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4节歌德
歌德的生平及创作
歌德(l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
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
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歌德受到了卢梭、斯宾诺莎的影响,更
为重要的是,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良师——“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尔,是他把歌
德引导到荷马与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之中,引导到对民间歌谣的收集和学习之中,使这位正
在觉醒的天才摆脱了宫廷文学和古典主义的束缚,写下了诸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
歌》、《野玫瑰》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篇。
1771年,歌德以法学博士的学位结束了大学生涯,回到法兰克福实习法律业务。但他的主要
精力仍然投入到了 难Т醋髦校群笸瓿闪死肪纭短制锸扛鹱取し獠栏罚·773
)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持之烦恼》(1774)。
《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原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
没落骑士,他曾一度参加农民起义,后来又背叛了农民。葛兹作为一个骑士、作为一个垂死
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行动,是骑士阶级对皇帝和封建领主的悲剧性的对抗。但
是,在歌德的笔下,葛兹被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和统一的英雄,他深切地同情
人民的苦难,斥责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不过,他参加人民起
义的目的不是推翻封建制度,而是想把起义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拥戴皇帝来实现统一,
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这部作品是“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尊敬”。剧中对于当时黑暗社
会的谴责,对于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于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
动的精神。在艺术上,剧本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方法。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
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着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
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地发生
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
有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表
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
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小说
中维特的形象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他并不想进行社会改革,只要求个性的自由抒发;他与封
建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只停留于孤独的感伤和愤慨中,乃至最后悲观自杀。这些都反映了“
狂飙突进”运动本身的弱点,在当时,莱辛就曾指出维特的性格过于软弱。
这两部作品为歌德赢得了德国和全欧的声誉,使他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
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
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
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意大利的漫游使诗人饱览了宏伟壮丽的自然
风光和美不胜收的古代艺术,并促成了他艺术理想的一个重要的转变。他批判地回顾了自己
的过去,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而转入了对宁静、和谐的“古典主义”的追求。他的创作
激情重新勃发起来,北纬为《埃格蒙特》(1789)、《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1786)、《
托夸多·塔索》(1790)以及《浮士德》的部分场景。
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
年,歌德与席勒订交,开始了两位伟大作家携手合作的光辉的十年。歌德曾不无自豪地说:
德国拥有这样两个人,应该感到满足了。他们共同主办了魏玛的剧院,主编文艺杂志,合写
了一批诗歌和谣曲。在此期间,歌德还完成了他的几部重要作品,如《威廉·迈斯特的学习
时代》(1795~1796)、《赫尔窦绿苔》(1797)、《浮士德》第一部(1808)等。
在隐居独处中,歌德度过了他漫长的晚年。以一种超人的毅力,他完成了《威廉·迈斯特
的漫游年代》(1820~1829)、《新和力》(1809)、《诗与真》(1811~1830)、《意
大利游记》(1816~1829)以及不朽巨著《浮士德》。1832年3月22日,歌德于魏玛病逝,
终年83岁。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
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
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
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1775~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
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
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享有世界声誉。
《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欧洲和德国的现实进行探索的思想
总结和艺术总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启蒙运动的艺术总结。
《浮士德》的创作延续了将近60年之久。《浮士德》第一部于1806年完成。而席勒已于
一年前逝世。此后,歌德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酝酿和构思第二部,并从1825年起集中精力写
作,到1831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第二部终告完成。《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
久,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反映在这
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浮士德是16世纪的人物,后来成为民
间传说中的形象。传说他通晓天文地理,懂得魔术;他死后人们把当时传说中人和魔鬼订约
的故事,都集中在他身上。在传说和后人写的文学作品中,浮士德的形象不断丰富、发展,
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愿望和精神。歌德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
,更加深化和丰富了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浮士德》以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努
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
想社会的全部过程。
《浮士德》的结构庞大而复杂。第一部包括25场,前面另有《献诗》、《舞台上的序剧》、
《天上序幕》三个小部分。第二部也包括25场,分成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故事情节,
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贯穿始终,可以称为哲理性的诗剧。
诗剧描写中世纪的博士浮士德外出交游时遇到了魔鬼靡非斯特,两人订下了契约,魔鬼甘愿
做他的仆人,帮助他享尽人间乐趣,如果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便是魔鬼的胜利。在魔鬼的
帮助下,浮士德返老还童,开始了奇特的经历。他与少女甘泪卿恋爱,为皇帝解决财政危机
,跟美女海伦结婚,向海水索取陆地。但浮士德始终不为个人的幸福而满足,即使双目失明
,成了百岁老人之后,仍然认为人应当不断地去开拓生活和自由。作品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
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
不朽的浮士德形象
《浮士德》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
、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
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
追求的艺术概括。
浮士德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他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上包括了宗
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
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批
判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
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歌德在60年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接受时代先进
思想的影响,从新的思想高度对于这300年的思想发展史,主要是对启蒙运动的历史经验进
行了回顾和总结,又把这一切都体现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中。因此,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
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浮士德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不满封建社会的现实,以毕生之力探求人生的意
义和理想的社会,这种探索的起点和归宿是所谓“永恒的爱”和“崇高的灵的境界”。浮士
德最后认定的“为几百万人开拓出疆土”、“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的结论,就
是这种“爱”和“灵的境界”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人道主义理想的概括。这种思想和18世纪
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一样,当它针对现实中的不合理社会的时候,起着批判封建制度
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某些愿望与要求,能够引导人们向前看
,鼓励人们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现实,因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歌德在创作《浮士德》第二
部的时候,已经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使
他看到:启蒙学者所幻想的乐园一旦付诸实践,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无产阶级反对
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也不能不影响歌德的思想,因此歌德在作品
中对资本主义的掠夺行为,对资产阶级金钱的魔影都有所揭露,浮士德在失明以后所道出的
理想,已经接近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在浮士德的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
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求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
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
,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浮士德接上天堂时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
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这些都应该看作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积
极进取精神的表现。
歌德把一向地位不高的德国文学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获得了不朽的世界性声誉。
他的《浮士德》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被誉为
“名著中的名著”,既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也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
富影响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