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官谋国
8651700000031

第31章 救死扶伤

嘉州距江州二百余里,楚砚骑着马,身披厚密的蓑衣,头戴斗笠,右手拿着马鞭,当先驰奔。身后是五百骑兵,两人一排,一身制式蓑衣斗笠,口中不断呼喝。在这萧萧暮雨洒江天的背景中,宛若洪流,直冲嘉州。马蹄溅起的泥水向四面飞射,啼声传出老远。

楚砚与众人约定他帅骑兵当先赶赴嘉州,胡远李岩张皓率两千步兵随后赶至,杨森率五百牌刀手留守江州,随时听令。出发前,楚砚对五百骑兵承诺,此事如果做的漂亮,回来每人赏五两银子。

两百多里路楚砚冒雨硬着头皮在日暮降临时赶完,一个个人困马乏,望着巍峨的江州城墙下零零散散躲在树下避雨的灾民,楚砚心里不是滋味。如今春寒料峭,又下着雨,这些人在雨中过夜,受点冻也就罢了,如果爆发伤寒,那可是万分难办啊。

嘉州知府衙门已经在城外设立了收容所,搭了几个简易的棚子,里面支着几口大锅,正是放粥处,四周站着一个个带刀捕快维持秩序。

楚砚四下一扫,就见一个穿着四品文官雁补服的矮胖中年人站在城墙下,四周簇拥着几个衙役帮他打伞,一旁还跟着一个两鬓斑白的文士。看到奔驰而来的这队骑兵,连忙迎了上来。

楚砚心知这人应是嘉州府的知府,便在相距半箭之地下了马,把斗笠递给一旁军士,自己向那知府走来。

那几个衙役也不知道楚砚身份,连忙上前想要拦阻,楚砚也不看,高声喝道:“江州守备楚砚奉命率部协助嘉州救灾事宜。”

衙役们听楚砚自报家门,便退了回去拱卫在知府两旁。

那知府见楚砚雪中送炭,连忙迎上前来作揖道:“嘉州知府魏巍代嘉州百姓谢过楚将军援手之恩。”

楚砚见着魏知府态度诚恳,加上他能够冒雨来安置灾民,心中对他顿生好感,连忙上前扶住,笑道:“当不得大人这一礼,率部驰援乃砚职司所在,大人不必客气。”

魏知府看了看楚砚身后的兵马,见只有几百骑兵,疑惑道:“楚将军这——?”

楚砚哈哈一笑道:“砚今早接到卫司记名,便先带五百骑兵奔驰而来。另有两千步兵正在向嘉州疾行。”

魏知府听楚砚一日间冒雨疾驰二百余里,心下分外感动,忙道:“将军高义,巍敬佩之至。如今嘉州千户所尽数开赴决口所在的林津县,嘉州城中仅剩二百衙役,设放粥处,维持秩序,巡查城中,委实已经捉襟见肘。现在灾民眼见是越聚越多,巍心中焦急万分。”

楚砚点点头道:“大人,为今之计,最要紧的是粮食与住所。春寒料峭又下着雨,这些灾民在这雨里淋上一夜,后果实难设想。”

楚砚见魏知府听了自己的话脸色瞬间变白,便知他已经想到了伤寒二字,又听他道:“果如将军所言,后果万分凶险。还望将军为嘉州万民计!”

楚砚沉思片刻道:“大人可尽遣城中衙役搜罗蓬席椽木、锤斧钉凿,征发匠人,砚率部连同灾民中青壮者协助在这城外搭建芦篷。至于粮食木柴,还劳大人解决了。”

魏知府连连点头,忙吩咐下去。自己与楚砚约好先回城解决粮食木柴。

楚砚会过身来,向众军走去,见五百骑兵从马上一跃而下,牵马列队,周围灾民的目光也集中过来。

楚砚喝道:“全军听命,脱去斗笠蓑衣,让给老弱避雨。”

五百人一言不发,利落地解去斗笠蓑衣,拿在手里,一个个寻找老弱在对方兀自怔愣中交给对方。

这时候楚砚平时恩威并施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那日剿匪归来,楚砚阵斩李泉、奖赏丰厚的事不胫而走。楚砚并没有就此下禁口令,反而乐观其成。带兵凭的就是有赏有罚,赏罚分明。

楚砚通过这两件事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违令重罚,从令重赏。如果没有阵斩李泉的威慑,这道命令断难执行;如果没有人人有赏的承诺,这道命令也不会执行得这么顺利。

五百蓑衣斗笠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是百姓何时见过这么办事的兵,一个个面面相觑。

此时一个老学究蹦了出来,高声道:“仁义之师,这是圣人所说的仁义之师啊!”

周围百姓虽然大多目不识丁,但是终究识好歹、辨是非,仁义二字也是懂的,让老学究这一声喊醒,连忙不跌答谢,称颂不已。

楚砚见此微微一笑,在身边叫过一个小旗的士兵,让他们刀剑出鞘在灾民中巡视,如有不法者,立即揪出。

但是显然五百蓑衣的恩情不仅让受益者感激,亲人也感念不已。再加上一把吧雪亮的钢刀,还真没有人在这里行不轨之事,而是老老实实地听楚砚安排。

看了看粥篷前排起的那长长的队伍,楚砚又皱了皱眉。

嘉州城外不远便是山地,成片的树林铺延开来,不见边际。

楚砚带着剩下的骑兵过去把马栓在树下,留一小旗看着,亲自带头拔刀砍树。

楚砚提前吩咐了,只要两寸径粗的。骑兵配置的是精致的钢刀,都是十锻纹的,砍这些还未长成的树自然不成问题。四百人利落挥刀砍树,余下的数十人将枝杈砍掉。

随着城里茫茫不断地送出芦席火把、斧锤钉凿,以及紧急征发的匠人,楚砚又鼓动灾民青壮自己动手,帮忙盖篷。

方才赠笠赢得的民心使得响应之人不少,齐心协力终于在二更时分搭起了第一批芦篷。篷中生上火,先让老弱进去烤火,蓑衣斗笠自然让给别人。

楚砚会同魏知府商议后在芦篷中架上大锅,烧了开水,命军士们拿出提前准备的干粮,掰碎了泡在锅里,紧急解决一部分灾民的吃饭问题。

看着渐渐搭起的一排又一排芦篷,魏知府满脸笑意,向楚砚行礼道:“若无将军,这千万灾民真不知如何。将军麾下解衣送人,分粮于民,真仁义之师。奔波一日不道苦,水米未进救助灾民,巍感佩万分。观其兵而知将,将军高义可见万一。”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百姓赞扬再多也许还不如不你老魏这一句传到上面管用。

楚砚呵呵笑道:“大人过奖。砚奉命协援嘉州,自当一举一动以嘉州百姓为重。大人一介文士能够冒雨亲临现场指挥,我们这些武夫怎能不恢弘大人这拳拳爱民之心呢?”

一句话说得魏知府喜笑颜开,连忙谦让。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这个架子得两个人一起搭才行。

楚砚看着眼前星罗棋布的篝火,暗道:这只是救灾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