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891800000052

第52章 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作

第五十一章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作:《红楼梦》

中国人提到《红楼梦》,就像意大利提到但丁的《神曲》、英国人提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俄

国人提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红楼梦》为后世作家树立了优秀的范本和楷模形

象。不少著名作家在总结或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时都忘不了《红楼梦》的“哺育”之恩。要

研习中国文学,《红楼梦》是当之无愧的首选必读书。

家世颓败著《红楼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是《红楼梦》,其作者是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的伟大

作家曹雪芹,续作者为高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

,号雪芹

,又号芹圃、芹溪。雪芹祖父曹寅,做江宁织造时间最长,最受康熙信任。因为曹寅本人有

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文、喜藏书,刻书,在江南文中有很高的声望,也为康熙作了许多安

抚文人的工作。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驻骅江宁织造府,使曹家门庭生辉,炙手可热。这

切事实表明:南京时代的曹家不仅繁华显赫,而且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

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曹寅病故,由其子侄颙、頫接任江宁织造。1722

年,康熙皇帝死。由

于曹家不可避免的参与了统治集团内部乃至皇室内部的矛盾斗争,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如江

宁织造出现的大量亏空),雍正上台后不久,即开始查办曹家。雍正六年(1728),曹家被

后返回北京,家势衰败。乾隆年间,又遭打击,彻底败落。雪芹经历了家势盛衰巨变,备尝

人间冷暖。成年后生活在北京,晚年住在西郊,穷愁潦倒,“举家食粥”,著书《红楼梦》

,1763年去世。

《红楼梦》一书原名《石头记》。雪芹在世时,即以抄本流传。由于80回以后的文稿,在流

传、“借阅”中“迷失”,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以80回流传。乾隆五十六年(1791),

高鹗把自己续写的后40回和经他作了改动的前80回合在一起,由程伟元以活版印行。第二年

(1792),又排印一次(对文字又作了不少改动),于是世间始有120回的《红楼梦》。这两

印本,被分别称作程甲本和程乙本。高鹗讳言后40回是他的续作,而谎称觅得雪芹原稿,可

经多年考证,一般已认定后40回实出自高鹗之手。

在程本问世以后,又出现了多种百二十回的印本,如王希廉的《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张

之的《妙复轩评石头记》、姚燮的《增评补图石头记》等等,这些印本多以程本为依据。

赫赫家族盛而衰不是情人不落泪

《红楼梦》产生在乾隆“盛世”,而书中集中描写的却是赫赫贾府不可挽救的衰败趋势。生

在“盛世”的作者,能写出衰败的社会,这显然是作者对时代特点的一种深层的把握。书中

的贾府已赫赫扬扬历经百年,它已开始走向败落。在荣宁两府的男性主子中,无论是“文”

字辈、“玉”字辈的或“草”字辈的,实已无一人可撑持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即是有祖父

遗风的贾政,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个伪善的腐儒,珍、琏之流则更是声色犬马的败家子,确实

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惟一与众不同的是贾宝玉,他虽然不是“败家子”,但作为一个封

建礼教的叛逆者,不仅不能成为“中兴之主”,而且恰恰相反,他的思想言行,正猛烈冲击

着这个贾府,他是这个“世家”的叛逆。在书中受到称赞的贾珠,也许是一个可以继承家业

的人物,然而在作品开卷之前他已死去了,这或许正是作者有意的一笔。在这种形势下,荣

府大权落在王夫人、王熙凤的手中,而王熙凤作为一个以追求金钱、权势为人生目的的典型

人物,他的倒行逆施,实际上正在加速着贾府的崩溃。总之,贾府已经没有希望了。

《红楼梦》的主人公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贾宝玉。宝玉在贾府里,既是宠儿又是囚徒。他衔

玉而生,来历奇特,这使以贾母为首的贾府上下都对他另眼相看,而且把这块“宝玉”视为

“命根子”;再加上他“神采飘逸”、“秀色夺人”,被老祖宗视为掌上明珠,倍受宠爱。

破例许可他在“内帏厮混”的,与姊妹们共同生活在大观园里。但另一方面,由于贾母、贾

政以及王夫人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要他读圣贤之书,走“为官做宦”之路,所以,对他又

严加管教,甚至不惜无情的痛斥和毒打,这就使贾宝玉深感失去自由的痛苦。

正是在这种既是宠儿又是囚徒的境遇中,他亲眼看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幕幕丑剧和悲剧,使

他对生活有了特殊而深切的感受。贾宝玉憎恶读书应试,追逐功名,一旦劝他留心“仕途经

济”,就立刻被斥为“混账话”,并与之“生分”。

贾宝玉具有彻底的反对“男尊女卑”的进步思想。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

的骨肉”,“山川日月之精,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滓渣浊沫而已”。这话听起来

乎有些“矫枉过正”,但却充分显示出反对男尊女卑的彻底性。在大观园里,每一个不幸的

女子,不论是他的姊妹或丫环,都引起他的极大的关怀和同情。

宝玉的叛逆思想,更集中的表现在婚姻爱情上。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中

心情节。贾府的统治者,按照封建礼教和家族利益的原则,为宝玉选择的妻室必然是“薛宝

钗”,而且确认这是“金玉良缘”。但是贾宝玉的心目中却只有林黛玉。宝黛二人从小生活

在一起,他们之间的爱情,既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也不是“一见

钟情”和一般的“郎才女貌”,而是在共同的思想和情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真挚的爱情。

而他们的共同的思想和情趣,正包含了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和习俗,追求个性解放和平等自

由的民主性精华。所以,他们的爱情的本身就是叛逆,并且,其结局也注定是悲剧性的。

林黛玉是本书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甲戌本《石头记》的第三回回

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脂评说,“收养”二字“触目凄凉之至”,这正点明了黛玉与

贾府的关系和黛玉在贾府的地位。正是这种地位使黛玉有了所谓“小性儿”的性格特点。她

多愁善感,多病好哭,甚至有时过分敏感和“不饶人”。

黛玉才华横溢,聪敏过人,她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她能写出感人肺腑的诗篇。她与宝玉一样

,蔑视封建道德、功名利禄,对贾府中种种丑恶的人与事,她不仅绝不同流,而且时时予以

嘲弄讥讽。她对宝玉的爱情是深沉而执著的,她虽然早已看到了这爱情的艰难,特别是“金

玉良缘”的巨大压力,但是,她依旧在追求,最终不惜献出生命。她既是脆弱的,又是坚强

的。

宝玉与黛玉作为古老而腐朽的封建社会的两个青年男女,他们的思想、情操及爱情,都充分

表现了人类社会生活中进步和美好的一面;而且在那新旧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也预示着依

稀可见的光明。这正是《红楼梦》远远高出《金瓶梅》等人情小说的根本原因所在。

文学瑰宝艺术巅峰

巨作《红楼梦》,婉若一幅精美的长卷,全面展示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面貌,并且以作

者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艺术的表现了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它不是历史教科书,但却对

古老的封建社会作了总结性的描写;它不是“预言家”,但它在无情揭露现实黑暗的同时又

形象的预示了依稀可见的光明。书中没有说教和论辩,可却赞美了真情和诗意,讽刺了虚

伪与丑恶。

通观《红楼梦》全书,描写的是一个贵族世家中的故事,因此,既有声势浩大、轩然大波的

大事,更有如涓涓细流的小事。大事中,有的表现为“场面”和“声势”,如元妃省亲、可

卿之死;有的表现为冲突激烈,涉及众多人物,如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等。这些大事,作

为艺术情节,不仅其具体的写作手法不同,而且所具有的审美情趣也不相同。

在《红楼梦》这部书中,对日常生活小事的成功描写,更是其独具的成就。一颦一笑,一段

话,两块手帕,三首小诗,生辰节日,观花赏月,无不写得含蓄隽永,清幽别致。有的以小

见大,寓意深远;有的穿插迂回,无限烟波。

据统计,《红楼梦》总共写了400多个人物,共中有很多是有鲜明个性特征、呼之欲出的典

人物。《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非常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第3回集中写了几个主要人物的

出场,最著名的是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短短的篇幅里,就把她在贾府的地位,

她的乖巧、机变的性格跃然纸上。

应该指出的是,《红楼梦》后40回为高鹗续作。无论是思想深度或艺术成就,都不如前80回

雪芹原著。虽然写出了宝黛爱情和主要人物命运的悲剧结局,但全书终于没有摆脱大团圆结

尾的旧套。高鹗笔下的贾府,又“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了。这不仅完全违背了曹雪芹

的原意,而且改变了《红楼梦》的主旨,反映出续作者高鹗的局限。

在艺术方面,后40回也不及前80回。

但续作毕竟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为其广泛流传起了积极的作用。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语言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它成功地继承了古代的文学语言,

又大量吸收和提炼了民间口语,形成了既典雅又通俗的语言风格。不愧是集中国古典语言艺

术的大成的文学巨作。

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不仅国内外广泛流传,而且吸引着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极其深入的

研究,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即“红学”。随着人们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断

深入和提高,“红学”也在发展,并且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