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十五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我国投巨资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新华网(王永霞)记者8日从国家水利部在山西太原召开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启动会
上获悉,今年起中国将启动投资830.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在黄土高原的千万条沟道中
修筑淤地坝。减少黄河上中游的水土流失,提高黄河七省区沿岸土地的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
。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
陕西、山西、河南等7个省(区)。过去,淤地坝工程建设多以群众出资出劳建设为主,没
有经过系统规划,存在坝系不配套、建设标准低、重建轻管、部分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
据国家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介绍,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的有效措施,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等综合功能。可以减少上中游地区的入黄泥
沙,缓解并控制下游河床的抬高趋势;增加基本农田,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种
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改善广大黄土高原严重缺水地区的人畜饮水条
件和农村交通状况,促进山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速农村社会进步。
据国家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介绍,国家将从2003年起,全面启动黄土高原淤
地坝工程建设。根据规划,从2003到2010年期间,建设淤地坝6万座,建设完整的
小流域坝系1 000条;2015年建设淤地坝10.7万座;2020年建设淤地坝1
.3万座。总投资830.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81.2亿元,地方投资349.4亿
元。
据与会有关专家预测,工程建成后,可以在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产生效益。可形成
拦截泥沙能力400亿吨,年均减少入黄泥沙量4亿吨;可在黄河中上游形成较为完善的沟
道坝系,削峰滞洪拦沙,有效减少黄泥沙,为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提供保障,对实现黄河“不
抬高”目标发挥重要作用;按30年计算,坝地生产效益可达到760多亿元,保护下游沟
、川、台地的保收效益超过170亿元。同时,还可减少下游河道清淤所需的大量人力、物
力和财力。
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地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严重水土流失
区212万km2,局部水土流失区20万km2,轻微水土流失区22万km2。该区幅员辽阔
,其中2/3地面遍覆黄土,土质松软;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气候干旱,年雨量少而蒸发量
大;地势高,气温低;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加以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
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总量每年为16亿吨,是黄河下游洪水泥沙灾害的主要根源。
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是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今天我们要解决的
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
,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在15o以上,有的达3
0o;坡长一般100-200m甚至更长。每年每亩流失5-10吨,甚至1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
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土壤质地松软,遇水易蚀,抗蚀力很低的土壤,如黄土、粉沙壤土等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对
象。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
土的能力越强。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稀少,土壤疏松,暴雨较多,地形破碎,产生了强烈的土
壤侵蚀。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
土流失,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废土
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多倍至400倍
我国的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表土层1厘米,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多倍至400倍。
黄土高原在240万年前形成时,每100年沉积1厘米,黄土最厚处达400米。水土保持专家
说,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据科学研究推算,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米厚的土壤
,需要12万年至4万年,即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需要120年至40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
重地区,现在每年要流失表土层1厘米以上,土壤流失速度比土壤形成速度快120倍至400倍
。
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吨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
约4 000万吨。这就使黄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产能力,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
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地日益瘠薄,而且使土壤理
化性状恶化,土地的透水性、持水力都下降,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水土流失问题涉及到大面积的自然破坏,其成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其中人
为因素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如陡坡开荒会破坏植
被,形成“越广种,越薄收,流失越重。流失越重,越薄收,越广种”“种一年地,扒一层
皮”的恶性循环。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需要50年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在64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
水土流失面积4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最严重时年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区域内
恶劣生态环境的主要表现形式,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必须首先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最近5年来,国家在黄河流域上马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特别是启动实
施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标志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据测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约50亿吨,每年减少入黄
泥沙3亿吨,综合经济效益2 000多亿元。
预计到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基本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5亿吨,
到2030年每年减少8亿吨。到21世纪中叶,黄土高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理
,平均每年稳定减少入黄泥沙8亿吨,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邬焕庆张景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今天在院士大会
上说,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虽然是几百万年来的地质现象,但1万年以来剧烈的沟谷切
割情况表明,人类活动是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被誉为中国黄土研究先驱的刘东生院士,通过对黄土高原几十年的研究,认识到西北地
区2000多万年以前已形成了干旱的环境;从黄土高原的地质研究中获得的孢子花粉、古
土壤等各方面证据也表明,广袤的黄土高原上,200多万年来从没有过大面积茂密的森林
植被,最多可能有少量的稀树草原景观,而更多的为大片的草原地带。
“对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现象我们没有必要惊慌,虽然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地质全
球变化,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其速度而得到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刘东生告诉我们,“对地
科学来说,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今后要努力赶上去。如沙尘暴的来源,发生的强度,对局
部地方的影响如何可以减轻等,现在尚不十分肯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