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帝师传
8789600000037

第37章 文武兼备国之能臣(3)

高熲不只是对杨坚十分忠诚,对炀帝杨广也是克尽臣道,见有不对的地方,就直言不讳。比如在炀帝喜欢音乐这件事情上,高颍就坚决反对。炀帝想要向突厥人炫耀,他命令宇文恺制作可以容纳几千人的大帐。等到初七这天,炀帝来到设于城东的大帐,备好仪仗侍卫,宴请启民可汗及其部属,宴间演出散乐。各方部落的胡人都惊异欢悦,争着进献牛羊驼马几千万头。炀帝便赐给启民可汗帛二千万段,启民的部属按等级都有不同的赏赐。炀帝又赐给启民可汗辂车与坐骑,鼓乐幡旗等仪仗,特许他朝拜时不必唱名,其地位在诸侯王以上。炀帝还下令征召全国的散乐艺人。身为太常卿的高熲(炀帝即位后启用高熲为太常卿)劝阻,炀帝根本不听他的。高熲退下来后对太常丞李懿说:“北周的天元帝(注:即宣帝宇文赟,在位时穷奢极欲。)因为好乐而亡国,殷鉴并不远,怎么可以再重复呢?”高熲又认为炀帝对启民可汗的待遇过厚,对太府卿何稠说:“这个胡虏很清楚中国的虚实,山川的险易,恐怕会成为后患。”他又对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太无纲纪了。”礼部尚书宇文私下对高熲说:“天元帝的奢侈,以今天的情况与之比较,也不算太过分吧?”这些话都被人报告了炀帝。高熲本是出于忠诚,才会明确指出炀帝杨广的错误,但炀帝认为他是诽谤朝政,把他杀害了,高熲被杀,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他的为人以中君的态度,全朝无人不知。在废太子杨勇这件事情上,原本与他是同一战线的大臣杨素,见风使舵,投靠了杨广,博得了文帝与独孤皇后的欢心,后来取代高熲,当上了宰相。而高熲出于稳定政权的意图,跪在文帝面前,说道:“长幼有固定的次序,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废弃的。”这样,就同时得罪了文帝、皇后和杨广三人。有一次,文帝要挑选东宫(太子宫)的卫士作自己的卫士,高熲以为不应该这么做,就直接对文帝说:“如果把强壮的卫士都挑选走了,恐怕东宫的保卫力量太差。”文帝听了很不高兴,对高熲说:“我时常东跑西跑的,所以需要有较强的卫士。太子呆在东宫,身边何必要有那么多卫士。重兵保卫东宫这个办法流弊极大。依我看,东宫的保卫由皇宫卫队兼管着就行了!我熟悉前朝的旧法,你不要走过去的老路。”

高颍主张不废杨勇,自然成了杨广的死对头。在杨广看来,他和高熲之间的矛盾就是敌我矛盾,他当上皇帝后,能不痛恨高熲吗?再加上平陈之役,杨广是统帅,高熲是统帅府的长史,掌握实权。隋军攻入陈朝的京城建康,抓住了陈叔宝和他的宠姬张丽华。杨广派高熲的儿子到建康告诉高熲,要把张丽华留下来。高熲对杨广的要求是不予理会,斩杀了张丽华,并且说:“周武王灭殷,杀了妲己。现在平定陈国,不宜娶纳张丽华。”杨广当上皇帝后,把高熲的忠诚看成是与自己的公然对抗,所以终于找借口杀死了他。

明明知道文帝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独孤皇后对自己也是。卜分不满,杨广一旦当上皇帝会对自己不利,却要坚持站在他们的对立面。高颍真的不识实务吗?绝对不是,他是一个经历了隋朝建国,并且辅佐了两代君主的能臣。他如果不是目光敏锐,怎么会选择杨坚作为辅佐的对象,而后又屡建功勋呢?隋朝到了开皇末年,由于一些吹牛拍马、玩弄权术的人越来越得势,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之间的派系斗争更加复杂化,这对于比较正派而又敢于直言进滦的高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高熲不会看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但他还是以隋朝的兴亡、国家的治乱为重,一如既往地辅佐君主。不然当隋炀帝让他做官时,他会因为能做一个“太常卿”就返回政坛,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吗?可以看到,高颍的死正是缘于他对隋王朝的忠诚。

所以高熲虽然被杀了,但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忠诚,直到唐代,还有人为他鸣冤。

举荐贤人大公无私

高熲不仅具有天生的突出才能,而且对文帝、炀帝是忠心耿耿。隋朝的名将、名臣很多都是由高熲举荐的,而且面对功劳,他多次让位,得到了文帝和大家的赞赏。

杨坚登上帝位后,十分器重他,每每称他为独孤,而不是直呼其名。朝野上下没有人比他的地位更高,都很尊重他。但高熲却向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想让苏威代替自己。文帝深知高熲的为人,就成全了他的美意,答应了他的请求。可是没过多久,文帝觉得高熲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下诏,要求他回来。文帝说:“苏威虽然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是由于高熲的善于举荐人才。我听说过能够举荐贤才应该受到上等的奖赏,哪里能够让他辞去官职呢?”于是文帝不只让高熲官复原位,很快地又让他担任左卫大将军,同时保留了他其他的官衔。高熲能够得到如此的待遇,完全是因为他对贤才的全力推举。苏威被举荐后,得到了文帝的重用,发挥了聪明才干。他和高熲等人修订的法律,不仅在隋朝施行,而且也被后世所沿用。苏威主张减税,高熲便帮助他来实现;苏威关于改革地方建制的意见,与李德林的意见发生了矛盾,也是由于高熲的支持,才得以付诸实践。高颞是以天下的大局为重,将他认为对天下有利之人推荐给朝廷,甚至让这个人来担任他的官职,而且积极地给予其协助,全力推行有利于天下的好措施,这又是何等的胸襟!

高熲越是大公无私、有气度,就越受到文帝的器重。平陈后,文帝加授他上柱国(注:勋官中最尊荣之官)的职位,并且晋封他为齐国公,给了他很多的赏赐。文帝对高熲说:“独孤公灭陈后,有人说你肯定要造反,我已经把传言的人杀了。我们君臣和睦,哪里能够被小人离间呢?”这时,高熲又提出让位,文帝不允许,特别下诏说:“独孤公才识过人,独具眼光,见识深远;带兵打仗,廓清海内,确实是朕的心腹。自朕受命(当上天子)以来,是耗尽了心力,幸亏有公的帮助,你是上天派下来的好帮手呀!”后来庞晃、卢贲两人在文帝面前说高熲的坏话,文帝十分生气,把他们贬官了。之后文帝告诉高熲,说:“独孤公你就像镜子一样,一被打磨,就更加的明亮。”

除了苏威,高熲还推荐了贺若弼和韩擒虎。在平陈的战斗中,他们两人都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后来又指挥过许多战斗,对隋朝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贺若弼,字辅伯,洛阳人,是隋代名将。他年轻的时候会文精武,颇有名气。他得到过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器重,在其手下任职。贺若弼擅于攻战,而且很有谋略。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他跟随上柱国大将军韦孝宽攻打陈国,屡献计谋,攻克了陈国的几十座城池。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时任左仆射的高熲独具慧眼,向文帝推荐了贺若弼,让贺若弼担任吴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作好灭陈的准备。贺若弼果然机智,一下子就进献了十个攻取陈国的计策,得到了文帝杨坚的称赞。贺若弼军令严肃,纪律严明,宽释俘虏,所到之处攻无不克。他挥师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后,率领8000甲士,奋力击溃陈军主力,擒获陈将萧摩诃,从北掖门进入建康城。因为灭陈有功,他被加位上柱国大将军,晋爵宋国公。最后官封右武侯大将军。

韩擒虎,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也是隋代的名将。他是北周大将军韩雄之子,以具有胆略雄威着称。北周时,担任都督、刺史等职,世袭爵位为新义郡公。陈朝时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他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后又屡挫陈师。隋开皇元年(581年),高颍向文帝举荐了韩擒虎,任命他为庐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庐江(今安徽合肥),作灭陈的准备。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举攻陈时,韩擒虎为先锋,率领隋军从右翼进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他率领五百精锐部队夜渡长江,迅速袭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在半日内攻克姑孰(今安徽当涂),然后进军新林(今南京西南)。江南父老久闻其威名,登门拜访者昼夜不绝。陈军听说后很是畏惧,于是镇东大将军任忠等人相继投降。韩擒虎便率领这五百名精骑,由任忠指引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虏了后主陈叔宝。事后,韩擒虎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

可见,高熲选才的本领是很高强的,理应受到奖赏。平陈之后,文帝要他同贺若弼讨论总结平陈的事情时,他又推辞道:“贺若弼先献十策,后来又在蒋山(今南京市钟山)苦战,打败敌军,我只不过是一个文职官吏罢了,怎么能够与大将军评论战功呢?”本是高熲向文帝推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当总结功劳的时候,高熲又自动地避让。其实,这次平陈之役高颍才是实际的指挥者,虽然贺若弼立下了大功,但他只是高熲统率的三路大军中的东路大军的将领罢了。况且,平陈之战胜利后,为了争功,贺若弼与韩擒虎在文帝面前打得不可开交。贺若弼说:“臣在蒋山奋勇作战,攻破了敌人的精锐部队,擒获了敌军的骁勇之将,威武之名震惊四方,于是才灭掉了陈。韩擒虎没怎么与敌军交战,哪能与臣相比?”韩擒虎说:“(我)原本是尊奉明确的旨意,(陛下)让我与贺若弼一同攻打陈都。贺若弼却早早地进入,遇到敌军就交战,致使过多的兵士死伤。臣只带领着区区五百轻骑,兵不血刃,直攻陈都,打败了敌人,抓住了陈叔宝,占据了他的府库,倾覆了他的巢穴。而贺若弼到了晚上才到达了北城门的偏门,臣打开城门请他进入,他哪能与臣相比?”贺若弼、韩擒虎后来成为了隋朝的名将,高熲看重了他们的才能,向文帝举荐了他们。贺、韩两人也确实是文帝的好帮手,但在胸襟上与高熲是相差甚远,他们刚刚立了功,就公然在文帝面前争功,与高熲进贤让位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熲以天下大局为重,进贤让位;贺韩两人以个人利益为重,相互排挤,因此高熲的虚怀若谷的态度再一次受到了文帝的赞赏。大家对高熲的尊重也不只在于他的善于发现人才,更重要的是他的谦逊和大公无私。他不嫉妒人才,当由他推荐的人与他齐名或超过他时,他感到的是愉快,而不是怨恨。归根结底,高熲是以天下的治乱为己任,所以才会把个人的进退看得很淡,而这种品质,并不是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能轻易做到的。

另外,有些悲剧色彩的是,后来成为文帝、炀帝两朝权臣的杨素也是高熲推荐的。在高熲处于不利的政治地位时,杨素没有因为受到高熲的举荐与重用去帮助他,更没有因为国家的利害去向君主力谏,使得高熲被隋炀帝无辜地杀害了。

高熲一生辅佐两代君主,为隋朝的巩固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一生历经的事情很多,可惜的是,他的文稿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史书的记载也很有限;但是我们从他在文治武功上的表现,以及他积极举荐人才的做法,仍旧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为人与成就。隋文帝也正是出于对高熲才干和人品的了解,在重大问题的处理上,常以高熲的意见为是。

参考文献:

1.《隋书》卷41,高熲本传。

2.《资治通鉴》卷180隋纪四。

3.《资治通鉴》卷179隋纪三。

4.《资治通鉴》卷181隋纪五。

5.《北史》卷72,列传60。

6.《南史》卷10,陈本纪下第十。

7.《通典》卷5。

8.《中国通史》(白寿彝)第六卷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