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877500000066

第66章 埃里森的第一笔大交易

第八章第四节 埃里森的第一笔大交易

甲骨文公司成立之初,产品不完善,客户资源也有限,名气更是不知名的“软件开发实验室”,那它是如何打开局面,一步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的呢?

事情还得从一个偶然事件说起。

从创立公司伊始,埃里森就一直关注IBM公司的发展动向。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了然于胸。一次埃里森从IBM的工作人员那里探得消息,美国中央情报局急需一套商用关系数据库的软件。但在咨询了IBM公司之后,中央情报局发现IBM并没有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听到这则消息之后,埃里森立刻联系中央情报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他们自己的公司可以提供这样的产品。可是,中央情报局的计算机系统向来都是由IBM公司提供的,这些官员根本不相信埃里森能做到IBM都做不了的事。

不过,对于这样的拒绝,埃里森似乎早已料到。他毫不气馁,每天都早早地就来到中央情报局的大门口,拼命地推销他的产品,不厌其烦地讲解Oracle的优点:“我们的商用数据库软件可以很好地和IBM主机兼容,而且不会减慢主机的速度,操作也十分简单,我们可以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培训您的员工,直到学会使用技术为止。”

但事实上,有很多Oracle的优点都是埃里森自己想象出来的,产品里根本就没有这些特性,正如埃里森的竞争对手所言:“埃里森把向客户撒谎当成家常便饭。”但不服归不服,最终埃里森还是说服了中央情报局的负责人购买他的产品。就这样,埃里森终于拿下他的第一个实力雄厚的关键性客户。

中央情报局的这单生意对埃里森的公司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因为当时的操作系统都是不能相互兼容的,那时更没有什么“软件可移植”的说法,所以说没有具备这种功能的应用软件。也就是说,为一种操作系统开发的Oracle数据库软件不可能在使用另一种操作系统的IBM主机上使用。因为中央情报局的电脑都是IBM公司提供的,所以Oracle能否同时在两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就成为埃里森要攻克的难题。

可谓无巧不成书。正当鲍勃?迈纳和布鲁斯?斯科特为埃里森的承诺四处寻求解决之道的时候,C语言出现了。1978年,贝尔实验室的布里安?科尼加恩和丹尼斯?里切出版《C语言程序》,一举让C语言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流行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仿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于是他们想到可以用C语言重新编写Oracle软件,因为C语言是所有机器都支持的。但是当时C语言刚刚推出,还没有得到市场的检验,也就是说这样贸然做成产品推出市场,等待他们的也许是鲜花,也有可能是臭鸡蛋。不过从当时甲骨文面临的境况来看,已经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就算前面是悬崖,也得跳了。所以,埃里森最后作出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决定:将新版本的Oracle全部用C语言改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埃里森选择了挑战与冒险。

埃里森开始组织人员重新编写软件,非常要命的是,时间日益临近,十分紧迫。那时公司仍在初创阶段,资金和人力都很紧张。而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新产品来,面临的困难重重。“我们4个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没日没夜地苦干,渴了就喝口矿泉水,饿了就啃面包和饼干,困了就在电脑旁睡觉,整天做的事情就是对着电脑。每个人都脸色发黄,眼睛红得像兔子的眼睛……”尽管后来埃里森回忆起这段日子时仍然心有余悸,但也正是这份执著和决心,埃里森和他的同事们最终按时完成了Oracle第三版的编写。

1983年3月,埃里森正式对外发布了“OracleⅢ”。“OracleⅢ”推出后,埃里森“空想”中的产品成为现实:C语言的编译器既便宜又有效,而且还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和各类机器兼容。这使得“OracleⅢ”也有了很强的移植性,它可以在不同的电脑上应用,可以说是埃里森的想象力让他的产品占得了先机。

中央情报局验收合格,购买了“OracleⅢ”。很快,埃里森的公司声名鹊起,许多客户纷纷自动找上门来。而埃里森每次向客户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时,总不忘说出中央情报局也在使用他们数据库的事实。与中央情报局的成功合作成为埃里森宣传数据库产品最好的广告,很多客户都是看中中央情报局的这块招牌才放心大胆地购买埃里森的软件的。

随着业务蒸蒸日上,埃里森和他的合伙人也开始考虑公司形象的问题——毕竟“软件开发实验室”不太像一个大公司的名字。1983年,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产品,同时也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宏伟蓝图,埃里森决定把公司更名为“Oracle”。就这样,在艰辛创业7年之后,甲骨文公司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开始迈向高速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