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826200000079

第79章 席勒

第3章第45节席勒

席勒生平及创作

约翰·克·弗·席勒(1759~1805),德国戏剧家和诗人,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

。席勒1759年11月10日生于符腾堡公国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父亲是个外科医生,后来在卡

·欧伊根公爵军队里任小军官,母亲是一个面包师的女儿。1768年,席勒进入拉丁语学校,

按照自己的爱好及父母的意愿,准备将来进神学院。1773年符腾堡公爵把13岁的席勒选入他

的军事学校学法律,后来才同意他学医。军事学院是公爵培养奴仆的机构,沉重没有自由,

席勒在这个管束极严、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度过了8年青春岁月。这期间,他接触了莎士比亚

、卢梭、歌德的作品,并着手秘密写剧本《强盗》。从军事学院毕业后,他到公国首都斯图

加特任军医,继续创作《强盗》。1781年《强盗》出版,1782年上演,席勒为此被欧伊根公

爵关禁闭两个星期。他不堪忍受公爵的压迫,于1782年逃离斯图加特。从此,席勒开始了他

的文学生涯。

1784年,他的杰出作品《阴谋与爱情》发表,1783年席勒应聘任曼海姆剧院编剧,同年秋天

,席勒随朋友一起迁往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完成了《唐·卡洛斯》这部以西班牙宫闱斗争为

题材的政治悲剧。这是他青年时代最后一个剧本,标志着他的创作正从狂飙突进时期向古典

时期过渡。1785年4月接受格·克尔纳等四位仰慕者的邀请,前往莱比锡,在戈里斯村度过

了一个美好的夏天,1785年,他的名诗《欢乐颂》发表。1787年7月席勒来到魏玛。1789年

经歌德推荐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1790年与夏洛蒂结婚。1792年获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公民称

号。1788至1795年问,席勒锲而不舍地用了7年时间研究历史和哲学,写出了许多历史和美

学著作:《尼德独立史》(1788),《三十年战争史》(1792~1793),《论悲剧艺术》(

1793),《论秀美与庄严》(1793),《美育书简》(1795),以及《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

诗》(1796)等。

1793年席勒创办文艺刊物《季节女神》,后又出版《文艺年鉴》。1794年7月,歌德应邀参

加《季节女神》的工作,并与席勒订交,从此,两人在创作上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德国文

学史上开始了古典时期。这期间席勒写了许多深邃的哲理诗。1797年歌德和席勒各自都写出

一系列著名的、名为“谣曲”的叙事诗,因而这一年被称为“谣曲年”。

1794年,他和歌德结成了亲密友谊,共同合作,推进德国的文学运动。他在歌德的赞助下,

花了7年时间完成了巨著《华伦斯坦》三部曲。后来又写了《奥里昂的姑娘》和《威廉·退

尔》两部爱国主义剧本。这些作品情节紧张,充满对昔日动荡不安的社会的关注和反对战争

、抵御外敌、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他的抒情诗充满崇高的激情,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他

创立了“审美教育”的理论,作为建 ⒐纳缁嶂贫鹊闹改稀=幼畔沼忠·7世纪俄国争

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为题材,开始创作《德梅特里乌斯》的剧本。由于病情加重,席勒只写

出两幕,后三幕只留下一些设想和提纲,便于1805年5月逝世。从现有的片断来看,这本来

可能又是一部杰作。

席勒重要作品

《强盗》

《强盗》是席勒在青年时期,在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下,写出了成名作《强盗》(1780)和

《阴谋与爱情》,确立了他的反对封建制度、争取自由和唤起民族觉醒的创作道路。《强盗

》反映了青年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在《强盗》第二版的扉页上,席勒写了“打倒暴虐

者”的口号,并且引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的话:“药不能医者,以铁治之;铁不能治者

,以火治之。”战斗热情极为强烈。恩格斯说这部剧作是“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

侠的青年”。

《强盗》是德国18世纪末一部影响极大的剧本,剧本的主人公卡尔·摩尔是个纯洁的青年,

爱读卢梭的文章,为腐朽的社会环境所迫和弟弟弗朗兹的离间而被父亲逐出家庭,做了强盗

。但他不是一个抢劫钱财的恶棍,他有理想,他仇恨暴政,蔑视法律,同情被压迫的人民。

他用恐怖手段对统治者进行复仇。他虽然最后去向官府自首,但是他对当时的封建社会、不

合理的法律和虚伪宗教进行了全面抨击,他把人们的不平、封建统治者的罪恶,一桩桩一件

件地揭示在人们面前,唤起人们的觉悟,激起人们改造这一切的要求。他公开宣布自己的崇

高理想;“德国将成为一个共和国,罗马和斯巴达与之相比,都不过是些尼姑庵。”当时,

德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分裂成300个封建小邦。这些小邦的统治者专横残酷地压榨

人民。因此,《强盗》这个剧本一上演,犹如干柴上的一把火。点燃了人民反抗暴政的激情

,全社会为之轰动。

《阴谋与爱情》

席勒的代表作是《阴谋与爱情》。剧本描写某公国宰相的儿子斐迪南爱上了穷乐师的女儿露

易丝。宰相为了维持自己在宫廷中的权势,强令儿子与公爵的情妇结婚。斐迪南坚决不从。

宰相在秘书伍尔牧的策划下布置阴谋,使斐迪南怀疑露易丝不忠。斐迪南中计后给露易丝服

了毒药,露易丝死前揭穿真情。斐迪南后悔莫及,也服下毒药。一对情人死于阴谋之下,罪

人最后也被囚入狱。席勒用一场爱情悲剧,把封建贵族与市民阶级的尖锐矛盾,封建统治

阶级的荒淫残暴、阴险狠毒,市民阶级对等级制度的不平和对封建统治阶段的愤恨,有声有

色地表达了出来。剧中女主人公路易丝的性格体现了当时德国进步青年反对封建制度,要求

自由、平等的思想。她所呼喊的“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人都是

人!”可以说是时代的心声。恩格斯说这部作品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华伦斯坦》三部曲

《华伦斯坦》三部曲描绘了德国十七世纪三十年战争时代的图像,刻画出剧中主人公华伦斯

坦复杂矛盾的性格,是席勒历史剧中一部代表作。华伦斯坦是信仰旧教的皇帝斐迪南二世的

军队统帅,他骁勇善战,深得部下拥护,但是有个人野心。他希望尽早停止互相残杀的内战

,统一德国。但他迷信星象,遇事迟疑不决;而个人野心竟驱使他和敌人瑞典勾结,最后众

叛亲离,被原来最爱戴他的一个部下杀死。全剧分三部分:《华伦斯坦的阵营》、《皮柯乐

米尼父子》、《华伦斯坦之死》。

《华伦斯坦的阵营》是德国第一部有群众场面的戏剧,里边出现了农民、市民、随军女

商贩、各种各样的士兵。作者描述了人民怎样被士兵蹂躏,德国的社会秩序怎样被破坏,并

且写出不同民族的士兵对统帅华伦斯坦的崇拜。

在《皮柯乐米尼父子》里,奥克它佛·皮柯乐米尼中将受钦差大臣奎士登普诱劝,阴谋

放逐华伦斯坦公爵,中将的儿子麦克司·皮柯乐米尼上校对华伦斯坦却无限忠诚,并热爱他

的女儿特克拉。这时华伦斯坦已经和瑞典军队暗通消息,但他不打算和皇帝立即决裂,因为

他夜观星象,认为当前星宿的位置对他不利。同时奥克它佛劝他的儿子和华伦斯坦分开,麦

克司不相信华伦斯坦会叛变。这一部主要是叙述奥克它佛和华伦斯坦之间的勾心斗角。

在《华伦斯坦之死》里,华伦斯坦居于首要地位。事态的发展迫使华伦斯坦采取行动。

他不能长此在幻想和迷信的支配下摇摆不定。或者和皇帝决裂,或者和瑞典人决裂,必须作

出决定。奥克它佛使将官们越来越多地背离统帅。华伦斯坦不得不转移驻地。麦克司对于统

帅的尊敬趋于幻灭,和瑞典人作战身亡。一天夜〖JP3〗间,华伦斯坦正焦躁不安地期待着

胜利的瑞典军队到来,被一个骑兵旅长杀死。

《奥里昂的姑娘》

《奥里昂的姑娘》取材于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斗争事迹。她使法国转败为胜

,免于亡国之辱。席勒把这部剧本称为“浪漫的悲剧”,把约翰娜的史实做了大量的更改。

英国侵略者深入法国内地,国王查理七世和他的军队节节败退。这时奥尔良一个牧羊少女自

称受到神灵启示,决心放弃一切人世间的幸福,献身于解救法国人民的事业。她放下牧杖,

拿起武器,率领人民向侵略者反攻。她高举圣旗,敌人望风披靡,使查理七世得以在莱姆斯

举行加冕典礼。但在胜利中,她在战场上放走了已经落在她手里的最凶狠的敌人英国将领里

昂夸,因为她举起宝剑要杀死他的那一瞬间,对他发生了爱情。从此她精神萎靡,再也没有

杀敌的勇气,最后经过放逐被英军俘虏。她在被俘时,拒绝了里昂奈对她表示的爱情,恢复

了神灵所赋予她的力量,挣脱枷脱,解救了被围的国王,在战场上负伤死去。席勒写约翰娜

率领法国人民勇敢杀敌,显示出人民的威力,写得很成功。

《威廉·退尔》

《威廉·退尔》取材于14世纪瑞士的英雄传说,表现了反对封建暴君、争取自由的要求。这

三个剧本的主题意义都在于唤醒民族意识,号召民族统一。这是当时德国的时代要求,难能

可贵的是,剧中还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和力量。这表明席勒的现实主义精神有所增长。不

过,由于世界观的局限和严重脱离社会斗争实际,席勒的创作往往从概念和理想出发,因而

形成“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种“席勒化”的缺陷。《堂·卡洛斯》(17

87)是带有这种缺陷的典型作品。《唐·卡洛斯》这部以西班牙宫闱斗争为题材的政治悲剧

。这是他青年时代最后一个剧本,标志着他的创作正从狂飙突进时期向古典时期过渡。

席勒的剧本创作还有《华伦斯坦》、《玛丽·斯图亚特》、《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

尔》等,这些作品都以人民的起义和革命为主题,号召人民进行解放斗争,推翻封建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