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女词圣“易安居士”李清照留名月宫
张三闻听他说的可怜,不由的动了他豪侠的心肠,全不畏惧,便呼道:
“乌盆。”
只听应道:
“有呀,伯伯。”
张三道:
“虽则替你鸣冤,惟恐包公不能准状,你须跟我前去。”
乌盆应道:
“愿随伯伯前往。”
张三见他应叫应声,不觉满心欢喜,道:
“这去告状,不怕包公不信。言虽如此,我是上了年纪之人,记性平常,必须将他姓名住处记清背熟了方好。”
于是,从新背了一回,样样记明。老头儿为人心热,一夜不曾合眼,不等天明,爬起来,挟了乌盆拄起竹杖,锁了屋门,竟来到定远县.正值太爷升堂,张三忙拿起盆子,跑向前来喊“冤枉”。就有该值的回禀,立刻带进,包公座上问道:
“有何冤枉?诉上来。”
张三就把去东塔洼赵大家里讨帐,得了一个乌盆,遇见冤魂自述的话,说了一遍。“现有乌盆为证。”包公闻听,便不以此事为妄谈,就在座上唤道:“乌盆。”并不见答应。又连唤两声,也无影响。包公见别古年老昏愦,也不动怒,便叫左右撵去便了。张老出了衙门.口呼:“乌盆。”只听应道:
“有呀,伯伯。”
张老道:
“你随我诉冤,你为何不进去呢?”
乌盆说道:
“只因门上两个门神拦阻,冤魂不敢进去,救伯伯替我说明。”
张老闻听,又嚷“冤枉”。该值的出来,嗔道:
“你这老头子还不走!又嚷的是什么?”
张老道:
“求爷们替我回复一声:‘乌盆有门神拦阻,不敢进见。’”
该值的无奈,只得替他回禀。包公闻听,提笔写字一张,叫该值的拿去门前焚化,仍将老头子带进来,再讯二次。
且说那县衙门口有秦琼敬德二将把守,见那“乌盆”冤鬼徘徊在衙前,不敢近前,正自得意,忽见护法鹦王巧姬飞来报说:
“二位将军,魏人曹的元魂包大人,有信给您俩,请立即观看!”
说完,就将书信递于秦琼后,飞去.秦琼和敬德急将那信阅过,看是写给“乌盆”过衙的门票,便招那“乌盆”,道:
“‘乌盆’,莫怕,莫怕!包大人正叫你进去呢!看来,你的昭雪之日就要来到了,快进,快进!”
“乌盆”见两位门神让他进衙,忙跟了张老身后,跨进门去,上了公堂.那张老将盆子轻放在当地,他即跪在一旁。包公问道:
“此次叫他可是能应?”
张老说:
“是。”
包公吩咐:
“左右,快拿我的‘过阴枕’来,老爷我先要先到阴曹地府去走上一遭,回头再来审理!”
说罢,从包兴的手里接过‘过阴枕’就躺倒在公案之上,睡将起来.倾刻,包公醒转来坐好,就问那乌盆,道:
“乌盆。”
只听应道:
“有呀,星主。”
众人无不诧异。包公细细问了张老。张老仿佛背书的一般:他姓甚名谁,家住哪里,他家有何人,作何生理,怎么遇害,是谁害的,滔滔不断说了一回,清清楚楚。两旁听的人无不叹息。包公听罢,吩咐包兴取十两银子来,赏了张老,叫他回去听传。别古千恩万谢地去了。包公立刻吩咐书吏办一角文书,行到苏州,调取尸亲前来结案。即行出签,拿赵大夫妇.登时拿到,严加讯问,并无口供。包公沉吟半晌,便吩咐:
“把赵大带下去,不准见刁氏。”
即传刁氏上堂。包公说:
“你丈夫供称陷害刘世昌,全是你的主意。”
刁氏闻听,恼恨丈夫,便说出赵大用绳子勒死的,并言现有未用完的银两。即行画招,押了手印。立刻派人将赃银起来。复又带上赵大,与他女人对质。此时案子已破,包公将未用完的银子,俱叫他尸亲领去,婆媳感念张老替他呜冤之恩,愿将他带到苏州养老送终。张老也因受了冤魂嘱托,亦愿照看孀居孤儿。因此一同起身往苏州去了。
包公正直无私,断案如神,尤其是包公用“过阴枕”断明了“乌盆”之案,远近闻名,朝廷下旨,将包拯调往京师,升任开封府尹,龙图阁大学士.
再说,女英元魂跟随观世音菩萨来在山东历城西南之柳絮泉上,被转世托生在学士李格非家之后,起名李清照,时年为,宋神宗元封七年.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东坡的学生,幼承家学,早有才名。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首先饱览了她父亲所有的藏书.因她幼时博览群书,内秀如竹,过目不忘,又爱诗如命,所以出语惊人,崭露峥嵘,名噪一时.她少女时即尤以填词著名.
有一天李清照在柳絮泉上赏景玩耍,见几个文人墨客在柳松亭上饮酒作乐.就听那众公子,都口口声声捧一叫张文潜的书生为“苏门四学士”,遂引起了她的注意.当他们七言八语评论到,唐代诗人元结所作的大唐中兴颂,以及大书法家颜真卿将该诗书刻于壁时,都拍案叫绝,亦被称为双绝.只见那文士张文潜既兴作诗赞道: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摩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李清照听后,她当即和诗一首云: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这时,亭子里的众书生见这少女,不仅出口成诗,而且这诗的气脉,格韵,不亚于诗仙李白和辛弃疾浪漫豪放的诗作.立即引起众文人的好一阵躁动.后来,她这诗传到她父亲李格非手里,也使她父亲大吃一惊。因此,当世诗坛即盛传李清照云:
“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
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弱冠时就结了婚,婚后,夫妻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一同研究赏玩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李清照还给自己起个“易安居士”的雅号.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两党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竟被活活拆散,靖康之变后,她俩都避乱江南,行至在乌江镇时,李清照感怀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九百年后,她的名字就被镶嵌到月宫的环型山上,有词为证: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好汉;
词苑千载,群芳竟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这是后话不再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