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826300000071

第71章

第八篇第70章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

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沙州。她位于中国西北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甘肃、

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北纬40度10分,东经92度48分。敦煌南气势雄伟的祁连

山,

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地处

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是一个高山和沙漠、戈壁环绕的地区,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

,绿洲面积占4.5%,平均海拔1 100米。

敦煌最初立郡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汉河西四郡之一,史称“三危”、

“瓜州”,自古为丝绸之路东、中段各线交汇的枢纽。丝绸之路进入新疆的三条路线,都以

敦煌为出发点,不论东来或西去的商旅都经过敦煌,故史书上说,西域诸道,“总辏于敦煌

”。自汉唐以来,敦煌成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华戎交汇的大都会。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奇特迷人。现存有石窟寺

庙遗址、古墓葬群、汉长城、关隘、古城、烽燧、古驿站等文物景点241处。举世闻名的世

界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千古传唱的阳关、玉门关,非凡神奇的鸣沙山、月牙泉,具有传奇

色彩的渥洼池、三危山、雅丹魔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的文化艺术和汉长

城、悬泉置历史遗迹,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1986年敦煌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

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1998年敦煌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

;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

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她是飞天的故乡,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一颗明珠,她是一块

富饶、神奇而又诱人的土地。

立体艺术宝窟——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长约1 600米。

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

西夏,到元朝终止营造。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洞窟已达到一千余龛。因之,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存492窟,壁画45 000多平方米

,彩塑2 415尊。其中壁画构图宏伟多变,色彩浓烈,线条细密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

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发现了著名的藏经洞,大量历史文物和艺术精品震惊天下。

莫高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立体艺术宝窟,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

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

、中外友好往来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莫高窟的

建筑艺术完整地保存了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现在的492个洞窟中,有形式多样的禅窟、殿

堂窟、塔庙窟、影窟等形制。其中不少是我国绝无仅有的古建筑杰作。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在石窟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彩塑多为一佛二菩萨的三身组合,还

有阿难、迦叶、十大弟子及罗汉、天王、金刚、力士等。其造型从北魏前期的粗壮而逐渐演

变为后期的清瘦。隋唐以来,出现了七至九身彩塑的群像,艺术风格又趋向雍容华丽。特别

是唐以后的许多优秀作品——那轻倩柔媚的菩萨和刚劲勇猛的金刚、力士,充分体现了艺术

家的娴熟技巧和注入的真情实感。这些塑像与两壁、顶部的壁画,地面上的莲花砖,构成了

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天堂。

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数量最大、内容最多、色彩最鲜的壁画艺术!这是一座巨大的美术

陈列馆。当你置身于窟中,那神态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萨,那婀娜

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姿态妩媚、凌空翱翔的飞天,那五彩缤纷的鲜花纷纷扬扬,那不

奏自鸣的乐器演奏着仙曲——仿佛把你带进神仙天国,身心随着飞天飘旋,好像整个洞窟

都在晃动!壁画内容丰富,可分为佛像画、故事画、经变画、山水画、动物画、佛教史迹画

、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从艺术上讲,它显示了各族艺术家非凡的创造才能和高度的

艺术成就。从历史上讲,它反映了我国历代各民族、各阶层的劳动生活、社会活动、科学技

术、音乐舞蹈、民族风情、衣冠服饰等。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历史之悠久,技艺之

精湛,实乃举世罕见。各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美术史。

壁画故事

莫高窟壁画内容之丰富,堪称“墙壁上的图书馆”。一幅幅壁画讲解着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

事。

1释迦牟尼传记故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为种族名,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

的圣人”。敦煌彩塑中有大量释迦牟尼“说法像”,壁画中有大量“说法图”和“佛传图”

,佛传图详细描绘了释迦牟尼生平事迹,是一个长篇传记故事。

一、乘象人胎

二、树下诞生

三、树下观耕

四、比武娶妻

五、出游四门

六、树下问道

七、逾城出家

八、得道成佛

此故事绘于第290窟窟顶前部人字披东、西两披,各分三层连续描绘了佛传中八十七个情

节,组成长达275米的长卷连环画。这是莫高窟最早、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内容最丰

富的故事画,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早期石窟壁画中最完好的一幅佛传故事画。

2尸毗王割肉救鸽

这个本生故事画最早见于北凉275窟北壁中层,只画了割肉和过秤两个情节,属莫高窟最早

的连环故事画之一。最精彩的当属北魏第254窟北壁前部的“尸毗王本生”。此画增加了鹰

追鸽、鸽向尸毗王求救、眷属痛哭等情节,增大了内容和时空跨度。正中的尸毗王形体高大

,把画面一分为二。被割肉的小腿抬起,尸毗王目视血淋淋的伤口,使割肉主题一目了然。

这幅画的构图表现出高超的结构才能,把不同时空范围内发生的故事情节有机地

结合到一个画面上,使画面中心突出,容量增大,有条不紊。这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组合式本

生故事画之一。

3五百强盗成佛

其绘在第285窟南壁,是莫高窟西魏时期最大的一幅故事画,也是最早的因缘故事画。其手

法采用横卷式直线型构图,以八个并列画面,表现了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全部内容。一

开始就是激烈的战争场面,以五人代表五百强盗。官兵骑马,戴盔披甲,手握长枪,与

穿布裤麻鞋的强盗厮杀。

4九色鹿

此故事绘于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画面从两头开始,中

间结束。

敦煌还有多少谜

敦煌这座世界级文化宝库依然充满了神秘色彩,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1敦煌是否还有藏经洞?

藏经洞的来历,目前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公元1035年,西夏人占领了敦煌。在破城之前,僧

人将不便带走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等物分门别类,用白布包起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

洞窟之中,然后封闭了洞口,又抹上一层泥壁,再绘上壁画,直到公元1900年才被发现。

那么,敦煌是否还有藏经洞呢?这是一个中外人士都关心的问题。许多敦煌研究院的专

家学者说有这种可能,但目前还没有新发现。地质部门在莫高窟探测过程中曾发现一个洞窟

墙壁有异常现象,至于是否也是藏经洞,因为没有打开,所以仍是一个谜。

2敦煌文献中有多少个世界第一

敦煌藏经洞内的50 000多件文献,几乎涉及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经过中外学

者的研究,从中已经发现了许多世界第一。

在自然科学方面,敦煌学家从文献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最早的火

枪、最早的马具、最早的星象图等;在社会科学方面,科学工作者从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乐谱、最早的棋经、最早的舞台演出图等。

那么,敦煌文献中还有多少个世界第一,这个谜只有等待全世界的敦煌学专家来回答。

3敦煌的壁画到底有多少

壁画是敦煌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敦煌的石窟中大多数都有壁画。据最新统计,敦煌石窟中有

壁画的多达570个,壁画面积50 000多平方米。

专家学者们早就发现:许多早期的壁画上都盖着晚期的壁画,壁画一层盖一层,多的达到四

五层。这些壁画由于与外界隔绝,保存得都比较完好。现在一般说的敦煌壁画面积是指

石窟墙壁最外面一层的总数,并不包括被压在里面的壁画,因此敦煌宝库中到底有多少壁画

,壁画面积有多大,这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