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靖康
8518300000041

第41章 难事儿

宋朝的私塾类似现在的小学,学堂主人相当于小学校长,倍受人尊敬,那些送孩子来上学堂的父母打量秦牧的眼神有些不同了,多了很多敬重。

“哥,你真厉害,学堂现在是我们的了!是我们的了!”学堂在一心向往读书的人心目中,那是一个神圣的存在,居然成了自个家里的,这份喜悦真非笔墨所能形容,秦晓风欢喜得在地上直蹦。声调提得老高,尖细刺耳,比起高音喇叭还要响亮。

要不是黄崇心太黑的话,秦牧也不会把学堂弄过来,你狠我也狠,这就是秦牧处世的原则。把学堂一打量,秦牧笑道:“晓风,我们以后有瓦房住了。瓦房宽大、敞亮、干净,我们收拾收拾,搬过来住。”

“真住?”秦晓风出身贫寒,能有个地方栖身就不错了,哪敢指望住上瓦房,现在居然成真,还真有些难以相信,愣愣的看着秦牧。

“有瓦房不住,难道还住茅草屋?”秦牧反应一句。

秦晓风迟疑着问:“哥,要是我们住了,这学堂怎生办?我还要读书呢。”

读书对他来说,那是一个梦想,时时刻刻都忘不了。他的话马上就得到一众父母的附和:“秦先生,学堂你不能住呢。你住了,我们的孩儿在哪里读书去?”

秦牧一抱拳:“各位,散了吧!我要收拾房了。”

这些父母哪会散去,反而把秦牧围起来,一脸的期盼:“秦先生,这是学堂,是给孩儿们读书的地方。学堂是您的了,您也办个学堂吧。”

“秦先生,请您教教我们的孩儿!”

教书对秦牧来说,绝对不难。可是,宋朝的教育和现代社会大相径庭,秦牧以玩笑的口吻道:“各位,要我来教也不是问题,不过,我不会教他们四书五经,只教他们技艺,你们同意么?”

同意了就怪了!

宋朝的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考秀才,中进士,最好中个状元,光宗耀祖。然后做官,吃香的,喝辣的,要他们不读四书五经而来学习科技,打死他们都不会同意:“秦先生,您真会说笑!秦先生那学高的学问,教四书五经还不容易么?”

秦牧会写字,能写家书,能出对联,在这些乡下人眼里,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学问了,要他们相信秦牧不会四书五经比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还要困难。

“你们要学四书五经,就去别的地方吧。清水湾附近还有几家学堂,不一定非要在这里。”秦牧好言相劝。

“秦先生,您这不是为难我们么?”一个父母带着哭腔,急得脸色发红。

秦牧劝道:“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读书嘛,在哪里不是一样?不一定非要在这里,是吧?”

“秦先生,黄先生是清水湾最有学问的先生了,您比他更有学问,您说,我不把孩儿送到您这里,还能送到别的地方去么?”一个父母眼里噙着泪水,急切的道:“秦先生,我给您跪下了。”

说跪就跪,卟嗵一下跪在地上,还冲秦牧叩头:“秦先生,请您发发慈悲,收下孩儿吧!”额头撞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响声。

他一跪,其他的父母也跟着跪了,齐刷刷的跪了一地,一脸的期待,绝对发自内心。

要是面对困难,秦牧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可是遇到磕头的事情,还真不多,不由得有些慌乱,忙来相扶。只是,扶了这个,那个又跪下了,根本就扶不起来。

“秦先生,您不同意,我们就不起来。”一众父母齐声表起决心。

秦牧手足无措:“你们起来,快起来。你们谁要开学堂,我把学堂借给你们。”

“秦先生,我们就是有了学堂,也开不了呀。我们没有您那么高的才学,这学堂还得您来开。”有父母如是回答,立即引来一片附和声。

望着一张张朴实而真诚的脸,秦牧想拒绝,又狠不起那个心。不拒绝吧,这明显是害他们。他们要学四书五经,而秦牧只能教科技,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不由得大是犯难。

字据一立好,黄崇本该离去,只是这里马上就上演了一幕让他想不到的好戏,又留下来观看。见秦牧为难,嘴角浮现一丝冷笑,不冷不热的道:“没那本事,在这愣充甚大尾巴蛆?”

秦牧眼里厉芒一闪,瞅着黄崇道:“黄崇,少在这里说东说西,这里没你的事,赶快滚!”

黄崇着着不动:“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贻误子弟的。没有才学而来办学堂,是误人子弟;有了学堂不办学,还是误人子弟。”

后半句深得一众父母的赞同,只是他们没有说出来,头叩得咚咚直响:“秦先生,你就答应了吧。我们会记得您的恩德!”

秦牧真想甩手走人,可是又狠不起那个心,想了好一阵,道:“都起来!这里还是学堂。”

“秦先生,您同意了?”一众父母脸带喜色,手忙脚乱的爬了起来。

秦牧很是坚定的道:“不就办个学堂,这还难不住我。”

“乖儿,有学堂了!有书读了!”一众父母惊喜过度,不住嚷起来。

“你们先回去,我弄好了再给你们说。”秦牧吩咐一句。

有了承诺,一众父母欢天喜地的应着,带着孩子回家去了。秦牧脸一绷,看着黄崇,黄崇冷笑道:“我就不信你能办起学堂!”气恨恨的离去了。

秦宝珊一家一直在角落里静观,现在,事情已经明了。秦宝珊和曹氏一打眼色,推着秦错上来,脸上的笑容堆了一层又一层,笑得比弥勒佛还要亲切十倍:“大侄儿,您出息了,会识字,会写家书,会出联句,大哥九泉之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爹是你大哥?我怎生不记得了?”秦牧不冷不热的回答:“他可是你嘴里的呆子呢。”

曹氏的老鼠惨叫声变得和善动听多了:“大侄儿,那是他们乱嚼舌头,我们是亲戚,哪会说那样的话呢。大侄儿,学堂现在是您的了,您错弟读书全指望您了。”

一口一个“您”字,恭敬得象哈叭狗。秦牧心生厌恶,一摆手道:“不敢!背你的百家姓去吧。我这学堂不会要只会背百家姓的人。”

秦错脸上绽放出了一朵鲜艳的花儿:“大哥,我不止会背百家姓,还会读《论语》。大哥,《论语》你知晓是甚么?就是国朝宰相赵普读的那个。”

还要再吹,秦宝珊在他背上轻轻一捏,秦错明白过来,不自然的住了口。秦牧点头道:“不错,能读《论语》。你是一尊大神呀,我这小庙容不下,请吧!”

一家三口迟疑着不动,秦牧和秦晓风不由分说,把他们推了出去。秦晓风重重把大门关上,一家三口站在门口,看着学堂,脸色变幻不定。

秦晓风背靠在门板上,一脸的笑容:“哥,解气,真解气!我们来的时候,他自以为了不起,这才多大一会儿,他就得看我们的脸色了!百家姓背得再好,有甚用?”

秦错那副小人得志模样实在是让人气愤,秦牧理解他的心情:“走,我们去看看。”

两人来到房里,左边房间放着不少桌椅,这应该是读书的地方。一进屋,秦牧油然而生一股亲切感,仿佛回到另一时空的课堂。抚着课桌,秦牧心潮澎湃,情难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