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厚黑大唐
8400500000005

第5章 上学去

名声可是个好东西,虽说不能当饭吃,不过却能得实惠——自打越王寿筵上一鸣惊人之后,李晔的名声很快就流传到了大江南北,与同岁的王勃齐名,号称南北两大神童。感觉面子有光的李贞在得意之余,自然也没忘了追问李晔何时有了如此出众的才华,不过却被李晔事先就编排好的一套理由给蒙混过去了。李贞虽未完全释怀,却也没多追究,不单下令将李晔母子俩重新安排到新起的小院住宿,还给予李晔跟兄弟们一样的待遇,这一切的一切令李晔暗爽不已。

神童这顶帽子好啊,戴着就爽,不过李晔却没打算真儿个地去当一个诗人,所谓的诗名不过是李晔实现目标的手段罢了,要想达成最终目的,该走的路还长着呢,李晔并未被头顶上那顶“神童”的帽子闪花了眼,再说了,藏诗虽不少,可毕竟是有限的,用一首就少一首,没到关键时候,李晔可不想动用库存的,若是一旦“江郎才尽”,那乐子可就大了不是?

有诗才是好事,不过要想在大唐混得滋润,光靠会整几句诗是不成的,还得会骑射、治经文,总之,非得文武双全不可,道理很简单:这年月的士人个个都是如此,就算是儒家子弟也都能上得马,舞得剑,否则连做官的资格都没有。

骑马射箭?这个李晔倒是很喜欢,打前世那会儿李晔就很迷武侠小说的,不过对于儒家那套哲学,李晔可就一个头三个大了,当然,就算再怎么不喜欢,李晔也得下狠心去整,非得成为所谓的儒学宗师不可,如此一来上学堂就成了一件李晔无法逃避的事儿。

上学就上学呗,咱前世那会儿大半辈子都在上学,上个学有啥了不得,凭咱的脑袋瓜子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事儿,唔,就是咋跟老夫子道歉还真得好生思量一番。李晔一想起前任那无比辉煌的“光辉业绩”,心里头就不免有些子发憷,可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不是?由新配的书童墨雨陪着的李晔磨磨蹭蹭地往书院走去,心里头不免还是有些子犯叨咕。

嗯哼,人都到齐了嘛,不单兄弟们,就连大姐李令岚也早到了,这也正常,唐时尤其是初唐压根儿就没有后世那些穷讲究,啥子狗屁男女大防的,在这年月压根儿就没市场,若不是小妹李令明还没到上学的年岁,只怕也早就入座了,满屋子的人见到李晔进来,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怪异的神色,都想看看伍老夫子会如何收拾李晔这个讨人嫌的家伙。

伍三省,河南大儒之一,曾作过几任县令,只因出身寒门,否则早该是当朝显贵了罢,其为人耿直,不善言辞,不过学问却很是了得,若不是因得罪了豪门,他也不会托庇于越王府,当一个教书匠的。

“学生见过夫子。”李晔发现道歉的话着实难以出口,倒不是李晔没胆子说,而是说不清,既然说不清,那就索性不说好了,看伍老夫子会是怎个反应再定,因此李晔只是快步走上前去,恭敬地鞠首为礼。

李晔是个啥货色,当了李晔三年老师的伍三省可是清楚得很,别说书读得一塌糊涂,顽劣的程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简直没啥坏事是他不敢做的,唯一可取的就是一手毛笔字写得还算勉强罢了。

这些日子以来,李晔名声大噪,其窜起的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伍老夫子压根儿不信李晔真儿个成了神童,可面对着李晔所做的两首诗,伍老夫子却又迷糊了——那头一首贺寿诗也就罢了,按伍老夫子的话来说,只是不错耳,可第二首却是了不得,连伍老夫子都自认无法写出如此当行出色的诗句来,赞叹之余也不禁好奇不已,此时见李晔举止间风度翩翩,完全没有了从前那股子执拗劲儿,一时间反倒不知道该说些啥才好,愣了好一会儿才淡淡地说道:“三王子大才,老朽可担不起这夫子之名。”

得,伍老夫子这话刚落,满堂子便闹哄了起来,一帮子兄弟扯着嗓子,放声大笑,貌似听到了全天下最好听的笑话一般,可伍老夫子就宛若没瞅见似的,压根儿就没有去制止,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晔。

呵呵,老家伙还真有意思,不就是想探探咱的底吗?得,瞧咱咋糊弄您老。李晔心里头叨咕个不停,可脸上却堆满了真诚,很是恭敬地答道:“先有夫子,后有学生,生之所有师之所授耳,学生能有寸进,皆夫子之功也,非学生之能。”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世界上不喜欢被人拍的人只怕少有,更何况是被有着“神童”美誉的人可着劲地拍,伍老夫子虽没因此而动颜,可眼中的严厉却悄然淡了不少,默默地看了李晔半晌,突地说道:“尔既能诗,可能再否?”

晕!还要作诗啊,要命,咱可没打算做诗人来着,虚名误人哦。李晔压根儿就不想再作啥子狗屁诗的,可面对着伍老夫子眼中的期盼,却又无法拒绝,毕竟要想学会儒家思想那一套,光靠自学是不成的,没奈何,只好恭敬地说道:“学生才识浅薄,佳诗只是偶得矣,既是先生有命,学生自当遵从,还请先生命题好了。”

“嗯。”伍老夫子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尔既以《春晓》闻名,那就以春意再来上一首好了。”

李晔装模作样地沉思了一阵,眼珠子一转,貌似惊喜状地念道:“有了: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好!”伍老夫子虽向来不苟言笑,可一闻此诗,也禁不住击节叫起好来,满脸子的激动状,那帮子正嬉笑着的兄弟们也全都傻了眼,这才相信原先那个蠢货真儿个成了“神童”,一时间人人脸上都露出了嫉妒的神色,那眼光都绿得像恶狼一般,恨不得扑上前去,将李晔就地分尸似的。

好?是好,不过您老要是每天都让咱来上几首,那库存还不得见了底,得,怎么着也得打消了此老日后要诗的兴致。李晔脑筋转的飞快,恭敬地行礼道:“夫子过誉了,诗者小道也,非经世之能,学生不敢以此自恃,求先生教我治世之学。”

“嗯,不错,有才而不自傲,知进退,孺子可教也,入座罢。”伍老夫子很是满意地挥了下手,示意李晔就座。

呜呼,总算是摆平了老家伙,以后咱也有了不作诗的理由了,读书去。李晔暗自松了口气,走到下头一张空出来的书桌后坐定,拿出笔墨纸砚等物,摆出一副专心的样子,听起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