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场景六——萍水相逢时
“萍水相逢”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指与陌生人偶然相遇并相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
遇到萍水相逢的场面,免不了要与陌生人打交道。但许多人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常常感到非
常拘谨,无从下手。其实,可以考虑一下,面对熟悉的人和陌生人,你会有什么表现?你肯
定会说,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就无话不谈,而与陌生人谈话却感到很困难。这是什么缘故呢
很简单,因为你和相当熟悉、了解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自然协调。而对陌生人却一无
所知,特别是进入了充满陌生人的群体,有些人甚至怀有不自在和恐惧的心理。
那么,怎样才能在萍水相逢时有效地与陌生人进行交谈并相互沟通呢?灵活运用下面的技巧
,你将会有不小的收获。
(一)找对方熟知的话题
一般说来,人们对于陌生人,甚至是不太了解的人都抱有一种下意识的戒备心理和疏远心理
。此时,我们可以细心地察言观色,推断对方兴趣所在,或者从别人口中得知对方引以为豪
之处。当提出这些话题时,对方会感到遇见“知音”,自己内心的想法有人愿意倾听,话匣
子自然就打开了。下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位青年作家,出外采访,住在一位当县长的朋友家。因为是连雨天,他每天闷在家里,
与他做伴的只有县长的老父亲。开始,两人都想找话题唠一唠,以打破沉默,如一些家庭情
况、简单的经历,但双方都没有什么大兴致。
后来,作家得知老人年轻时曾在山里采过人参,还挖到过一棵“人形参”,于是便请求老人
讲一下经历。于是,老人的话闸打开了,讲了很久。事后,作家曾这样描述说:
“这时我才知道,他古板的面孔和呆滞的眼神的后面,掩藏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热情和简直可
以说是澎湃无尽的话题,并且他说起话来极其生动,语言也很丰富,充满乡土味。他被自己
所唤起的回忆,被丢在很远的记忆里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陶醉了……”
刚开始时,作家与老人因为从未接触过而感到尴尬。后来,作家了解到老人曾经挖到过一棵
“人形参”,于是以此为话题跟老人搭话。挖到这棵珍贵的人参是老人的骄傲,当他知道作
家渴望知晓自己的“辉煌经历”时,感觉自己受到尊敬,很快就开始了侃侃而谈。这种找对
方熟知的话题作为突破口在与陌生人打交道中往往很见效,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
(二)寻找共同点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因此,我们在和
陌生人交往时,不妨多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
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赵宁是一位铁杆球迷,常常既为了推销又为了看球赛而四处奔走。有一次在去深圳的火车上
,她的同座是位山东口音很浓的小伙子,闲来无事,赵宁就和他侃起来。她一开始先故作惊
讶地得知他是位山东人,然后顺口赞美山东人的豪爽,够朋友,她说她有好几位山东籍的朋
友,人特爽。小伙子自然高兴,自报家门,说他叫罗杰,是泰安人,并戏谑地说山东自古出
马,是很讲朋友义气的,山东人大多粗犷、豪放。而赵宁话锋一转,说山东人也很团结,特
别是山东足球队,虽然每位队员都不是非常出色,但是他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经常取
得好的成绩。恰巧罗杰也是位球迷,两人直侃得天昏地暗,下车后互留了通讯地址。在罗杰
的介绍下,赵宁认识了很多球迷,其中有一位就是她这次南下准备争取的客户吉,吉和罗杰
关系很不错,于是赵宁轻松地完成了这次推销任务,也为公司赢得了一家大的客户,更值得
高兴的是,结交了许多朋友。
在与罗杰交谈时,赵宁先是从“山东人”这个话题入手,然后转到“足球”这个两人都感
兴趣的话题上,与对方越谈越投缘。经过一番“神侃”之后,两人很快加深了了解,成为好
朋友,赵宁还通过罗杰成功地完成了工作。
(三)赞美对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当人们受到赞美时,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会油然而生,
心情立刻变得欢快起来,此时也更加容易与人打交道。因此,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也可抓
住这一心理特征,用诚恳的态度、热情洋溢的话语来直接赞美对方,不仅能表现自己的涵养
、友善,迅速博得对方的好感,而且能够使对方感到自我价值被人赞同、认可,认为这个陌
人能够拨动自己内心深处的心弦,与自己产生共鸣,从而渴望与其拉近关系,深入交往。请
看下面的例子:
印尼前总统苏加诺是个外交老手,有一次他访问中国,在广州的青年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上,
他说了这样的一番话:“今天,我和大家见面,感到非常幸福,你们青年人,是民族的希望
,未来的建设者,未来的主人翁。”
“青年人是多么幸福啊!印尼有很多神话,其中有一篇说到一棵神树,这棵树叫‘愿望之树
’,谁要是站到神树的下面,说出他自己的愿望,那么,他的愿望就能够立即实现。假如,
在我能够站到这棵神树下,来了一个神仙问我说:‘喂,苏加诺,你想要什么?你有什么要
求?’那我就要告诉他:‘我希望恢复我的青春。’”
苏加诺在这里针对听众是青年的状况,热情歌颂他们拥有的宝贵青春,这些诚挚的肺腑之言
,一下子就把苏加诺总统和青年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四)谈及对方熟悉的事物
熟悉的事物总是能唤起人们心中强烈的温馨感和怀旧情绪。当我们与陌生人交谈时,如果尽
说一些对方知之甚少的话题,只会使两个人更加疏远;相反地,如果能根据对方的背景,多
谈一些对方熟悉的事物,则经常能够勾起对方的回忆,使其“爱屋及乌”,对自己产生亲切
熟稔之感。美国人赛珍珠二战期间来中国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二战期间,赛珍珠曾发表过对中国人民的广播演讲,这篇演讲深深地打动了中国人的心。在
演讲中她是这么说的:“我今天说话不完全站在一个美国人的地位,因为我也是一个中国人
。我一生的大半时间,都消磨在中国。我生下3个月,就被父母带到中国来了。我开口说话
的时候,又是先说的中国话。我小时跟着父母,并没有住过什么通商大埠。十数年间,我们
到的地方是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安徽、山东各省的小城市、小村庄,清江浦、镇江、
丹阳、岳州、蚌埠、徐州、南宿州……这些地方,是我最熟识的。可是我最爱的,是中国的
农田乡村。以后我长大了,又在南京住了17年。我曾亲眼看见南京在几年之内,由一个古旧
的城市变成一个新式的首都。但是无论我住在什么地方,我与中国人相处,都亲如同胞。因
为小的时候,我的游伴是中国孩子;成人以后,来往的又是中国的朋友们。现在我人虽已归
故国,心中却没有忘掉旧日的朋友。所以今天我要从这两种地位说话。我既在中国长大成人
,又在美国住了多年,受了双方的教育,有了双方的经验,我觉得我是属于两个国家的。我
可以为两个国家说话。8年前,我回美国去。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观念是怎么样呢?非常的好。
我一开口说到中国,他们都点头说:我们喜欢中国人。”
作为一个向中国听众演讲的外国人,赛珍珠一再提及中国人熟悉的地名,强调自己与中国人
关系密切,对于听众而言,这些熟悉地方的风土人情和自己的种种经历立刻历历在目,而陌
生的演讲者此时似乎也成了曾经同行的旅伴,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国籍带来的界线一下子
变得模糊起来。
(五)向对方表示真诚和信任
两个陌生人之间总会因为素昧平生、互不了解而产生一层隔膜,并且时常由于两人的矜持和
互不信任而造成交流失败。所以,我们不妨主动一点,率先冲开这一层障碍,把对方当成熟
悉的朋友,采取恰当的方式向其坦率地吐露心声,用真诚和信任叩响对方的心扉。下面就是
这样的一个例子。
闻一多是一个平易近人、深受人们爱戴的学者,他朴实无华的言谈往往会深深地打动听众的
心,请看下面这段演讲:“今天承诸位光临,得到同诸位见面的机会,感激之余,就让我们
趁此正式地、公开地向诸位伸出我们这只手吧!请诸位认清,这是‘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的
手,不可能也不愿意威逼人,因此也不受威逼。这只‘空空如也’的穷措大的手,不可能,
也不愿意去利诱人,因此也不受人利诱,你尽可瞧不起它,但是不要怕它,真是有什么可怕
呢?不信,你闻闻,这上面可有血腥味儿?这只拿了一辈子粉笔的手,是随时可以张开给你们
看的。你瞧,这雪白的一把粉笔灰,正是它的象征色。我再说一句,不要怕,这是一只洁白
的手啊!然而也不可以太小看它。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手和无数的拿锄头的手、开机器的手
、打算盘的手、拉洋车的手,乃至缝衣、煮饭、扫地、擦桌子的手——团结捏在一起,到那
时你自然会惊讶这些手的神通,因为它们终于扭转了历史,创造了奇迹。我们现在是用最诚
恳的心,向大家伸出这双洁白干净的手。希望大家同我们合作,并且给我们指教!”
闻一多在这里抛弃了学者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把听众当成知心的朋友,用平白朴实的话语
真诚地表明自己的人格,发自肺腑地歌颂劳动人民。这种诚挚和信赖很快冲破了他与听众之
间由于身份差异、互不熟悉而造成的屏障,使大家觉得他也是劳苦大众的一员。
(六)首先向对方介绍自己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轻易与陌生人交谈,常常是因为他们不明对方底细,担心太草率的交往会
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当我们面对希望结识的陌生人时,可以抛弃不必要的顾虑和过多的
掩饰,坦白地向对方介绍自己。请看下例:
我国著名作家张恨水有一次应邀到成都大学作演讲,他是这样开头的:今天,我这个“鸳鸯
蝴蝶派”作家到大学里演讲,感到很荣幸,我取名“恨水”不是什么情场失意,我取名“恨
水”是因为我喜欢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
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我喜欢这首词有“恨水”二
字,我就用它作为笔名了。
张恨水在这里以解释自己的名字为开场白,短短的几句话就使青年学生们对他有了
较好的印象,并为他的纯朴、坦率而折服。
和陌生人打交道,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方法,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情况来改变,
才能使双方的感情得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