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处世艺术
893900000039

第39章 随机应变灵活办事 (1)

第5章第5节随机应变灵活办事 (1)

办事要看事

办事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事情要采用不同的手段去应对,才能保证事情办得完美无缺。比如

,“竹篮打水”必定“一场空”,这是一条谁都不否认的真理,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

也会变成谬误。下面就是一个竹篮打水不成空的故事:

从前,有个聪明的放牛娃叫栓柱,家中只有他和老母相依为命。一年冬天,快到过年的时候

妈妈病倒了。没钱给妈妈看病怎么办?栓柱只好到地主家去要工钱。财主很吝啬,又诡计多

端,他想了想,对栓柱说:“栓柱呀,这样吧,只要明天一早,你能用这只篮子给我拎一篮

水,并

瓦壶里烧开让我喝,这工钱,我就发给你,否则,你这一年就算白干了,怎么样啊?”栓柱

听后,想了想说:“好吧!咱们一言为定。”于是,拎起篮子就走了。财主心里直乐

说道:“这小子,傻子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看你怎么办?”没料到第二天一早,栓柱拎

一篮冰来了,他把冰块放进瓦壶,不一会儿水烧开了,栓柱把一杯沏好的香茶端到了财主面

前。至此,财主想赖也赖不掉了,只好把工钱发给栓柱。

事情并非都是绝对的,栓柱偷换概念,以冰为水,巧解难题。这正是缘事而发的结果。生活

中许多事只要你根据事情的特征,变通思想,抓住关键,就能得以解决。

掂着事情的分量

事情有大有小,有轻重缓急,是放弃西瓜拣芝麻,还是丢掉芝麻拣

西瓜,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所以在这样取舍两难的选择之间,就应该掂量一下

事情的分量,尽量采用舍小取大、弃轻取重的处理原则。这样,虽然丢掉了小利,但所换取

的可能就是大利或大义。

中国古代“负荆请罪”的典故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廉颇是赵国元老,多有战功,威震诸侯。蔺相如

由于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下功劳而后来居上,使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之

大将,身

经百战,出生入死,有攻城掠地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动动三寸不烂之舌,竟位居我上,实

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愤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

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回转车子躲避开。

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是因为仰慕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与廉颇将

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

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将军

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道:“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既是秦王厉害,我都敢

在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难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将军

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位。如果我们二

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并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

啊!”门客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

演出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蔺相如之所以能被世人所敬仰,就在于他能忍小辱而顾全国家大义,对事情的分量把握得好

。赵国之所以不被他国欺负,就是因为有将相文武二人的威势。可见,把握好处理事情的分

量,于己、于人、于国家都是大幸。

办事情应有轻重缓急之分

有的事情发生后,须马上处理,延误了时间就可能导致惨重的损失;有些人际关系的处理,

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效果反而更好。所以,处理事情要把握火候。

如果蔺相如在廉颇正气势汹汹之时,去找他解释,与他论理,即便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廉

颇也可能一句都听不进去。这样不但不利于解决矛盾,反而极有可能引起新的冲突,使事态

扩大,最终只能害人害己,对赵国的国家安全产生消极影响。

要把握解决冲突的“火候”,必须掌握“百分之十法”,即事情发生后,要等百分之十的时

,这百分之十的时间,你的朋友或对方,可能会因说出的话、办过的事向你道歉;这百分之

十的时间,也使你有更清醒的头脑,不至于在盛怒之下失去控制。

受到别人的伤害时,我们很可能会暴跳如雷、怒发冲冠,与其如此,我们何不先让自己冷静

下来,然后再去想应当怎样对待呢?

办事还要把握进退的分寸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毕竟不能独来独往。办自己的事情时,有

时要涉及别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必须全盘衡量,把握分寸,协调好

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在争取我们自己利益的同时,千万不可损害他人的利益。

有些不能办的事情,一旦办了,可能就会违法、违情、违理,使自己或别人遭受名誉、经济

或地位的损害。从而造成不可挽救的影响。

光武帝时期,他的女儿湖阳公主新寡,光武帝和她一块儿议论朝廷大臣,看看有没有她喜欢

的大臣。公主说:“宗弘的风度、容貌、品德、才干,大臣们谁都比不上……”光武帝说

:“我

正想将你许配给他,不过得看看他意下如何。”没过多久,宗弘就被光武帝召见。光武帝叫

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然后对宗弘说:“谚语云:‘显贵换知交,发财易新妻’,这是

人之常情吧?

”宗弘说:“古语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共患难的妻子是不应该被赶

出家门的。”光武帝转头对屏风后面的公主说:“事情不顺利啊!”

事实上,这件事汉武帝就没有把握好进退的分寸。臣子宗弘有妻有室,湖阳公主显然是属于

“第三者插足”。如果皇帝办成了这件事,虽然在当时不属违法行为,可是却违背了情理

道德,将会影响皇帝的权威。

当有人违背你的意志而托你办事时,你也绝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不负责任地答应他、纵容他

,一定要慎重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如果有人想整治别人,编造假的事实,求你出面作伪证

,或者有人想让你同他一起干违法乱纪的勾当,如果你不想与其同流合污,你就应该坚决地

予以拒绝。

有一种情况,我们必须特别注意,那就是如果你的同事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往你身上推,你都

应拒绝。

不过,要拒绝一个人的请求是一件很难的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时,更是叫

人头痛。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

也就难以说出拒绝之辞。

不过,当你经过深思熟虑,知道答应对方的要求将会给你或他带来伤害时,那么,你就应该

拒绝,而不应为了所谓的面子,做出违心的事来,结果反而害人害己。

办事要看势

“势”这个概念出现得很早,《尚书?君阵》就有“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管子?

形势》中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又说:“无之

助虽小必大,无之所违虽成必败”。“得天之道,虽立不安。”其“天之道”有自然规律的

意味,置身于“天之道”的自然势态中,事物将为某种无形的不可抗的力量所左右和推动

,进行不得不然的运动。自然界的物态运动及其节律体现着恒常不变的势,社会生活的运作

也往往体现出难以逆转的势。势以一种特定的格局和无形的力量推动和制约着事物发展演变

的进程,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也决定着办事的进展和成功与否。

在办事过程中,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不会像预期计划的那样,一切有条有理,顺遂如意。

一些突发事件常常不期而至,如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般,使我们办事受阻,利益名誉受损

,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我们的聪明和智慧,因势制宜,随机应

变,化凶为吉,转危为安。

因势制宜包括顺势制宜和逆势制宜两种情况:

一方面,办事要顺势制宜。顺势制宜,就是按照突发事件的势头、情形,顺同其发展,将不

利情况逐渐诱导使之向有利方向发展。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办事,免不了磕磕碰碰,对于那些做法失当,让人厌烦的人

或事,运用顺势制宜的处理方法,就能避免冲突,化解矛盾。

春节前,上门到各家各户推销“对联”、“财神”画像的人一拔接一拔,扰得心烦。有人对

朋友诉说这一烦心事。不料,朋友哈哈一笑:“这好拒绝,管保让他痛快走,还不得罪他

。”那人一愣,问他:“什么高招?”他说:“你就说你也是推销这东西的,他一听,保证

回头就走。”

顺势制宜有许多优点,它能恰当地因势利导,委婉地拒绝,于己于对方都自然和

谐。运用这种方法去求人办事、与人办事,其成功率往往很高。

另一方面,办事要逆势制宜。逆势制宜,就是当在交际、办事过程中,因对方的有意刁难,

或恶意相向,使我们自己处于窘迫、尴尬、受辱、不利的地位时,逆势而行,针锋相对,

以牙还牙。

春秋时的齐国晏婴就运用这种方法,既保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保护了齐国的国家形象。

春秋时,南方的楚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楚王自认为是“南岭虎”,自以为天下无敌,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