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对竞争中的得失保持平常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竞争意识是无法立足的,但只有竞争意识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只有以平常心面对竞争,才能与人建立正当的竞争关系。在竞争中人人平等,对待竞争对手,要做到争而不伤团结,赛而不失风格。在竞争中更应谦虚谨慎,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同。
个人之间不适当的竞争会阻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亦可能导致心理紧张、焦虑、自卑感、优越感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正当的竞争的前提必须是正确认识自我。崇尚自我、表现自我,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是进步的特点,但是更应该正确认识自我,也就是要对自己体能、智能、价值、社会权利与义务、社会责任和地位等有一个符合实际的把握,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有人认为只要击败了对手,赢得了胜利,也就达到了目的。这种竞争是一种不满现状,对生活意义不清楚,目标不明确的盲目性的争强好胜,它会导致只以取胜为目的,滋长个人主义和排他主义;个人之间的竞争一旦激化,失败者会产生错误的自卑感,更加畏缩不前;在竞争中,由于人们总希望胜过别人,但又害怕失败,因此处于焦虑和冲突的烦恼之中;竞争中的获胜者,往往会产生过分的优越感,自以为是。
赢得起,更要输得起。人人都有获胜的机会,也有失败的可能,胜要胜得光荣,输要输得坦然,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竞争中,自己的缺点将暴露无遗,而竞争失败会使心情更加沮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对于真正有志气的人来说,失败往往是他们成为强者的起点和动力。经不起失败的人,与强者是无缘的。当然,强者未必什么都强,他也会惶惑,也会失态,甚至会想自杀,但注定其成为强者的是他最终会把失败踩在脚下,而把成功的太阳举在头上。要明白最终超越别人远没有超越自己更重要。
莎莉·拉菲尔是美国著名电台广播员。她几乎是一个竞争的常败者。在她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被辞退十八次,可是她每次都放眼最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每一次竞争的失败,在她面前铺成了通往成功的一个个阶梯。她没有顾及“失败”的落魄,没有机会去嫉妒对手,迫害对手,而是总结教训努力地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迈进。如今,莎莉·拉菲尔已经成为美国一家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奖项。
正如《荀子》中所说的:“势必有损,损阴必益阳。”所有生存活动都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不同的是,有些人得到的同时,就是不安的开始,终日惶惶于害怕失去的恐惧中;而有些人却将失去当做得到的预兆,保持着奋斗向上的健康情绪。
下棋的最高境界是攻守不分,将进攻当做最好的防守,将防守化为最佳的进攻。棋局中的攻与守就像生活中的得与失,如果没有情绪的控制与调整,“攻”得不犀利,“守”得不严谨,就会在得失之间迷失了方向。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终生为了科举考试焚膏继晷,54岁的时候终于得偿心愿,然而却因过分激动,变成了精神病人,一天也没有享受到做官的乐趣;
2005年6月20日,年仅18岁的少年蔡小飞从天津一家宾馆的13层跳下自杀。他10岁就加入当地少年杂志社,1999年凭借《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红遍文学圈。本来已经有花样的人生,却因失去了女友,情绪消沉而星殒长天;
……
其实,人非圣贤,谁又能不在意得与失?得到能够带来满足,失去只能伴随懊恼。境界有所高下的是,有人能在得到的满足中张贴戒骄戒躁的警言,在失去的懊恼中高悬屡败屡战的宣言,而有人却只能在盲目的自我陶醉中沉沦,在悲观的自我否定中哀叹。
中学生朋友尤其要注意,不能把得失看得太重,应该以健康的情绪和心态对待得失。得时不要欢喜若狂、趾高气扬、狂妄自大,失时也不要心灰意懒、悲痛欲绝、自暴自弃。在羡长江之无穷,谈蚍蜉之须臾中,珍惜拥有,把握生存的智慧。
首先,得到前不强求,失去后就忘记。
佛经中把得失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得不到,二是得到了又失去,三是得到了不过如此。
我们做事,不要总是患得患失,也不要害怕失去,有时候,失去反而能让魅力彰显出来。
一幅意境深远的国画,不是满纸浓墨重彩,而是该渲染的地方渲染,该留空的地方留空,白以当黑,才是境界。
生存也是如此,如果总是强求得到,害怕失去,就难免好高骛远。别人有的,我们也想得到,于是不惜挥洒生存的大笔,毫无掩饰地在自己的阅历中乱涂乱抹——别的同学有名牌衣服,我也要买;有同学出国,我们也跟着费尽心机地谋划出国;有人追星,我们也耗费时间和金钱去追星……
这样下来,一些事情根本就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是自己根本无法得到的,于是自然就会在情绪上波动反常,“为伊消得人憔悴”。等自己梦醒过来后,稍一反思,就知道自己的追求全是无谓的精神损耗。
我们还要遵循一个原则,只要我们努力了,尽最大的力量争取了,即使失去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我们努力学习,每天刻苦用功,还是不能得到好成绩,也不用整天情绪黯然、心慌神伤,不如不去追问成绩的得失,转而关注自己每天进步的情况为好;恋人提出分手,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情绪消沉、寻死觅活也没有用,不如潇洒地挥挥手,道一声珍重。
只有得到前不强求,失去后就忘记,我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将情绪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一份“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的豁达。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向上的情绪,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努力的过程中,而不是局限在得到或者失去的狭隘里。
其次,得到后不狂妄,失去前要珍惜。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一切似乎都向着曹操有利的方向发展。曹操以80万军队对抗孙刘联合的10万军队,得到天时;庞统献连环计,让曹操北方的步兵迅速适应水战,又得到地利;对方大将的投降,曹操又得到了人和。
但最终他却被“得到”的陈酒陶醉,横槊赋诗,正在狂妄地高唱“月明星稀”的时候,战火却让他在华容道上的仰天长叹中清醒过来——得到后不能狂妄。
有时候,得到和失去其实是统一的。在我们得到好成绩的时候,也得到了骄傲的坏思想,失去了前进的部分动力;在我们得到了奢侈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的时候,也得到了享乐的腐化,失去了勤俭的品质。
所以说,中学生朋友们在认为自己“得到”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戒骄戒躁,千万不能得之猖狂,否则就会情绪失控,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动,误认为是前程大好,其实已危机四伏。最后,高傲的不良情绪带给我们的打击往往比最终的结果更严重。
从另一个角度说,也不是任何事情都应放任自流,任其自然发展。我们要珍惜已经得到的,只有充分地珍惜爱护我们已取得的成绩,才能在不得以失去它们的时候,依然保持健康的情绪控制,不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所伤害。
总之,世间万物都有对立、矛盾的两方面,如正与反、好与坏、利与弊、得与失、进与退、成与败……既然矛盾的两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那么,我们中学生只有正确处理好得与失,在竞争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不让不良的情绪左右我们的行为,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无怨无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熟与成功!
下面教大家几个正确对待得失的小方法:
1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中学生要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主动地避免因得失产生的情绪失控。
2要合理地安排学习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更加充实,从而避免过分计较得失,也就避免了不良情绪的产生。
3尽力寻找体验健康情绪的机会。一是多想想学业与事业,多关心他人,与亲朋、同学同甘共苦,这些都会使自己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二是多参加公益活动,在感恩的氛围中开拓心境。
4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要将自己的个人得失放在社会的集体得失中去,树立和完善高尚的得失价值观,从而减少因计较得失而产生的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