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8节做人还需不需要诚实
“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这曾是老一辈人的为人信条。但今天,这一信条却大
不为一些人认同了。说假话,办假事,以致制假贩假,用假农药假化肥坑害农民。用假酒假
烟牟取暴利,成了现今社会的一大痼疾。有一则民谣说:“记者署假名,歌星演假唱,球星
踢假球,百姓喝假酒——有人乐于假,有人苦于假。”报载,有一所学校发动学生为灾区募
捐,在收上来的捐款中,竟然发现有多张假钞!这真叫人要问一句:今天,做人还需不需要
诚实?
清人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里说,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
,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意思是说尽管社会上盛行尔虞我诈的风气,但说到底还是忠厚老实
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腐朽的社会习俗争相以奢靡浮华为时尚,但毕竟还是在清净平淡之
中体会到的淡泊趣味更为持久耐长。
这一段古人的话,似乎是专为今日的我们而说的。是的,尽管社会上“假”字风行,但我们
决不能因此而丢弃诚实这一做人的美德。这不但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利,也对完善我们
自己的品行、使我们能正确与人交往大有好处。
做人为什么要诚实?
首先,诚实才会取信于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诚实是信用的基础,信用出于诚,不诚
无信。这就是诚信。诚信不仅是社会中每个人所应遵从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且也是处理
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诚信待人才能感动他人,而说话不算数,处处欺骗别人,就算是
在家门口也寸步难行。其次,诚实会使我们内心坦然,而说谎、虚假、欺瞒,则会使你的良
心受折磨,让你的心境处在一种灰暗、忐忑不安、时刻紧张的状态中。这种自我折磨正是不
实的必然结果。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究竟因何而死?长期以来人们不明原委。人们只知道,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年迈的马克?吐温独自在大雪中站了3个小时,结果得了严重的肺炎,
不幸去世。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后来人们从马克?吐温留下的文字中,找到了答案
。
原来,马克?吐温曾经有过一个男孩。一天,他的夫人外出,临走时再三叮嘱他
照管好出世
还不到四个月的婴儿。马克?吐温也连声答应。他把盛放孩子的摇篮推到走廊里,自己坐在
一张摇椅上看书,以便就近照料。当时正值冬天,室外气温低到零下19度。由于阅读入神,
这位大作家忘掉了周围的一切,甚至连孩子的哭声也没有听到。当他放下书时,才突然想起
孩子还睡在走廊里。他慌忙去看,发现摇篮中的孩子早将被子踢在一边,已经冻得奄奄一息
了。当他的妻子回来后,马克?吐温没敢说出真相,怕妻子责怪和懊恨。他的妻子只当孩子
受了风寒。后来,这孩子死了。夫妇俩为此悲痛欲绝。马克?吐温深感自己没有尽到做父亲
的责任,内疚万分。但他也一直没有说出真情,怕妻子受到更大打击。他一直隐瞒着事实
,直到妻子去世之后,他才在自传中陈述了这件使他抱憾终生的往事,并且以在大雪中受冻
来惩罚自己的愚蠢过错。〖KG)〗
马克?吐温没敢对妻子讲真话,固然有可以理解的原因,但隐瞒事实给他带来的痛苦是显而
易见的。马克?吐温不愧是个诚实的人,在妻子去世后,便勇敢地公开了事实,他不求人们
的宽恕,也不躲避这样做可能带来的谴责或指控,他惟一要求的是良心的安宁。
古波斯诗人萨迪说:“讲假话犹如用刀伤人,尽管伤口可以治愈,但伤疤却永远不会消失。
”他还说:“宁可因为真话负罪,不可靠了假话开脱。”
萨迪的话说得很耐人寻味。说谎或说假话,常被一些人视为“聪明”的处世之道。他们为了
掩饰自己的过错或推脱责任而说谎,或者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骗人。他们自以为得计,或暂
时得逞,但假的就是假的,谎言早晚有被揭穿的一天,那时他们将因自己的不老实而失去
他人的信任。谎言在被骗者心头留下的伤疤是很难消失的。我们都知道那个说“狼来了”的
假话的放羊孩子的故事,他可以一次再次地骗人,但当狼真的来了时,就没有人再相信他了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羊被狼叼走。
说谎或说假话,其实是一桩很累人的事。一位哲人说得好:“一旦撒了一次谎,就需要有很
好的记忆全力把它记住。”这累不累?撒了谎,就要设法“圆谎”,而谎话总是漏洞百出的
。为了圆一个小谎,就要说一个更大的谎。谎言就是这样把撒谎者一步步逼上了不归之路。
其实很多骗子就是这样从小骗变为大骗、巨骗的,最终落得个触犯法律、身败名裂的下场。
著名的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一针见血地说:“谎言就像雪团,它会越滚越大。”而这无法
控制的雪团只会毁掉说谎者。
诚实的人也许会因为不会说谎,不会耍奸而吃亏,但是吃亏失去的往往是物质的、暂时的利
益,而诚实换来的是人们的信任、敬佩,是个人意志的锻炼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性的完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