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826300000005

第5章

第一篇第4章划分地球自然历史的标尺——地质年代

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地壳中保留下来的各时期的地层,好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史册

,而地质年代的划分则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1881年

,国际地质学会通过了地层划分表,以后经过修订、完善,制定出了完整的地质

年代表,使之成为划分地球自然历史的准确依据。

地质年代表的制定依据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两种方法。对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

,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用古生物学法测定

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和先后阶段,称为相对地质年代。两者结合,更准确地反映

了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年代包括地球初期发展阶段、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了深入地

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的特征,“代”之下又分出次一级的地质时代,包括古生代的

六个纪,中生代三个纪和新生代两个纪。

古怪的地质年代名称

这些地质年代的名称听起来有些古怪,那么它们是怎么来的呢?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

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

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

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1838年。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亿年后到

现在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古生代有六个纪,最古老的纪叫震

旦纪,由美籍人葛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葛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

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

1936年赛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

寒武山,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时期称为寒武纪。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学家拉普华

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留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

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拉普华兹根据一个

古代在此

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奥陶纪都要早,大

约是在1835年,莫企逊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

当地民族的名称。莫氏和赛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Devonshire)将一个海成岩石层按地

名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最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

和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稳定的含煤炭地层,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

时期形成的,碳纪因此而得名。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家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

名时是在1841年,由莫企逊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州(俄乌拉尔山乌法高原)将其命名为彼尔姆

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上是白云质灰岩下是红色岩层,这也是我国后来

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据。

中生代为三个纪。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个截然不同

的地层,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国和瑞士的与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

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

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现在肯定不会是侏罗纪这个名称,因为他当时在英国南部研究的菊石

正好就是这个时期的。两年后的1822年,德哈罗乌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含有大量

钙质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垩土,于是便以此命名为白垩纪。需要

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区该时期的地层并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国就是多为紫红色的地层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

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这样,新生代便

由这两个纪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