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仙游记
873600000057

第57章 赴科考,文痴进京 取古扇,善女报冤 (2)

第二十四回 赴科考,文痴进京 取古扇,善女报冤 (2)

有一个李婉儿喝道:“吴三多!你且听仔细了,姑娘再容你一日!明日此时,还来取扇,到时你若不将古扇交出,休怪姑娘不客气!”喝罢,伸手朝吴三多的面门一点,吴三多顿觉脖项冰凉,三个李婉儿笑着,手扯着手走出月亮门,转眼间无踪无影。

吴三多愣了半天,才觉得脖项上隐隐作痛。两个家人上前细看,却见那脖项上已起了一道细细的红印,众皆惊骇不已。

吴三多惶惶起身,喝令家人严守机密,不许将此事外传,心里暗骂郑恩远坑了自己,事到如今,也无法可想,暗自思忖:看来,我只好到王府去盗扇还与这冤鬼了。

李婉儿被两个同自己一样的女孩拉着,莫名其妙在吴府闹了一番,又不知不觉出了吴府。来到对面的小巷口,韩玉山仍呆立在巷中。李婉儿叫了一声“大叔”,便急忙跑到韩玉山面前。回头再寻那两个女孩儿,早已不见了踪影,却见两位大仙正缓步走进巷来。

韩玉山不知师父是如何救出李婉儿的,一时又惊又喜,连忙拉着婉儿询问根由。李婉儿备述吴府中奇遇,韩玉山听罢,忙向二位师父谢道:“多谢二位师父救出了婉儿。”

韩湘子笑道:“李婉儿现已无事,你何不速速送她还乡?”

韩玉山看着李婉儿,心头百感交集,道:“婉儿,若不是两位师父相救,今日你我必然又要落到吴三多一伙的手里,我们还是先回乡吧,古扇之事,容我日后再设法。”

李婉儿看了看二位道长,低声道:“大叔,方才吴三多已答应,明日还我古扇,我料他不敢欺我,明日我一定还要再来一趟。”

韩玉山面色怆然,叹道:“古扇不在吴三多的手里,我料他明日交不出来。万一你再有个意外可如何是好?你还是先随我回乡吧,八年来,你背井离乡都是由于我的罪过,只有将你亲自送回父母的身边,我这心内才能稍安,你就依大叔这一回吧。”说着,已是声泪俱下。

提起往事,李婉儿也觉得悲伤,却又固执地说:“大叔,过去的事你何苦还要提它?现在吴三多已误把我当成了冤鬼,我料他再也不敢怠慢我,明日不管能否取回古扇,我一定随你离开此处。”

韩玉山泣道:“古扇被吴三多一伙抢走,这也是我的一块心病,日后我一定设法夺回来,婉儿,你在这里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韩湘子见韩玉山落泪,心中十分不忍,轻诵“善哉”,道:“李婉儿,你自幼离家,转瞬八载,父母必是望眼欲穿,你怎可因区区一扇而令二老倚门悬念?依贫道之言,还是先回家乡看望父母为是。”

提起父母,李婉儿不由也是泪流满面。犹豫了一下,依旧固执地说:“小女思念父母,恨不得能立时飞回家去。可是方才在吴府,道长不是曾令吴三多明日交还古扇么?我取了古扇便走,也好叫韩大叔从此了却了心病。”

韩湘子用责怪的目光看了曹国舅一眼,口中轻诵“善哉”。曹国舅笑道:“方才那话是贫道说的,不过是逢场作戏,吓一吓吴三山多,那话可当不得真。再说,古扇并不在吴三多的手里,一日之间他哪里能交得出来?那话不算数,不算数。”

李婉儿闻言,立时低下头去,沉默了片刻忽跪地道;“二位仙长,你等有如此神通,难道不能助小女将古扇取回来吗?”

曹国舅扶起李婉儿道:“李婉儿,非是贫道不肯助你,人间恩怨自有定数,贫道怎敢擅自做主?古扇早晚会完璧归赵,你还是先回乡去吧。”

李婉儿叹了口气,有些灰心,忽有些恨道:“定数,定数,定数便是如此不公么?吴三多与郑恩远一伙恶人倚仗平山王的权势横行霸道,害得我有家不能回,我取回古扇有何不可?”

曹国舅道:“善哉!人间善恶早晚会各得其所,海上沉船时已见之矣!李婉儿,莫非你忘了么?”

李婉儿默然不语。韩玉山被往事搅动着心肠,立在一旁无声落泪。

李婉儿又流着泪劝韩玉山:“大叔,你不要伤心了,我立刻随你回乡也就是了。”

“都怪我,都怪我……”韩玉山哭得更加伤心了。

韩湘子见状,心中暗忖:“看来,古扇一事时时牵动着韩玉山的心,为了早日了结这份恩怨,我索性助他取回古扇算了。”

曹国舅见韩湘子沉思不语,已知其意,遂拉过韩湘子小声劝道:“道兄,我等下界度世,只可教人向道,不可代人向道,韩玉山孽缘未尽,我看急也无用,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听其自然,静待瓜熟蒂落吧。”

韩湘子道:“韩湘子一步失足,苦度八年,这番恩怨早该了结,我实在不忍再看他受尘世煎熬。”遂不听曹国舅之言,与韩玉山道:“韩玉山,你不必悲伤了,既然李婉儿急于取回古扇,贫道助你一臂之力。”说罢,引了一行人穿出小巷,三转两转,到了一处破庙里。

韩玉山看着天色,觉得十分奇怪,离开小巷时才是旭日东升,一路上但见日轮飞转,只行了数十步,已是夕阳西下。他在青龙镇待了八年,竟从不知镇中还有这样一处破庙!到了破庙了。尚未来得及喘口气,外面天色已黑了下来。

玉兔斜挂,星斗满天。韩湘子于破庙的一堵墙壁上挥笔泼墨。片刻之间,墙上画出了一扇小巧的屋门。韩玉山与李婉儿呆呆地望着那屋门,不知韩湘子是何意。韩湘子放下画笔,笑着问道:“李婉儿,你可认识此门么?”李婉儿蓦然想起,画上那门竟与平山王书房刘丛书房的门一摸一样!

韩湘子笑道:“此门直通刘丛的书房,古扇就藏在书房中。”说着伸手轻轻一推,画中那门嘎然而开。李、韩二人皆惊异不已。

韩湘子又道:“你二人进门之后顺路前行,到了书房要仔细寻找,取了古扇便速从原路退回,不可擅动房中之物,贫道在此等你到三更,你二人务必于三更前离开书房,三更一过,此门便不能再开。”李、韩二人略迟疑了一下,遂推门而人。

目送二人进入门内,韩湘子有些自得地舒了口气。回头看看曹国舅,曹国舅目视那门正微笑着摇头。韩湘子惊问:“道兄为何笑我?莫非此事办的不妥么?”

曹国舅道:“我笑你虽已位列仙班,却未能脱尽尘世干扰,你只顾卖弄神通,却不知韩玉山与李婉儿已被你困到王府中了!”说着,提起画笔在那屋门上画了一道门闩。

韩湘子大惊,屈指一算,不由连叹失策,埋怨曹国舅道:“我一心想早些解脱韩玉山,没料到还会有这许多麻烦,道兄即已知此事不妥,为何不来提醒我一声?”

曹国舅道:“当局者迷,我劝你又如何肯听?韩玉山孽缘未尽,你却急于将他度出苦海,这也是天意,你何必怪我?”韩湘子长叹一声,遂与曹国舅飘然离去。

韩玉山与李婉儿步入小门顺路前行,片刻之后,面前一片月光。再向前数步,忽觉异香扑鼻,不知何时已进入一座摆满奇珍异宝的书房之中。月光之下,琳琅满目,桌案上皆是金鸟玉兽等世上罕见之物。李婉儿虽在王府中八年,从未挨近过这间书房,更不曾见过这许多奇珍异宝。

二人借着月光向前搜寻,渐渐走到墙边一壁厨前。厨壁里摆满了历代书画。韩玉山断定古扇必藏在壁厨里。于是,二人便于壁厨中仔细搜寻起来。

壁厨的一角放着一封打着火漆红印的书信。一缕月光照在信封上,依稀可辨“刘丛亲启”四个大字。李婉儿心奇,信手取出书信细看,却是当朝宰相丁谓由京城写来的。信中道:

……九月廿日,今上欲往泰山封禅,此乃不可多得之机,令汝等速将轰天雷备好,届时来京,并密遣军马伏于东城外,待御林军出城时相机图之,事关重大,慎之……

李婉儿看罢,惊骇不已,暗道:“想不到堂堂宰相竟会勾结平山王密谋反叛!难怪八月廿日王府大火时响声震天,必是这密信中所说的轰天雷炸开了!”

“婉儿,我找到了!”韩玉山于字画堆里找到了那柄被抢走八年的古扇,兴奋地叫了起来。见李婉儿正在发愣,韩玉山拿着那古扇过来道:“婉儿,你看,我找到了。”

李婉儿将那密信递到韩玉山面前,道:“平山王刘丛与当朝宰相丁谓暗中勾结密谋反叛,我已拿到了证据。”

韩玉山接过密信略看了几眼,大惊失色,慌忙掷信于地下,道:“婉儿,此事非同小可,万万管不得!古扇已到手,我们快走吧。”说着,将古扇塞到李婉儿手中,拉起李婉儿便向回走。

李婉儿挣开韩玉山的手,俯身拾起密信,与古扇一起藏入怀里,道:“这伙贼人密谋反叛,一定还有其它证据,我们再找找看,一定不能叫这伙贼人得逞!”

韩玉山有些着急,道:“婉儿,天已近三更,仙长的话你忘了么?我们不能再耽搁了!”

李婉儿哪里肯听,又向壁厨中搜去。正在此时,忽闻房门处有响动。韩玉山一惊,忙按着李婉儿蹲下,藏身于桌案后。

房门悄然打开,外面闪进一个黑影。二人躲在桌后屏息细看,但见那人青衣襟,短打扮,头戴青布面罩,手持一柄短剑,进屋后匆忙向四周扫了一眼,又轻轻关上房门。

韩玉山望着那人的举动,觉得有几分眼熟。却见那人轻手轻脚走至一摆满金器的桌案前,取出一块黑布向桌上一铺,匆忙取过几件金器放到布上。韩玉山扯了李婉儿一把,小声道:“原来是个窃贼,我们不要管他,赶紧走吧。”李婉儿紧盯着那蒙面人的一举一动,忽然低声道:“大叔,你没看出来吗?那贼人是吴三多!”说着,悄悄从桌上摸起一只金钟攥在手里。

韩玉山细看那贼人,蓦然,八年前破庙中被劫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那时,吴三多等三人正是这么一身打扮!满腔仇恨涌上心头,手不觉已伸向腰间摸出了尖刀。刚要上前动手,猛又想起了韩湘子的叮嘱,犹豫了一下,强压仇恨与李婉儿道:“婉儿,快到三更了,我们走吧,日后再同他算账!”

李婉儿紧攥着金钟,一动没动,恨道:“冤家路窄,今日不能这么白白放过他!”

说话间,那贼人已将桌上的金器包好了一包,一手提着包袱,一手提着短剑径奔壁厨而来。这一来,二人看得更清楚了,半点不差,那贼人正是吴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