最重要的一点,要有爱心,这才是孩子生命元素的NO1。

一位爸爸下班回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什么问题?”父亲回答。

“爸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着。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着。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元。”

“喔!”小孩低着头这样回答,接着说:“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或东西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这位父亲坐下来还对小孩的问题生气。

他怎么敢只为了钱而问这种问题?约一小时后,父亲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他应该用那10美元买小孩真正想要的,他不常常要钱用。

父亲走到小孩的房门并打开门,“你睡了吗,孩子?”他问着。

“爸爸,还没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着。

“我想过了,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着,“我将今天的闷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元。”

小孩笑着坐直了起来,“爸爸,谢谢你!”小孩叫着。接着小孩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了的钞票。

父亲一看,很奇怪。小孩慢慢地算着钱,接着看着他的爸爸。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问我要?”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之前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请你明天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就像故事中的父亲一样,现在的父母们总是很忙,在事业和孩子之间选择了事业,于是把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家中。“爸爸,陪我一起玩吧。”“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乖,宝贝,妈妈上班回来,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这些对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常常都在我们的家庭中上演呢?可怜的孩子,最终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电视机——这个有画面、有声音的电子保姆。

很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整天在公司没日没夜地工作,目的就是希望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环境,这样就能送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更多的资料,准备更先进的电脑。父母们含辛茹苦,似乎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做得有多么称职。可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他们,不在意他们,感受不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到底给了孩子什么?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无条件的理解,还是一个自动洗衣机、一个自动售货机、一个自动提款机?就像小猴子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属妈妈”一样,孩子也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金钱的“机械父母”,他需要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理解他的父母。

这不仅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或者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或多或少在学生的心中其实也扮演着类似于父母的角色。那么,老师们,你们是否也是只关心学生的学业,而对学生在其他情感上的各种需要置之不理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按照需要层次的不同,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对学生的普遍调查发现,他们最缺乏爱和自尊的需要的满足。有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甚至不惜故意违反纪律,以使老师能够注意到他。而有些孩子报告说他最喜欢某某老师,是因为他每次回答完问题,老师都会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这让他觉得自己非常的幸福。你一定难以想像,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触动竟会这么大!

所以不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师者,请你们不要再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也许仅仅是举手投足间的关爱、呵护,就能影响并改变孩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