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小神仙佛谱
827300000144

第144章

第144章.神农氏

有一天清晨,一个很有钱的富翁,来到观音面前许愿,他祷告说:

“他希望能赚更多的钱,并能够娶更多的美女做老婆.”

当他进完香,磕完头,转身离开的时候,一不小心,竟把他的钱包掉在了跪拜用的蒲团旁边.济公看见了,忍不住想提醒他一下,但一想到他自己原来对菩萨许下的诺言,就又把嘴闭了上来。

第二个来许愿的人是个很穷很穷的穷婆娘,她希望观音菩萨能够让他有钱给孩子看病,能够买得起足够的粮食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当她许完愿望后,突然发现了蒲团旁边的那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钱。她的眼睛突然一亮,没想到,这个观音菩萨竟如此灵验,让他心想事成.于是,这个穷婆娘万分感谢观世音菩萨,很高兴地离开了观音院。

跟着进来了第三个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正要外出远行谋生。所以来到观音面前许愿说:

“我要坐船远行到外面去经商,希望观音菩萨保佑我平平安安,一切顺利,并能赚回很多钱来。”

正在这个时候,有钱的富翁发现自己丢失了钱包,又转了回来,他抓住小伙子说:

“我钱包丢在了这里,一定是被你拣到了。你赶快给我拿出来,还给我。”

那小伙子分辨说:

“我刚才才到得这里,根本就没有看见你的钱包,更别说拣到了。”

富翁急眉火眼的说道:

“现在大清早的,庙里一个人都没有,除了你来,那还会有谁?你如拣到了我的钱包,就还给我,否则,我是不会让你走的。

小伙子掏出船票来说道:

“你看,我马上就要坐船出海了,我真的没有拣到你的钱包,而且我坐的船马上就要起锚出航了,你如不让我走的话,这不是害了我吗?”

两人就这样争执不休起来。坐在上面的济公活佛看了,实在忍受不住,就对富翁说道:

“你的钱包,的的确确是掉在了这里,但这个钱包不是这个小伙子拣去的,而是让另外一个穷妇人拣去了,这个拣钱包的穷妇人,长的黑黑的,出门往左边方向走去了,刚走不久,你现在去寻她,就可能找回你的钱包!”

于是,富翁赶快去寻那穷妇人去要钱包,而小伙子就赶快起身去坐他出海的船去了.这时,观音菩萨急匆匆地走来,对着济公说道:

“你下来吧,你已经没有资格坐在上面了,你才坐在上边不到三天,为什么就违背了你的诺言呢?”

济公道:

“我虽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但是,我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让他们各得其所,难道我这样做,是错了吗?”

观音菩萨道:

“阿弥陀佛善哉!我那“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徒儿,你听本座说上一言,就会恍然大悟的!那富翁虽说是丢掉了钱包,对他来讲,那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无伤大雅。而对于那个拣到钱包的穷妇人来说,有了这笔钱,就可以为他的孩子治病,也就可以有衣服穿,有东西吃,可以救活一家子人家。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最严重的就是那个要出远门的年轻小伙子,如果那个富人一直与他硬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有幸保住自己一条性命,而现在,他乘坐的那条船正在沉没。这是老天早就安排好了的,你却多嘴了!”

济公一听,大惊道:

“师父,是我错了,容我先去把那小伙子救上岸来!”

菩萨笑道:

“不用去了,我已同小龙女说过了,让妈祖在海上对海船施救.不过,这个事情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济公道:

“弟子不知,愿听师父教诲!”

观世音菩萨道:

“佛祖赐你‘天上地下所有寺庙的墚上均为汝的道场’,是让你在寺庙的房墚上高瞻远瞩.而没有赐你一品莲台,你知这是为什么吗?”

济公又道:

“弟子不知,愿听师父教诲!”

菩萨道:

“凡坐莲台者佛,必先知先觉,预知未来,顺天而行.‘如无金钢钻,怎揽瓷器活呢?’,遂有千百万人同时求你护佑,均不得有丝毫差齿,否则,迟早会误人性命!汝从今晚开始,必须要好好地诵背那<金刚经>啊!”

济公道:

“喏!”

菩萨遂别了济公,驾起祥云直奔江苏虞山,一路行到辛峰之麓,正是春夏之交,由于天时忽寒忽暖的关系,一班小儿,多患痧疫之症.就听有两个人坐在山麓上面讲话,一个年轻的说道:

“如今天道是反了,行善的人,一向弄得七颠八倒,作恶的人,倒反而逍遥快乐。老伯伯你想,城东严家的老员外,他是多么行善的啊!修桥补路,他那一件不做,夏令开堂施诊给药,冬天开厂施粥给衣,也不知救了多少性命。如今弄到他自己孙儿出丹痧,据说受了一点子风,丹痧隐了,诸医束手,已是没有生望的了,你想可气不可气呢?”

老者道:

“可不是吗?,但如今弄到身上,又有甚么办法呢?”

菩萨听了,好生不忍,在药物中一算,只有赤杞柳可以救得此危,幸喜此物民间野生的很多,又恰当夏令,正是此物盛生之时。当时菩萨想寻觅一个有缘之人,将此方传授给他,以救一方小儿之命.“那有缘之人在哪呢?哦!不妨就把此方传授给那城东积德行善修桥补路的严老员外吧!”

原来,这谈话的一老一少,却是这辛峰城严文靖公之后,也都姓严.那严老员外,名道彻,人称道彻先生,他生就一副慈善心肠,好为善举,三十无子,人劝纳妾,他只说未得其人。有一天偶然到亲戚家中,见一个婢女,却光着头没有蓄发。先生无意间问起,才知是个哑子,于是便向那亲戚说道:

“叫她把头发留起来,我便娶她为妾。”

那亲戚如何肯信。道彻便申约留聘,第二年便娶了回去。人家问他为何却纳一个哑子?道彻道:

“她天生喑哑,已是十分可怜,况且主人不使蓄发,人家知道她是哑子,自然不会去娶她,后半世的日子,岂不是更加凄苦?我因此才收纳下来啊!”

当时人家不免讥笑他,后来他果真得到三个儿子,行善也格外认真了。那两人谈话中所说的严老员外,却就是这位道彻先生啊。

菩萨那时正在路上采得一束赤杞柳在手中,听了二人之话,便走将过去向二人说道:

“丹痧委实不易调治,惟有这赤杞柳煎服有效。你可拿去送往严宅,叫道彻先生赶紧煎成浓汁,给孙儿服下,在一个时辰后,如其再不见效验的话,另用炭风炉一只,烧了炽炭,取红枣杂置罐中煨炖,痧子自然会推出来的。这是秘方,你等倘能广为传布,也是无量功德。”

那少年接了赤杞柳正待要走,忽又站住道:

“敢请教您尊姓大名?仙乡何处?回头严老员外问起来,我们好回话。”

菩萨道:

“我却没有姓名,若是严老员外问你时,你只说有一个落伽山人,云游过此,闻知员外家小儿病重,故特传此秘方,员外听了,他自会知道的。”

说罢,便将神农本草经一部交给那少年带回去,说契此可为天下百姓治病。后与二人作别下山。

那少年拿了一束赤杞柳,夹起书拔脚飞跑,直入严府,将上面一段话,说个明白,员外道:

“既如此你可问得那人姓名?”

少年道:

“他说没有名姓,却叫做落伽山人。”

员外一听此话,倒身向空便拜,把个少年倒吓得一跳.

严道彻听少年说出”落伽山人”四字,就知道是菩萨显现,不觉倒身向空拜谢。拜罢起身,便命少年稍待,自己却拿了那一束赤杞柳,送到里边,说明就里,叫家人快去煎给小官儿吃。

家中上下人等,听说菩萨指示,都喜出望外,笑逐颜开,知道小官儿今番有救了,自去煎煮,灌给小官儿吃了一盏,不久痊愈。于是便招工雇匠,大兴土木,在辛峰之阳,菩萨当日显圣之处,造起一座庙宇,题名为白衣庵。庵内塑着白衣观音的法像,这位菩萨的手里,不拿杨枝,却拈着一枝赤杞柳,作施舍之状。大家因为菩萨救护小儿,使能延年益寿,故称为延命观音。这座白衣庵当时香烟鼎盛,每逢到二月六月九月三个十九日,四乡八镇的人,都来烧香.盛况不下杭州三月的香市哩。

菩萨那治痧疫的药方,从此广为传布。患同样病症的人家,争着如法炮制,果然十分灵验,这以后还真救了不少小儿的性命。大家感激观世音菩萨的大德,将赤杞柳一物,改名为观音柳,以纪念菩萨的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