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孩才艺书
909900000027

第27章 6 拒做拜金女,不被金钱打败

第三章6 拒做拜金女,不被金钱打败

诗姗,我想你一定十分讨厌电视剧里的拜金女,而且通常的剧情就是:庸俗、自私、一心想要嫁入豪门的女性总是会被单纯、善良、只求真爱不论金钱的女孩打败,故事的结局,一定是拜金女失去一切,好女孩赢得爱情。

当然了,这样的价值导向是没有错的,金钱从来就不是幸福的源泉。但金钱本身是中性的,它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关于金钱的种种观念才是人们走向幸福或痛苦、高贵或庸俗的分水岭。

比如说,因为金钱能够买到名牌的衣服或香水就夸大它的作用,这当然是不对的。很多女孩子能够将普通的衣服穿出名牌的韵味,她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再比如,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避之不及,也是错误的,将来我们要独立生活,当然要考虑经济来源,还要学会理财。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火山流出岩浆似的流进他的口袋里时,他变得贪婪、冷酷。深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州民众对他深恶痛绝。有的受害者制作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刑,或乱针扎死。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墓地迁到其他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为金钱操劳过度,他的身体变得极其糟糕。医师们向他宣布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多岁;他必须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这时,离死不远的他才开始领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生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给别人。

起初,人们不愿接受他的捐赠,即使是自视为宽容大度的教会也把他捐赠的“赃钱”退回,但诚心终归能打动人,渐渐的,人们接受了他的诚意。

1901年,他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会;1913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

洛克菲勒一生中捐款无数,用以教育、医疗和科研。他的捐助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出自至诚;不是出于骄傲,而是出自谦卑。

他后半生不做金钱的奴隶,喜爱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到了90岁,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日子过得很愉快。

他于1937年逝世,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金钱是一种既必要又不重要的东西,正如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说:“钱能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钱能买到书,但买不到知识;钱能买到食品,但买不到胃口;钱能买到服饰,但买不到美丽;钱能买到房舍,但买不到家; 钱能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钱能买到奢侈品,但买不到教养;钱能买到娱乐,但买不到幸福;钱能买到护照走遍世界,但进不了天堂。”

金钱只能创造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我并不认为一个长期一贫如洗又不思进取的人有什么高贵之处。但是生命的充实、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是金钱无能为力的,这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贾平凹对于钱的态度值得我们借鉴:来者不拒,去者不惜,花多花少皆不受累。关于金钱的积聚,我们“取之有道”,对于钱财的散去,我们“用之有度”,这样,金钱就永远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成为我们活的更好的工具。

诗姗,我想对于一个优雅的淑女来说,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无论是大谈物质的享受还是大肆抨击金钱的罪恶都不是值得赞赏的行为,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为什么吧。