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起初并没有班主任之设置,直到清代,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置卒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1937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借鉴和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考试的由来
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早在1300多年前,隋炀帝大业二年,我国就建立了通过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在那以前,实行不经考试的推广制度,叫做“九品中正制”。曹操当政时,提倡“惟才是举”。曹丕在公元220年采纳陈群的建议,让各郡推选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政府按等选用,称为“九品官人法”。到了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的人,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因而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一说。
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叫做分科取士,即科举制度。唐代武则天执政时,亲自殿试,并增设武举。
科举制度与八股考试并非一回事。唐代以诗文取士,所以诗风很盛;宋代用经取士,所以理学很盛;明清两朝则用八股文取士。
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学分制的由来
学分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的一种较普遍的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只有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学分制可以作为教学计划制定、课时分配、教师工作量安排等的依据。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8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传统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学校必须适应现实需要,从而既要保留基础科学课程,又要增设新科学技术课程,课程体系因此变得越来越大,使得学生在一定年限内,已不可能全部修完这些课程,只能就一定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内修习其中部分的必修课程,因此产生了选课制。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改进则是在美国,美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逐步地在大学中推行选课制。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越来越自由化,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一个能适应各种教学计划的计量单位来进行教学管理,于是产生了学分制。
学位、学衔的由来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是高等院校教师职务的名称;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是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人员职务的名称,以上这些,统称为“学衔”。而博士、硕士、学士则是学位的名称。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博士为学位的第一级,硕士为第二级。约13纪世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学衔制早于学位制。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大学中,教师分为教授、讲师、助教三级。
学衔与学位两者的关系,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统一的标准,都是各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博士、硕士和学士的由来
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称呼,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就有学位制度。
硕士,有时只是对博学多才、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博士,在古代是一种官衔,从事编纂着作或教授学生、培养人才,它的官阶品位并不高。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校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唐太宗时设文学馆,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的品位一直很高。清朝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样,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有了关联。
工商管理硕士(MBA)的由来
工商管理硕士是舶来词,英文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始于北美,以后遍及全球。该学位已成为进入各大公司或者着名企业的先决条件和晋升条件之一。MBA以培养工商企业中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我国目前已有近40所高校取得了MBA招生资格,中国着名的MBA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目前,我国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已具有4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经考试合格录取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通过全日制二年半至三年、非全日制三年至五年的学习,掌握比较宽广的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有较强的适应市场和经营决策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博士后”的由来
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以后,许多博士经常协助导师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习惯上称为博士后。
我国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有关部门规定: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试办期间年龄放宽到40岁),尚未分配工作或无正式工作岗位的青年,均可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的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必须流转出站或转到另一个站。在不同站流动的总期限不得超过4年。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户口、工资、科研经费、基金、住房、职称、工作分配和配偶、子女户口随迁方面,享受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
“留学生”的由来
现在把留居国外的学生统统称做“留学生”。其实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其由来要追溯到唐代。
那时我国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太长,日本政府便想出各种办法,一是派遣一些在遣唐使回国时也与他们一同回国的学生,当时称之为“还学生”;一是派遣一部分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部分人就叫“留学生”。以后,“留学生”一词也在我国被沿用下来。
复旦大学的由来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近代着名教育家马相伯(1840-1939年)创办的复旦公学,1917年改名为复旦大学。
马相伯的幼年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时期,他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廷的昏庸无能,长大后主张“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心教育救国。1903年,他尽献家产,在上海创办了震旦学院。“震旦”是印度梵文对中国的称谓,象征东方光明、前途无量。后来震旦学院的教务被教会神父把持,马相伯非常气愤,毅然辞职。后在社会支持下,1905年他又创办了复旦公学。取名“复旦”是采纳于右任的建议,表示不忘震旦,更含复兴中华之意,其来源于《尚书》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哈佛大学的由来
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1638年这所学校在马萨诸塞州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4名。1638年9月14日,美国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部分遗产和400余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学校。1639年3月13日,马萨诸塞州议会通过决议,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
在建校的最初一个半世纪中,体制主要仿照欧洲大学。1721年正式设立神学教授职位。1780年扩建成哈佛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由来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与哈佛齐名的最高学府,是万千学子心仪瞩目的地方。说起它的诞生,竟与哈佛大学有着关联。
斯坦福由于投资铁路而发了大财,但是夫妇二人珍爱的儿子却不幸去世,为此他们想在加州办一所大学,以纪念爱子,于是1884年的某一天,他们找到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向他请教用多少钱可以建立一所大学。艾略特校长在听完了他们的讲述后,一脸认真地说:“这起码需要500万美元。”这个数目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5亿美元。
听了这话,斯坦福太太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眼睛直视着艾略特,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沉默了良久,斯坦福先生开口说:“亲爱的,我想我们还是可以拿出这笔钱的。”
“那我就祝福你们了。”艾略特校长笑着回答说。
但艾略特没有料到的是,这对夫妇真的投资建立了一所用其姓名命名的斯坦福大学,而且这所学校后来与哈佛齐名。
更有意思的是,斯坦福大学一位名叫博克的毕业生后来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校长。真是世事难料,不知艾略特有知对此会做何感想。
耶鲁大学的由来
耶鲁大学是美国着名学府,我国近代着名土木工程家詹天佑便是毕业于此。但是它的诞生,却还有一段与哈佛难分难解的故事。
17世纪下半叶,由于哈佛大学的办学越来越脱离清教徒教义,走向学术自由化,这引起了部分哈佛大学毕业生(他们大多是公理派教会的信徒)的强烈不满,他们指责校方在办学上的日益放松,要求恢复原来的清教徒教义,可校方并没有理会他们的要求。
无奈之下,这些人于1701年在康涅狄格州的纽哈文镇另建了一所学院,把它取名叫康州联合学校,并推举哈佛大学毕业生亚伯拉罕·皮尔逊做第一任校长。1718年,另一位名叫考顿·麻特的哈佛毕业生给这所学校起了一个新名字:耶鲁学院,以感谢英国商人伊莱休·耶鲁对学院的慷慨捐赠(价值562英镑的货物和417本图书)。但有趣的是,麻特本人却一直渴望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不过两次都遭到了哈佛校董事会的拒绝。
随着岁月流逝,两大学校互相碰撞,又有帮助,总是“恩怨”参半,成为美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图书馆的由来
图书馆源于保存记事的习惯。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最早的图书馆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由于在图书馆文献中经常使用“图书馆”一词,1928年,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又创造了一个“圊”字,代替“图书馆”三个字。现在这个字被简化成了“图”字。
“CPS”全球定位系统的由来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即全球定位系统,也称车船导航定位系统,是智能交通最先进的技术,是一种全球、全天候、全高度的定位系统。它可向载体提供三维坐标位置(经度、纬度、高度)、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为军事目的建立的,旨在彻底解决海上、空中和陆地军用运载工具的导航和定位问题。美国等国曾在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及轰炸南联盟过程中运用GPS技术,使轰炸命中率大大提高。此项技术后来逐渐扩大到民用方面。
紧急求救讯号“SOS”的由来
“SOS”是世界通用的紧急求救讯号。“SOS”代表什么呢?有人说这是英文“营救我们的船只”的缩写,有人说是“拯救我们的灵魂”的缩写。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
“SOS”不是英文缩写,而是无线电通讯信号。1932年美国发明家缪尔·弗·比·摩尔斯首先把电应用到通讯上,发明了电报,也就是今天的摩尔斯电码。摩尔斯电码用点和划表示字母,可用灯光或无线电发送。在无线电通讯上,“紧急求救讯号”的代号是三点三划三点(…——-…)。而在摩尔斯电码中,S的代号正好是三点,O的代号是三划,所以“紧急求救讯号”简称为“SOS”。
密码的由来
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因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从而获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后来又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密码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史料记载,密码最早产生于希腊。公元前404年,斯巴达国(今希腊)北路军司令莱山得在征服雅典之后,本国的信使赶到,献上了一条皮带,上面有文字,通报了敌将断其归路的企图。莱山得当机立断,率师轻装脱离了险境。到了4世纪,希腊出现了隐蔽书信内容的初级密码。8世纪古罗马教徒为传播新教,创造了“圣经密码”。中世纪末叶,西班牙的平民百姓与贵族阶级的青年男女之间,为了冲破封建制度对自由恋爱的束缚,不得不采取种种秘密通信的形式,从而导致了各种原始密码的产生。
1200年,罗马教皇政府和意大利世俗政府开始有系统地使用密码术。至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相互斗争的需要,出现了无线电密码通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密码通信已十分普遍,许多国家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研制和完备密码,并建立了侦察破译对方密码的机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密码更趋完善,破译与反破译的斗争也更加激烈、复杂了。
火箭发射倒数计时的由来
现代火箭、导弹的发射、核装置的起爆等,都是采用倒数计时而不是顺数计时的发射程序,这里有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
自从1912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制造了飞机后,航空业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各国都秘密地竞相研制能飞得更快更高更远的飞行器。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人们再次萌发了太空旅游的念头,以火箭为动力的宇宙航行理论不断取得进展,对火箭的研制工作不断加紧。到1926年3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终于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试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