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靖康
8518300000042

第42章 就当做好事

“哥,你想甚呢?”秦晓风眨着明亮的眼睛,打量着秦牧。

秦牧惊醒过来,道:“没事。”

秦晓风问道:“哥,真要办学堂?”

“不办,能行么?”秦牧叹口气道:“要是不办一个学堂,我睡不上安生觉。”

“哥,你来教?”秦晓风很是振奋的道:“哥如此有学问,一准教出好学生。”

秦晓风兴奋之情不减:“哥,我跟你学!”

秦牧问道:“不读四书五经,只学技艺,你要学么?”

“我?”四书五经在宋人心目中是神圣的存在,秦晓风迟疑了一下,大着声道:“哥要我学啥,我就学啥!不读四书五经就不读。”

这是对秦牧的无条件信任,秦牧大是感动,兄弟就是兄弟!扶着他的脑袋瓜道:“我不教他们,我请一个先生来教就是了。”

“哥,你真是好心肠!”秦晓风赞扬一句。

说得没错,秦牧真想把学堂改成住房,可是,把那些父母的焦虑看在眼里,实在是狠不下那个心。秦牧受过高等教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真要拒绝了的话,良心上过不去。

“就当是做好事!”秦牧深很是豁达的想。

出了课堂,把另外两间瓦房查看一番,一间是住处,堆着不少书。另一间堆放杂物的。查看完了,把门一锁,兄弟二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次,经过草市,买了些东西带回去。上学堂和学堂是自家的,这差别就大了,秦晓风最是高兴了,一路上蹦蹦跳跳,说着兴奋的话,大多是夸赞秦牧。

风风火火赶到家,远远就给丁氏迎住了。丁氏一脸的笑容,笑呵呵的,一连串的问题抛过来:“风哥儿,你有没有表现给黄先生看?黄先生有没有挑中你?黄先生甚时间开学堂?”

“娘,没有!”秦晓风如实回答。

丁氏脸上的笑容刹那消失无踪,一脸的气苦相,急得都快哭了:“风哥儿,你说甚?黄先生没挑中你?天啊,风哥儿,你怎生不好好表现?牧哥儿,你也是,不帮着风哥儿。”

读书最有前途,居然就如此丧失了,丁氏不住打颤,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秦牧忙宽慰:“娘,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

“那是怎生样?”丁氏黯淡的眼眼又闪亮起来:“是不是给黄先生挑中了?”

要是再说下去,她肯定会多想,不如挑明了,秦牧直说:“娘,我把黄先生比下去了,他的学堂现在归我了。”

丁氏尽管对秦牧有着无比的信心,可是这事太难以让人相信,她仿佛听到一个大天的笑话似的,不由得笑了起来:“牧哥儿,你真会说笑!黄先生可是我们这一带最有名的先生呢,你能把他比下去?比读书我不信,比染布我信!”

在她的印象中,秦牧最大的特长就是染布了,比染布黄崇绝对不是对手。比读书,秦牧就不是黄崇的对手了。这不能怪她,一个没有进过学堂的人,居然把先生比下去,谁会信?

“娘,是真的!是真的!”秦晓风摇着丁氏的胳膊,非常肯定的道。

秦牧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娘,是真的!这是黄先生立的字据!他和我赌识字,他输了,就把学堂给我了。”

丁氏夹手把字据夺过来,却拿倒了,看了半天,一字不识,皱着眉头道:“都写些甚呢?”

秦牧拿过来,给她念了一遍。丁氏听完,兀自发愣,狠狠在大腿上一掐,大叫一声:“我没做梦?牧哥儿,你甚时间如此有学问了?你没进过学堂啊!”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秦牧,恨不得马上找到答案。

“娘,我不是给您说过了么?是神仙教的!”秦牧只得再次祭起神仙这杆大旗。

果不其然,丁氏马上就信了,笑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牧哥儿,你和神仙有缘呢!牧哥儿,我们不开染坊了,办学堂!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呢!”

办学堂比起开染坊光荣得多,不过,秦牧没这想法:“娘,学堂也要办,染坊还是要开。这办学堂不是要很多钱么?开染坊赚到钱了,就可以把学堂办得更大些!”

心念一动,秦牧非常振奋的想:“我办学堂,可以办成我需要的那种学堂!不一定非要教四书五经,现代科技何尝不能教呢?现代科技在宋朝落地生根,会是什么样儿呢?一下子办起一座综合性的学堂,这不太可能。不过,只要打下基础,这一天迟早要到来!到那时……”

现代科技真要在宋朝落地生根了,这美妙的前景还需要多说么?秦牧肯定是受益最多的人了。

“学堂要办起来!染坊也要开起来!”秦牧雄心勃勃。

丁氏打量着秦牧,问道:“牧哥儿,你在想甚呢?”

“娘,没事,没事!”秦牧很是兴奋的道:“走,回去!”

一家三口兴冲冲的回到茅草屋里,一口气还没有喘过来,只听有人在外面问道:“秦先生在家吗?”

“是谁呀?”丁氏很是不解的问:“秦先生是谁?”

这声音很耳熟,好象在哪里听过,秦牧快步出屋,只见一个中年男子站在屋外,左手拎着一只大公鸡,右手拎着酒坛,背上还有一包东西。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学堂第一个回答问题孩童的父亲,姓朱。

一见秦牧的面,朱姓男子快步上前,向秦牧见礼:“见过秦先生。”

“原来是朱大哥。”秦牧问询道:“朱大哥有何事?”

朱姓男子有些承受不起:“秦先生千万不要叫我大哥,我哪敢做先生的大哥呢。叫我朱曹就是了。”

“猪槽?这人的名字真怪!”丁氏不识字,不知此“朱曹”和彼“猪槽”是两回事。

“朱大哥,屋里说话。”秦牧把朱曹请到屋里。

朱曹把东西放下,秦晓风端着一碗热水递上来:“请喝水。”

双手接过,朱曹一口气喝干,直道来意:“秦先生,你办学堂,我儿读书有着落了。我们乡下人,家里头也没甚东西,这些都是自个家里的东西,还请不要嫌弃。”

他送的东西不少,一只大公鸡,一坛酒,还有几斤肉,十几斤面粉,要值好几钱银子。对于农家来说,这是一份大礼了。

“朱大哥,这些东西我不能收。你放心,我答应了的事,一定做到!说要办学堂,一定办!”当时答应是秦牧不忍心拒绝,现在想到学堂的另一个用处,已经很热心了。

朱曹大急,脸色一下子就红了:“秦先生,您要是不收,就是不收我儿了?”

“一定收,一定收!”秦牧忙肯定一句。

“可您收了,也不会好好教,我儿学不到真本事。”朱曹仍是不放心。

想想另一时空,孩子上学,家长给老师送东送西的,不就图个关照么?都是穷苦出身,秦牧深知这些东西得来不易:“那好,我把面粉收下,其他的东西你带回去。都乡下人,这值很多钱。”

朱曹急得差点哭了:“秦先生不全收,就是不关照我儿。”

秦牧给弄得不办法:“好好好!我全收了,全收了!”

朱曹这才欢天喜地的道:“秦先生,我回去了!浑家还在等着消息呢!秦先生收了东西,一定关照我儿。”

匆匆一礼,风风火火的去了。望着他的背影,丁氏埋怨道:“牧哥儿,你也真是的,这东西要值很多钱呢。农家人不容易,你收了做甚?”

“娘,收就收了吧。”秦牧摇摇头:“以后,学堂的钱就少收点,三两钱银子就成了。”

“三两钱?别的学堂至少要五钱呢。”丁氏有些意外,马上就道:“还有这些东西,也不少了。牧哥儿,还是你想得周到。”

要是他知道黄崇的黑心肠,就知道秦牧是何等的善良了。

“秦先生在吗?”又有人在外面问了。

“又是谁?不会又是送东西的?”丁氏嘀咕一句。

她猜对了,正是在学堂见过的父母,也是来送东西的。自此以后,秦牧是送走一个父母,又接待一个父母,忙着收东西。他们都是提着鸡,拎着肉,带着面粉。

人来人往的,一直忙了两天这才忙完。望着堆成山的面粉,挂了一墙壁的肉,摆放了一地的酒,关了一圈的鸡,丁氏直摇头,感慨无已:“人来人往的,把我们的门槛都踩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