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最有用的心理学全集
826000000025

第25章 给孩子留点“布白”

第2章第12节给孩子留点“布白”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他很感动,就准备听完以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马上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得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那么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称为超限效应。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超限效应呢?

一是与刺激过多密切相关。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适当的刺激是增强积极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但是,过多的强化就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这一点心理学家米勒的研究很有说服力。他把广告画贴在大学生宿舍公共场所的墙上,每隔15英尺贴1张,共贴30张,贴两天,这是中等次数;在过量次数的条件下,贴三天以上。结果表明:中等次数使大学生们增加了对广告画的喜欢,过量次数则减少了大学生们对广告画的喜欢。可见,超限效应的产生与过多的刺激是有关的,它易使人们产生厌烦心理。

二是与刺激过强密切相关。根据耶克斯—道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唤醒产生的功效最大。换言之,过强的唤醒产生的功效并不是最大的,有的可能是极低的。主要原因是过强的刺激,唤起的动机水平过高,使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之中,因而出现了焦虑厌烦的状态,使超限效应产生。

三是与刺激时间过久密切相关。心理学的超限抑制原理表明:当刺激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使抑制得到发展。这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或进入抑制状态,借以保护脑细胞,使其免受损伤。因此,刺激时间过长就会产生超限效应现象,使不良刺激早早离开。

这种效应在教育中也时常发生。例如教师上课时的拖堂现象就会引起学生的超限效应,这是时间上过度的超限效应。此外,题海战术会引起学生作业上过量的超限效应等。这些效应的结果都使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加以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批评上的超限效应。因为,有些教师或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一次,接着还会批评……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孩子极不耐烦,讨厌至极。为什么这样的批评就会产生厌烦心理、逆反心理呢?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倍增。如果再来个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不断增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除非是个乐天派或个性特殊的人,否则,一旦遭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遭到重复批评的时候,孩子的反抗心理就会高亢起来,会在心里嘀咕:“怎么如此不信任我呢?”这样一来,孩子的挨批心情就无法复归平衡。可见,教师与家长对于批评不能超度、超量。

为避免这种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应切记:“学生犯一次错,一般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孩子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问题严重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像鹦鹉学舌那样,简单地重复一次,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降低。

同样的道理,在教育中“廉价”的表扬也会引发超限效应。有些教师以为,多批评容易引发超限效应,多表扬就不会了,其实不然。这里同样也有个度的问题,只要过度,就易于发生超限效应。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班有个“差生”平时听惯了批评,他对批评根本不当一回事。但是新学期换了个班主任,这个班主任一开始就对这个“学生”的某些“闪光点”进行了表扬。起初这个学生很受感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发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越来越多,而且还有许多是有意拔高的。他认为这是老师在哄骗自己,名义上是表扬,实际上就是让其注意这些方面,不让其再“捣蛋”,这分明是老师看不起自己,不信任自己。于是,后来他一听到表扬就反胃,就大为恼火。

可见,教师在批评与表扬学生时一定要注意适度、适量,否则,超限效应的产生是难免的。

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俗语说“过犹不及”,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家长或教师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此,才能使成长中的儿女把父母或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