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8792300000042

第42章 社会万象篇(13)

1927年德国成立了“太空旅行协会”,出版了一种名叫《宇宙飞船航行》杂志,在其第一期的封面上画有一艘环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船,并题名“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一周!”在当时,这确是一件耸人听闻而又新鲜的事。西方掀起了太空旅行热,尽管当时还不能实现,为了迎合这一潮流,德国的乌发电影公司决定拍摄第一部描述太空旅行的科学幻想故事片——“月球少女”。

为了加强影片的戏剧效果,该片导演弗里兹·朗格在火箭发射的镜头中设计了倒数计时的发射程序,即3、2、1、发射!影片上映后这一发射程序引起了火箭专家们的兴趣,经研究,专家们认为这种倒数计时发射程序是十分科学的。它简单明了,清楚准确,突出地表示了火箭发射准备时间的逐渐减少,使人们思想集中,产生准备时间即将完毕、发射就要开始的紧迫感。正因为如此,在以后的真正火箭发射时就利用了倒数计时的程序。

机器人的由来

世界进入了21世纪,科学使机器人更加灵巧,而且担任了许多人类不能或不便完成的工作,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

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已持续了2000多年。13世纪,德国科学家曾试制过能替主人开门的机器人。16世纪。捷克斯洛伐克有人试制过帮助人劈柴打水的机器人。不过,这种种幻想、传说和试验,当时都不叫机器人。而机器人这一名词最早见于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培克写的寓言剧《罗松的万能机器人》。

这一幻想真正变为现实,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1954年,美国工程师乔治·迪波尔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公司的创办人,并且经过7年努力,于1961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工业机器人。1969年,日本川蝻公司制造出日本第一批机器人。从那以后,其他国家竞相效法,一个制造、使用机器人的热潮席卷全球。机器人产量的急剧增加和广泛使用是从1979年开始的。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机器人元年”。

现在品种繁多、性能各异的机器人,除分布于工业、军事、商业各领域,还能看病、裁剪、绘画、弹琴、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可谓用途广泛。

“马力”的由来

英国的发明家瓦特找了一匹特别强壮的马,让它拉一个吊在滑轮上的1000磅重的物体。马用1分钟将这个物体升高33英尺。经过计算,这匹马的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为550磅·英尺/秒。瓦特将此定为功率的单位,称之为“马力”。

瓦特做这个实验是因为他发明了蒸汽机,要计算蒸汽机的力气。而仅用其他的动力比力气大小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力气要做功,做功的多少又和时间分不开,这就需要有个“功率”单位作计量和比较的标准,所以他做了这次马拉重物的实验。

将马力折合成公制,一马力等于每秒钟把75公斤重的物体提高1米所做的功。它还可以用其他功率单位换算,如“瓦特”、“千瓦”。1马力等于736瓦特;1千瓦等于1.36马力等。

冶铁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铁的国家,始于3000年前的周代。这比欧洲的冶铁早了1600多年。

冶铁技术的发展与古代战争有关。据史书记载:“古者以铜为兵。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迄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铸铜既难,求铁甚易,故铜兵较少,铁兵较多。”由此记述了我国古代冶铁术与兵器的沿革史。

周初,冶铁使用坩埚,容量少,操作麻烦,产量甚低。西汉中期,出现了冶铁竖炉,并开始以煤为燃料,使冶铁术有了突破。为了提高铁的产量,后来又发明向竖炉中鼓风的技术,稍后又改为畜力鼓风。东汉后期,出现了水力鼓风,较之人力、畜力鼓风,“计其利益,三倍于前”。

世界上第一张光学照片的由来

1839年8月15日,在法国科学院大厅里,展出了一张光学照片。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新发明,轰动了整个巴黎城,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这张光学照片的发明者路易斯·达意尔是巴黎的一位画家和舞台布景设计师。他为了设计光学布景,制作了一种“暗箱式万花筒”。这是一个小木匣子,一端开有小孔,另一端固定着一张风景画,通过太阳光的照射,风景画就能反映到墙上或幕布上。后来达意尔对“暗箱”进行了改进,装上磨光镜和反射镜,使幕布上的布景更加逼真。但是这种光学布景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因此达意尔又考虑如何能使幕布上的布景长久固定而不消失。有一天,他正在把一张薄片感光,忽然天空乌云密布,遮住了阳光,只好把这张感光不足的薄片放进化学药品柜子里。3天以后,他取出薄片,发现上面的风景异常清晰。他立即取出各种化学药品.甚至连温度计里的水银也拿来作为试验药剂,以便证实他的新发现。他把碘化银薄片短时间感光,然后放入稀释水银溶液中显影,再用苏打水碱溶液冲洗定影,终于获得了一张清晰的风景照。就这样,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张光学照片。

第一张彩色照片的由来

照片先是黑白的,然后出现了彩色照片,但彩色照片的由来却费了一番周折。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用三种基本颜色调合而得到所有的颜色及各种色度,但有关到底哪三种颜色是基本颜色却争论不休。1861年5月17日,伦敦皇家学会举行物理学教授麦克斯韦关于《三种基本颜色的理论》的报告会。

麦克斯韦决定在报告会上用实践来证明他的三种成分理论的正确性。为了制出物证,他和助手在明亮的阳光下,以黑色天鹅绒屏幕作铺衬,拍摄用三色彩带扎成花结的照片。他们分三次拍摄,每拍一次都得更换滤光器。然后,在报告大厅里挂着三盏吊灯,吊灯上都有玻璃摄像正片,在每盏灯的透光镜上面都安置了分别装有红、蓝、绿三种基本色源的滤光器。准备好了以后,麦克斯韦向助手示意,点燃了吊灯,闪烁着白光又稍带一点淡蓝色的色彩。人们拭目以待,在等待奇迹的出现。突然,第一盏灯的红光穿过整个大厅,然后是绿色和蓝色的光在空气中闪烁。这三种彩色图像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它们的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彩色图像,就如用画笔饱蘸了质地纯正的颜料画出来的一样。这样,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事实验证了他的三种成分的理论。这一天也就是彩色照像公布于世的纪念日。

显微镜的由来

1590年,一个荷兰眼镜业商人的13岁的儿子詹森,偶尔发现用两块凸镜在一定距离观察物体时“,物体显得格外大。这孩子惊奇的叫喊,引起了他父亲的注意。在父亲的帮助下,詹森把这两块凸镜固定在宣径不同的圆筒上.并使小圆筒能在大圆筒内自由滑动,放大率近10倍。这便成了今天显微镜的原始雏形。这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显微镜,现仍保存在荷兰东兰德省的博物馆里。

那时的显微镜只不过当做贵族们好奇的玩具而已。后来,有个荷兰的布商对显微镜嗜之成迷。经过他的精心改良,制出了放大率达50至300倍的显微镜,突破了人类的生理限制,把视野扩大到肉眼所不能看到的细小结构中去,并且第一次将细菌显露在人们的眼前。

目前显微镜已经能够放大到1500倍左右。但是,由于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它仍然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近年来,电子显微镜和红外线显微镜又相继问世了。

望远镜的由来

15世纪时,在荷兰米德堡市有一位眼镜匠,他的名字叫普尔斯哈依。

有一天,普尔斯哈依的几个孩子又拿出好几个眼镜片,上楼玩弄起来。这时候,有一个孩子别出心裁地问:“我在想,一块镜片能把眼前的东西变得很大。那么,要是把两块镜片重叠起来,眼前的东西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于是,他们很快把几块镜片重叠起来进行观察。

果然,镜下的东西迅速变了模样。他们又推开窗户,拿着镜片进行远视。这一瞧非同小可,但见远方的树木、河流、教堂、别墅等自然景物和建筑群一下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他们立即伸手去摸,却是空空的一片。这时,孩子们似乎已明白自己发现了什么,禁不住高兴地叫喊起来。

普尔斯哈依听到喊声,立即敏感地放下手中的活计,疾步奔上楼去.他取过镜片注视着前方。“啊!”他突然惊叫起来,身子似乎也站立不住了,险些失足从楼上掉了下去。“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啊!要知道,这一发现的意义太大了,可帮了我的大忙,我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夸奖你们、感激你们。”打这以后,普尔斯哈依像着了魔似地研究这些重叠的镜片来。不久以后,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的由来

天文望远镜是由伽利略发明的。

1609年5月,伽利略从几位朋友那里获悉,有一位荷兰人制造出了一种能把物体放大的镜子。伽利略兴奋极了,当他研究出其中放大的原理后,便立即着手研磨镜片。他很快磨制出了放大的镜片,并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又不断改进使得望远镜达到了使物体放大30倍的效果。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

1610年,伽利略移居佛罗伦萨,在这里他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亮、金星、土星、太阳以及银河等等,发现了许多天文现象。伽利略利用自己发明的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共达10年之久,并写下了《星际使者》这部着作。通过望远镜,伽利略还观测到了太阳黑子等。伽利略还确定了地球自转以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现象。

现在,伽利略的天文发现已成为科学事实,被全世界人民所承认。伽利略和他的天文望远镜在天文学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磁带的由来

磁带是表面涂有一层很薄磁性材料的塑料带,工业生产的磁带,按其用途可分为录音、录像、计测、仪表用磁带。

美国科学家史密斯于1888年首先提出了磁性录音的设想和理论。10年之后,丹麦电话技师浦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录音机及磁带。当时的磁带是把铁粉涂敷在细丝上。

1932年,德国的一家化学公司致力于磁带的改良工作。该公司把四氧化三铁的黑色磁性粉末和黏合剂混合在一起,涂在纸带上,使音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年,他们又采用伽玛一三氧化二铁粉末来进行试验。这就是今天通用磁带的雏形。

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盒式录音机,同时也产生了盒式磁带。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磁带的应用范围也迅速扩大。世界产量按每年15%的增长率迅速递增,至1982年已达3700亿米。

霓虹灯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盏霓虹灯是在1910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当时灯里填充的是氖气,所以霓虹灯的英文名是“neon lamp”,意即“氖灯”。我们中国人把它叫做霓虹灯,是因为霓虹灯不仅取neon其音,还有译音——如彩虹一样美丽。

避雷针的由来

美国学者富兰克林于1752年做了誉满全球的“风筝试验”,对解释自然界中放电现象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并于1760年在美国费城建造了第一个避雷针。但是,有一个外国修道士马卡连在他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出版了一本介绍中国的书,书里谈到中国当时的房屋建筑时写道:“……屋顶的四角被雕饰成龙头的形状,仰着头,张着嘴。在这些怪物的舌头上有一根金属芯子,这金属芯子的末端一直通到地里。如果有雷打在房屋上,它就会顺着龙的舌头跑到地里,不会产生任何危险。”马卡连的观察比富兰克林差不多早100年,由此可知,中国人发明避雷针远比富兰克林早。

秒针的由来

今天钟表的秒针是由医生发明的,说起来或许有人不信。

英国的内科医生约翰·弗里亚(1649-1734年)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人类脉搏变化的人。为了诊脉,他特制一个专用钟,这个钟可于60秒钟之内正确摆动,从而用以诊断患者的脉搏。弗里亚设计的这个特别钟表,后来便被采用到普通的常用钟表制作中,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钟表的样子。

地震定级的由来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沉重的,在地震多发地区,人们更是提心吊胆。每次发生地震后,科学工作者总要告知地震为多少级,那么地震震级如何得来的呢?

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意大利和瑞士的科学家都曾提出过划分震级的方法。但这些标准都是按照地震造成的破毁程度为依据,应该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烈度”,并非真正表示地震的强度。1939年,美国人里奇特和古腾堡在分析加州发生过的地震时,试图建立一种能直接反映地震实际强度的分级法,级分成大、中、小三类。里奇特在研究时发现:越是强的地震,留下的曲线振幅就越大。里奇特意识到这是一种划分震级的理想参考依据。后来古腾堡建议,如果某次地震使距离震中100公里处的标准地震仪的划针摆动1微米,即记录下的曲线振幅宽1微米,这次地震就定为一级;如果曲线振幅宽达10微米,地震强度则要定为二级;依此类推,曲线振幅每扩大到前一级的10倍,就说明震级高了一级。这就是现在国际惯用的“里氏震级”的由来。

三A革命的由来

三A,即FA、OA、HA。其中F、O、H分别是工厂(factory)、办公室(office)、家庭(hnitre)的英文字头;A则是自动化(automation)的英文字头。三A表现了自动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电子自动化系统进入到工厂、办公室和现代化家庭,给工厂的生产过程、办公室的工作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等等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A是信息、能量的延伸。工厂自动化主要将在工厂中推行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柔性加工系统。办公室自动化是将文件的起草、定稿、审核、分发、归档等各种繁复手续,由各种电子设备来代替。现今一般人的家务劳动每天至少要花费2~3个小时;随着家庭生活的现代化,将可以使这种消耗得到减少。这样三A便是对生产力的解放,对人的解放,是一场革命。如今,随着网络和其他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将面临更大的变化。

“绿色石油”的由来

从植物中提取石油,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石油植物的发展,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希望。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1984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他种植了一种名为“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的茎和种子中均含有可燃物质。在卡尔文的种植场中,1000平方米土地可年产5桶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的石油价格是每桶30美元。这种由植物中提取的石油,后来被称做“绿色石油”。

人行横道线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