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仙游记
873600000113

第113章 昭天理,东都化海 彰诚心,石茄成泥 (3)

第四十八回 昭天理,东都化海 彰诚心,石茄成泥 (3)

与兄弟二人道:“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还是做个防备的好。”

张一海道:“爹爹若是害怕,明天我先叫人送些米面到舟山,防个万一也就是了。”

于是,次日,张氏兄弟二人先令人将数担米面运到舟山藏好,又将自己的计谋告知城里

的亲眷,叮嘱众人不必惊慌,到时便宜行事。不料,一传十,十传百,这等恶作剧的主意也

在城里传开了。

这日晨,张氏兄弟趁着天色未明,偷偷将猪血涂到东城门外石狮的眼里,然后故意惊叫

起来,哄骗众人逃窜。城里一时大乱。但更多的人已经知道了张氏一家恶作剧的消息,并不

惊慌,更不急于逃命,恰巧这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众人更不信会有天灾,倒是那些良

心发现的人听信了葛孝子的话,纷纷向舟山逃命。

葛孝子见石狮眼里果然出血,惊惧不已,一面招呼众人赶紧逃命,一面跑回家,背起老

母便往西北的舟山上跑。

石狮眼出血的消息传到东都府尹耳朵里,府尹大人立时慌了,连忙乔装改扮逃出了城门。

张屠户一家见中计逃命的人不多,不免有些垂头丧气,正计议着要出去趁火打劫,忽然

凭空响了一声惊雷,轰然一声城墙倒塌,东都城内外山崩地裂,顷刻间,房屋倒塌城池下陷,

滚滚洪流扑面而来,张氏父子逃脱不及,皆葬身于汪洋大海之中。

葛孝子背着母亲气喘嘘嘘跑上舟山,身后有百余人随后赶来。众人喘息未定,身后山呼

海啸,回头看时,东都城已无踪无影,举目四顾,除舟山外,到处都是一片汪洋大海。

跑到山间一平坦处,葛孝子已经累的不能举步,看看到了安全地方,就放下老母坐地歇

息,此处后来得名曰放娘尖。放娘尖正是张屠户父子藏粮的地方,葛孝子以此粮为食在舟山

岛重建家业,此是题外之话。

这一场天灾乃生于十月廿九日,真个是惊心动魄,催人猛醒。后来吕洞宾有诗单叹此事,

诗曰:天理昭昭不可污,忠孝仁义岂能无?见利忘义必生祸,见义勇为自来福。屠夫藏粮空算计,

孝子行善有神扶,不义之地今何在,放娘尖上叹东都。

吕洞宾和徐凤仙目睹了东都城的覆灭,不由皆惊叹天命之神验,离开东都遗址,匆匆赶往

莲花山,徐凤仙一路伤感着东都悲情,二人不觉已至距花山不远。

虽然吕洞宾说去莲花山是为了取九华仙巾,其实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他没有说,那就是离

开唐官村时唐长喜的乞求,这件事一直藏在心头,难以释怀。他料定,此时唐长喜寻妻已到了

莲花山。但他知道,要促成这一对有情人破镜重圆绝非易事。

自从丁金凤被送上莲花山后,莲花老母甚喜,有意将丁金凤收为弟子。但丁金凤虽恨唐长

喜无情,却终未能割断夫妻恩爱,伤愈后时常惦念唐长喜。莲花老母见其凡心未断,也不好勉强,

便令其暂居洞府,意欲慢慢引导,劝她皈依山门。

唐长喜寻妻到了莲花山后,莲花老母怕丁金凤心动,便令人将唐长喜拒之山外,又传令密闭

消息,不让丁金凤得知此事。

吕洞宾至莲花山,正闻唐长喜于山下悲泣,屈指一算,已知根由,不由有些怪莲花老母太专

断,略一沉吟,便与徐凤仙径至莲花洞府。

入得府来,莲花老母早知其来意,却故意避而不谈,笑着迎道:“吕洞宾,恭喜你

度脱玉女重登仙界,此来可是要讨回九华仙巾么,我早替你备好了,今日完壁归赵。”接着

便有一童子将九华仙巾奉上。

吕洞宾早知莲花老母是在有意回避丁金凤之事,接过九华仙巾笑道:“此乃来意

一也,还有来意二,望圣母将丁金凤一起还我,贫道方才来时,见唐长喜已在山下哭泣多时

了,”

莲花老母见吕洞宾直言丁金凤之事,不由有几分不快,脸色也阴沉下来,摇头道:

“唐长喜立下休书,与丁金凤恩义已绝,虽然寻到此处,我料他不过是一时寂寞来寻旧欢,

你何必还要让丁金凤下山跟他受苦?”

吕洞宾摇头道:“圣母差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唐长喜有悔过之心,丁金凤未

忘旧情,玉成其事,功德无量,我料经此一难,唐长喜不会着错待丁金凤,圣母大慈大悲,

何不允她夫妻先见上一面再说?”

“若是丁金凤已不愿再下山了呢?”莲花老母忽说出一句使人意料不到的话。接着

令童子去唤丁金凤来见。吕洞宾一愣,立刻知道莲花圣母事先早有安排,略一思索,

笑道:“若是果真那样,就只好另当别论了。”须臾,丁金凤随童子来到面前,见了吕洞宾,丁金凤深施一礼,便立在一旁沉默不语。

吕洞宾见她神色漠然,不由心中疑惑,这时,莲花老母问道:“丁金凤,吕道长此

来特为接你下山去与唐长喜团圆,你可愿意下山?”

丁金凤摇了摇头,依旧然默不语。

吕洞宾没料到丁金凤会如此麻木,细一审视,方知她已被封了情穴,不禁有些愤

然,一时又不好点破,暗忖:“丁金凤对唐长喜情深意笃,莲花老母如此做,未免太不近情

理,看来,此时倒是有些难办了。”

莲花老母向吕洞宾笑道:“吕道长,丁金凤看破红尘,已皈依山门,她自己不愿下

山,你我怎好勉强?你还是劝唐长喜回去吧。”

吕洞宾略一沉吟,对丁金凤道:“贫道教你的四字真言你还记得么?既然你不愿意

下山,便默念那四字真言,唐长喜禁不住疼痛,自然就回去了。”

丁金凤木然点点头,脱口颂出四字真言,言声方落,山下传来凄厉的叫声,丁金凤一惊,

如梦方醒。这时,唐长喜的悲泣声传入洞府,丁金凤不由自主便惊叫了一声:“长喜!”

吕洞宾手捋须髯哈哈大笑。

莲花老母见丁金凤已冲开情穴,一时有些尴尬,叹道:“吕洞宾,并非我不愿让丁

金凤下山,实在是怕她以后还要受苦,唐长喜性情暴烈,凭丁金凤柔弱之躯,怎能降得了她?”

丁金凤愣了片刻,忽至吕洞宾面前飘飘下拜:“多谢道长昔日相救,小女丛不曾敢

忘,只是不知长喜近来如何?”吕洞宾笑道:“自你来到莲花山后,唐长喜悔之不及,现已

到此处来寻你,你可愿意见她?”丁金凤有些不安地看看莲花老母,莲花老母满面不悦。吕

洞宾知她是碍于莲花老母的情面,不好开口,遂有意笑道:“若是你不愿见她,我劝她回去

也就是了。”

丁金凤迟疑了一下,低声道:“贱妾愿意。”

莲花老母面沉似水,吕洞宾怕将事情弄僵,略一沉吟,向莲花老母拱手道:“圣母,

贫道还要去查访仙衫之事,不能在此盘桓得太久,既然圣母放心不下,我有一计可试唐长

喜之心,若其坚心悔悟,便令丁金凤下山,若是其心不坚,便令丁金凤留在洞府,圣母以为

如何?”

莲花圣母本来理屈,见有了台阶,只好借坡下驴,应道:“我本是怕金凤下山后会

受苦,既然你有妙计,你就试吧。”于是,吕洞宾引了众人来到洞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